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盈路
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对于小组工作阶段的划分不同,但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小组工作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时,社会工作者要清楚把握各阶段组员的特征、小组工作者的任务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一、准备阶段 一般而言, 小组工作的准备阶段属于制订计划的阶段,还不是小组组员参与过程的开始。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精心遴选小组组员,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及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确定小组工作目标 制定工作计划 申报并协调资源 确定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二、开始阶段 1. 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故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和焦虑等问题。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既希望交流互动又回避活动参与 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相互间谈话拘谨 沉默而被动,缺乏表达的自发性和流畅性 对社会工作者十分依赖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强化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制定小组规范 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3. 社会工作者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有如下几种方法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作出真诚有效的回应 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 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 澄清组员之间的可能误解 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4. 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主要包括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 接纳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结构 权利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特别是困难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力结构 领导结构。在开放性流动的前提下,建立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角色结构。协助建立每个组员都有位置、都适合的角色结构5.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 3 方面的工作角色:领导者:小组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具有指导小组发展、制订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社会活动具体程序、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鼓励者: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已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的环境。组织者: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三、中期转折阶段 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完成之后,就进入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这个阶段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的时期。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1. 组员的常见特征在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一阶段组员最常见的显著特征如下: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既想表露自己又担心不被接纳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质疑社工2.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转换阶段,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的权力与地位逐渐由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转移,所扮演的角色与前面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即不再担任小组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而只是小组的协调者和引导者。在处理冲突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充当工作者、辅导者,而且是调解人、支持者。四、后期成熟阶段1.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后期成熟阶段是小组工作与活动的理想阶段。这是因为,组员能够更紧密地联合与互动更容易达成有共识的决策,更顺畅和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概括来看,这时期小组的特点主要如下: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3.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小组工作的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位置已经由中心转为边缘,在小组中主要成为一个“同行者”和“旁观者”。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连接者:这时,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小组活动及组员的需要,做好信息的提供、资源的提供及连接工作,以便组员自己整合和运用好这些信息与资源。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社会工作者促使组员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组员的需要,达到他们所要实现的目标。小组的引导和支持者:在组员可以自己选择、运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与组员同行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五、小组结束阶段小组的结束阶段是小组的完结期,也是小组历程的最后阶段。不过这个阶段既指的小组最后结束的动态时期及过程,也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小组结束后对组员的一些跟进服务。 1. 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在结束阶段,小组最明显的特点是组员情绪(浓重的离别情绪)和小组结构的变化(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2.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主要方法有:模拟练习。模拟现实的生活环境,让组员在小组中练习他们学到的行为规范等 树立信心。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寻求支持。帮助组员得到其家人、社区或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以维持组员身上以及会发生的变化 鼓励独立。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渐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分依赖等 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等3. 做好小组结束评估小组评估贯穿于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结束阶段需要对小组工作作一个整体的评估。评估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和观察人员或督导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自评,包括工作内容即小组目标是否达到、工作表现即社会工作者在带领小组中的技巧运用以及与组员之间的互动过程。组员自评有 3 方面的内容:一是参与小组的目标是否达到,如带来了哪些个人的改善;二是参加小组过程的感受如何,三是小组的效能如何。观察员或督导的评估一般分为两部分:对组员的观察与评估和对小组效能的评估。4.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在小组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又回到了小组的中心位置。这有点类似于小组的开始阶段,但又不尽相同。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中心位置是为了更好连接、联合小组组员,而结束阶段则是为了小组组员更好地离开。因此,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角色主要如下: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结束期间,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处理好离开小组时的各种感受,组织各种活动,面对组员的离别情绪,社会工作者要以适当的接纳与支持,引导他们做好情绪表达和学习如何处理离别方面的问题。领导者的角色:在结束期,社会工作者要以小组领导人的角色和专业职责,规划好小组结束的活动,安排好每一个步骤,协助小组组员完成理想的结束过程。转发《乐仁乐助》

