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1

欢乐空间装饰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禁毒社会工作者简要事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再遇见67

已采纳

吴光林同志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县公安局凤城派出所、凤庆县财政局工作,1992年至今在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工作,历任侦察中队长、副大队长职务。2001年9月被公安部授予三级警督警衔。在14年的公安生涯中,吴光林同志与战友们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与队友一起向毒品犯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自2002年11月份担任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以来,吴光林同志和队友们共查破毒品案件1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5名,缴获海洛因等精制毒品550多公斤,缴获毒资400多万元,缴获运毒车4辆。2004年8月30日晚8时30分在鲁史镇黑山门对嫌疑人进行盘查时,穷凶极恶的毒犯突然开枪,吴光林头部中弹,当场牺牲,献出了他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

禁毒社会工作者简要事迹

211 评论(11)

羋修羋修

主要有以下工作:

1.危机评估。对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庭作出危机评估,如评估威胁案主生命的危机因素、复吸的高危因素、家庭内部的正负因素等,以基于专业判断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

2.倡导。通过不同渠道反映戒毒与康复人员要求,倡导政策与制度的改变,保障其权益。

3.协调者。协调禁毒办、戒毒所、社区警长、治保主任、美沙酮治疗中心等相关部门,将相关因素系统组织起来,形成完善的协作网络及系统化的社区戒毒工作机制,以提供一站式禁毒服务。

4.代理人。将那些需要接受服务但又不知道在哪里寻求服务的对象,与其所需的资源联系起来,如协助戒毒人员申请社保、医保及就业机会等。

5.教育。在社区、学校等公开场所,以讲座、活动等形式,宣传毒品危害与毒品滥用预防方法,促使人们远离毒品。

6.赋权。促使案主在知晓自己基本权益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公平待遇,以抗击来自家庭、单位及社会的歧视。

7.研究。通过研究吸毒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法,或者持续评估实务工作成效以积累禁毒社工实务经验等。

8.辅导。遵循社工的不批判、平等、尊重、真诚、接纳、保密、个别化、自决等原则,提供社工辅导,协助吸毒人员摆脱“心魔”。

9.策划。社工每年需要设计全年服务计划,并策划每个月的详细服务内容。

10.关怀。与其他部门和机构携手关怀戒毒人员及其家庭的需要,特别是应关注低保贫困户并提供服务。

11.资源审批。协助政府部门,对需要申请资源的求助者作出评估,促使资源合理到户,实现公平分配。

拓展资料:

禁毒社工的目标与计划

(一)目标

1.帮助服务对象巩固戒断期,防止复吸。

2.联合社区资源与家庭网络,监督其交友情况。

3.改善其与父亲的关系。

(二)计划

1.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专业关系。

2.通过对服务对象的关心、交流,调节其心理,促进其改变世界观。

3.在社工与居委会干部等人员积极主动跟服务对象交往过程中,增强其对社会的信任心与责任感,促进其思想、行为的改变,帮助他彻底戒除毒瘾,杜绝复吸。

4.在与服务对象交谈和与其父母、邻里交谈中,找出服务对象与他父亲之间的问题,从而联合现有资源改善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自我感念”,即人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以及“自我实现”即指人对于天赋、能力、前来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并且相信人是理性的,可以对自己负责。

2.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在不断处理从本身内部和环境外部所获得的讯息,并将其读解为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和追求个人生存意义的行动依据。认知和行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两者,通过改变个人的认知可改变其行为。

3.交流分析理论:是为了了解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从而促进服务对象改变生活态度,建立更成熟、更有尊严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中国禁毒网:禁毒戒毒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的11种角色

331 评论(15)

