•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27

xiao叶子0118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入职动机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豆大王zz

已采纳

可以回答你很喜欢这个岗位,这么做可以让人觉得你很有工作热情。

社会工作者入职动机

152 评论(8)

原来我在这里8

把你的经历与这个工作的契合点进行描述,比如说这份工作是列车安全员,那么你就可以说你之前是在部队,退役之后在又在消防队实习过,特别能服从纪律,特别是在安全知识和排除安全隐患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可以谈谈你的梦想,你从小接受了怎样的教育,让你一直有怎样一个梦想,而这份工作又可以让你离你的梦想更进一步。结合你的理想信念,你一直都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实现怎样的价值,这份工作可以让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相符;自己所掌握的相关技能足够胜任这份工作(在学校的专业,获得的奖项,有什么相关社会实践经验等)总之,要让面试者认为这份工作就是为你而设的,你要拿出舍我其谁的自信从容作答,适当与考官进行眼神交流。

从HR的角度出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了解清楚候选人对目前所从事或者所应聘岗位的工作态度,动机和岗位匹配度。这里分两点,然后对应给出回答问题的方案:最近从事的工作与应聘工作无关。这个就会比较侧重于你对于转换行业和职业的态度和动机,所以一定需要给出一个高可信度的动机和态度,让HR信服你的转行业转岗理由。例如需要和家人团聚,行业不景气,公司倒闭等就可以说服HR。另外在岗位匹配度上,一般情况下既然能够推进到面试(无论是电话或者面对面面试),那说明你的简历上的工作内容与岗位尚且存在一定的,但是不是高度的匹配度,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争取这个岗位,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作死给出不靠谱的理由。最近从事的岗位与应聘岗位相关。如果从事的岗位和应聘岗位相关度和匹配度很高,这个时候其他的理由反而没有离职理由和求职动机来的得重要。

顺带一提最近或者近几年来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是小部分工作一到两年间跳槽的候选人非常喜欢把对薪酬的不满意作为考虑跳槽的原因之一,并且在找工作的时候把自己的现有正常市场水平薪酬作为不满意的前提,一口气把薪酬期望提升50%或以上,一开口就是薪酬范围的顶端,这个情况会让HR和用人都会认为这小部分的求职者比较不切实际的同时过于自信,在了解到这方面后对候选人的印象和分数大打折扣。当然最后坚持自己的薪酬期望的候选人通常都无法通过复试或者薪酬谈判而没有入职。所以如果是希望跳行业应聘同岗位工作的候选人一定要在薪酬要求这一点上慎之又慎。剩下的求职动机和岗位匹配度,其实比较有逻辑条理的可以自圆其说的答案一般都可以安全上岸。如果能够回答到面试官期望你回答的问题的80%,其实在大体上已经可以让面试官比较满意了。

113 评论(13)

koko乔纳

就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能力,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从而有针对性的去寻找合适的工作。

比如:在上大学期间,我学好专业课程外,还特意选修了《法律课》,而且还函授了法律本科专业,获得了学位。在注重学习的同时,我还注重自身体能训练,使自己的体格健壮。这些为我从事公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还经常浏览全国各地公安网站,经常翻阅《人民公安》,经常注意公安新闻,对公安工作充满激情,充满热爱,充满向往。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我还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与警察一道服务社会,那心里的一份甜蜜,至今还没有消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这次选择了我,我将用追求点燃激情,用激情扎实干事,用干事实现自我。

扩展资料

注意

1、简述你的主要求职资格、工作经验、参加过的有关社会活动、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要以成熟而务实的语气叙述。

3、切勿夸大其辞、自吹自擂;

4、提供你在学业上和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就,来证明所声言的资格和能力;

5、谈论一下目标单位的有关情况,表明你对其已有了解,并愿意为之效劳。

6、表述你具备的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和个人素质。

149 评论(8)

小猪妖嘴巴挑

因为觉得这个职位是非常适合我的,也是可以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可以将这个职位发扬出好的作用。

320 评论(12)

天凄微凉

哎,我考过哦五花八门,不过难度也不大《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这个书你没吗?没的话去买一本吧,虽考到得不是很多时事政治多了解一点,农村知识多了解以前的试题网上找找,做做

112 评论(12)

清砖淡瓦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其他知识为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但是你要多关注一些关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政策方面的信息。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