刹那恍惚28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简报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简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那什么样的简报才具有启发意义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简报(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4月21日下午,江北区科协、区环保局在观音桥步行街联合开展“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活动,倡导市民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绿色出行。
在活动现场,区科协与区环保局通过宣传、推广、普及环保法,推行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等环保理念,让市民深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践行环保,参与环保。同时,开展环保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收纳更多环保达人加入环保组织,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在灌输环保理念的同时,区科协以此为契机,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增强科技志愿者服务力量,以“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为主题,积极开展了科技志愿者招募及服务活动,呼吁广大市民广泛宣传各类科普知识,让大家共同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
据统计,活动当天发放《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环保法》、环保宣传单等资料共计2000余份,参与市民1000余人20xx年“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活动简报20xx年“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活动简报。
畅销的酵素可以自制,废纸可以造风车,5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洪山区派出首批环保小分队进驻关山荷兰风情园,为周边居民提供环保健康服务。
洪山环保小分队由洪山区环保、园林部门、环保企业及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联手成立,将进入社区,上门为居民提供花卉栽培、家庭装修环保、安全用水、抗雾霾、废弃物利用等多种生活咨询服务。
昨日,来自9个单位的20多位志愿者组成一支小分队,参加首次现场活动20xx年“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活动关山荷兰风情园的4名园艺师为居民讲解花草栽培小知识,提醒居民不要把含羞草、夹竹桃、一品红等花卉放在室内。黄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场教居民用废弃的餐厨垃圾制作酵素。中南民族大学环保协会、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绿风创作室的同学们将废旧的饮料瓶、鞋盒、衣服、纸张制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xxx社区志愿者队伍活动是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一向十分高尚的事业。努力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
党员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共同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形象在社区”“六个一”即:不良行为管一管、利民建议提一提、邻里纠纷劝一劝、社区治安护一护、扶贫济困帮一帮、美化环境干一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使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8月的特大暴雨,造成我社区多处险情,党支部组织党员、班子成员及志愿者对地势低洼的蔬菜大棚和木材市场进行了抗洪抢险工作,大家冒着暴雨疏通排水管道,抢救居民的物资财产;为迎世博和广州亚运,社区志愿者兴起了文明礼仪之风,根据社区实情在橱窗内张贴宣传材料并悬挂横幅,大力宣传“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依托文明市民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志愿者队伍加大了文明礼让、遵章守纪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在全社区树立注重礼仪、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告别陋习、提升文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党员志愿者以居民生活环境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10月,志愿者队伍积极粉刷墙壁,清除垃圾和卫生死角,去除“牛皮癣”,为广大居民营造了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青年志愿者在辖区创办了“爱心课堂”,为辖区内弱势群体和部分外来人口子女提供了课外学习辅导和生活帮助。积极参加“建卫日”及“创城”活动,“九九重阳”与老人一起开展“老人节”趣味活动,与社区老党员、孤寡老人开展“结对子”活动,7月,青年志愿者在黄华街岗楼与交警一起维护交通秩序,积极倡导市民安全出行。青年志愿者还配合社区开展了多项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11月,青年志愿者和红波荣获XX市优秀交通志愿者称号,使我们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巾帼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定期走访孤寡老人,陪老人聊天,帮助打扫卫生,为老人过生日;每逢年节都会为辖区的孤残儿童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等,他们还在辖区开展了以“相知、相识、问事、解难、送暖”为主题的“四千”即:串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服务活动,创建了社区“悄悄话室”,设立了“谈心角”,使面临破裂的家庭得到了挽救,邻里、家庭纠纷也得到了调解。
社区通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拓宽了志愿者的路子,增加了志愿者的知识,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同时,也使社区、党员、居民之间有了更多地了解,为社区的和谐共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xx年1月20日,山西国资委产权事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一行8人来到中心干部丁磊担任第一书记的马家梁村进行春节前走访慰问。
马家梁村地处吕梁XX县交楼申乡,属于国家级贫困村,截止20xx年年底,全村共有61户,215人,其中,贫困户21户,贫困人口62人,贫困发生率为34%。
志愿者们先来到了第一书记丁磊的办公和住宿地点,实地了解了第一书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开展情况;之后深入到该村的特困户和老退伍军人家中,详细询问了当前存在的困难,并送上了米和面,祝福村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走访慰问结束后,志愿者们畅谈了此次活动的感受,纷纷表示要学习第一书记的精神,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做好20xx年的各项工作;中心主任、志愿服务队队长高亮希望第一书记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肩负起责任,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春节临近,三马路社区开展了送温暖上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社区组织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免费理发、帮助他们打扫家里的卫生,让他们足不出户就得到便利的暖心服务。当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上门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理发、洗头、打扫卫生等活动,
1月11日下午,志愿者们在社区主任黄燕的引领下来到了市委党校宿舍胡鸿生老人家中。胡鸿生老人今年68岁,中风半身不遂卧病在床已有3年,平时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要说到理发店理发了。志愿者上门免费理发服务为行动不便居民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便利。胡鸿生的爱人刘水莲感动地说:你们真是太贴心了,我不知要怎么感谢你们才好呢”。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了铁路宿舍孔庆学老人的家里居民家中,老人患病卧床多年,理发剪头很不方便。这次志愿者义务上门理发,老人非常高兴地说:“这次社区和志愿者上门给我们剪发,平时我因为行动不便要剪个头很不容易的,真是非常感谢你们想的这么周到。”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