lostangelus

云南禁毒防艾人物谱 2007年12月03日 10:32 云南日报网--------------------------------------------------------------------------------订阅《春城手机报》:发送短信01到10658566 订阅新闻短信:发送XW至10658566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云南首次在瑞丽边境成批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以来,云南禁毒防艾的战场,活跃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没有什么头衔,也没有什么财力,却有一颗面对着毒品、艾滋无所畏惧的心……在各种不同的理由支持下,正和毒品与艾滋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是云南禁毒防艾战场上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的盘点是不完整的,在我省,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了“遏制艾滋兑现承诺”的行动中。李建华“偏见和歧视是开展防艾工作的最大障碍,偏见和歧视来自外界对防艾工作的不了解。”李建华是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从事药物滥用和艾滋病预防的专家。今年52岁的他在从事戒毒、精神病学和防治艾滋病的工作中,一直都在促进男女和谐相处。因为这样的理念,今年8月,他被评为全国首届“十佳时代男性”,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防艾专家。1987年,艾滋病还是一个陌生事物。从那时起,李建华和老师就在云南的边疆地区开始对吸毒者进行调查和分析中发现,美沙酮作为管制类麻醉药物,可以维持治疗,建议刚开始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担心,美沙酮本身就是一种受管制的麻醉药品,一旦监管不力流入黑市,就会成为毒。在多方努力下,2004年云南省在个旧开办了首家美沙酮门诊。1991年以来,李建华曾先后作为联合国禁毒署在中国项目的技术顾问,组织、协调、实施、管理和评估了多个减少毒品需求和HIV/AIDS预防项目,完成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他的研究领域也涉足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心理咨询、艾滋病预防等领域。金木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禁毒工作抓下去,直到村子里没有一个吸毒者,直到妇女姐妹们脸上挂上笑容 ,家家户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曾几何时,毒品就像一场瘟疫,四处蔓延,无孔不入,它可以让家园变得荒凉,让健康的躯体变得干瘦如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子镇曼冒上寨坝村没有躲过毒品的侵害。一个仅有72户人家、350多人的小山村,吸毒人员就达52人,死亡人数达20多人,其中25岁以下吸毒的17人。然而,在这个时候,陇川县的景颇族妇女金木铃站了出来。她带领她的禁毒防艾“红色娘子军”,与毒品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斗争。在村委会和社管会的协助下,捐得了300元,金木铃再咬牙拿出丈夫“吸”剩的2000元,终于有了第一期戒毒班活动资金。她带着村子里的青年妇女,成立了一个由18名妇女组成的妇女护村互助队。2001年7月起,金木铃带领的妇女护村互助队在村里举办了第一期戒毒班,随后又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收戒吸毒人员80多人次,教育涉毒人员1000多人次。随着戒毒班的扩大和戒毒学员的增多,戒毒场所的拥挤狭小成了最大的困难。但是想想那些死去的和“半死不活”的吸毒者,金木铃和护村队的姐妹们还是下决心扩大禁防面,搞了一个文化娱乐室。经过4年半的艰苦抗争,曼冒上寨坝村一部分吸毒者戒断了毒瘾,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王春“我要让感染者和病人能正视现实,与正常人一样生活。”“一个做了非凡工作的普通人。”致力于艾滋病患者关怀与救助的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在2002年度的主席报告中,对当年基金会“马丁奖”获得者王春给予了如是评价。王春,云南省普洱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副主任。为了把艾滋病防控措施落实到最基层,她每月至少有10天时间要深入到防艾工作一线。有一次,她曾与女儿应邀去艾滋病患者家里吃饭。“这是不会有危险的,我们做这个的很清楚,艾滋病只能通过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吃饭、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这是社会上对艾滋病的认识还不够。他们是病人,不是罪人。我们应该关怀他们,鼓励他们走出阴影,让他们勇敢地站起来,为社会作出贡献。”在王春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很多艾滋病人回归了社会。王春说:“我希望党和政府能够给予我们这个地区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更多的重视。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这里地处偏远,群众文化层次偏低,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难度很大,因此在人力上和组织建设上还应加强。”排南相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只要一想到那些(吸毒)过世的人,心里就很疼、很疼。”“2006年,中国人的法制生活因为您们的奉献而精彩,因为您们的勇气和执着而令人难以忘怀。”2006年12月4日晚,2006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个人和集体在中央电视台集中亮相。专家门对一群来自瑞丽的景颇族妇女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辞。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卡南村这个景颇族聚居的村寨,出现毒品的泛滥,偷盗、打架斗殴也时有发生,村寨里的社会风气急剧恶化。全村64名男性村民中22人吸毒,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2002年1月,一群妇女在姐勒边防派出所的帮助下,成立了一支女子护村队。7名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思想成熟、群众威信高、正义感强的妇女组建了边境线上的首支女子护村队。为了支持她们,姐勒边防派出所拿出资金,统一购置了服装,配发了电筒等基本设备,协调出村委会的一间房屋,作为女子护村队的办公用房。在护村队员的感召下,全村20多名吸毒人员有6名劳教、14名强戒,实现了全员戒毒。由于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男子都送往强戒和劳教,护村队又主动承担起帮扶和照顾吸毒人员家庭的责任。几年来,10名队员集中领养了8名孤儿,承担了12户无劳力吸毒家庭的所有的劳动。张建波 十余载教育十万人“病人最需要的是爱心和关怀,如果我们说话、做事不慎,哪怕只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细节不注意,都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从而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11月10日下午,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主席马丁·哥顿先生亲自为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波颁发2007年度“贝利·马丁基金会艾滋病防治突出贡献奖”。他将基金会奖励的1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艾滋病事业,用于救助艾滋病儿童和艾滋孤儿。张建波是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从1997年首次接触艾滋病病人至今,十余载一直致力于艾滋病宣传防治工作。2002年3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与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合作开展了“大理市性病艾滋病宣传救助项目”,创办了国内首家艾滋病关爱预防和治疗中心——佩吉健康中心。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建波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在艾滋病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医疗救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做出了显著成绩。项目共开展教育培训和实施干预治疗两万余人次,间接受益人群达10万余人。10年来,张建波所涉足的艾滋病防治领域,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咨询、诊治和关爱,他还走在很多卫生人员前面,把工作拓展到高危行为人群的艾滋病预防。他与大理的同性爱朋友紧密团结,开拓了男性性接触人群的行为干预,为我国艾滋病中高水平流行地区的中小城市工作,做出了优秀的示范。李榆春 艾滋遗孤们的爱心妈妈“只要对得起乡亲,对得起养育我的家乡就行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是我国内地最早出现艾滋病感染者的地区之一。境外毒品的入侵和艾滋病的接踵而至,使得这里许多村民患上了艾滋病,同时留下了许多艾滋病致孤儿童。盈江县新城乡卫生院院长李榆春将这些艾滋遗孤收养了起来。10年来,她担当起照顾这18个艾滋孤儿衣食住行的责任,用爱心弥补着这些孩子渴求的母爱。1995年的春天,李榆春到村寨里面去出诊。在一个小村寨里,一个患艾滋病的妇女带了两个小孩走过来说:“我是得了绝症的人,自己死了倒不怕,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两个孩子。我死后,想拜托你照顾一下孩子。”听了这番话,善良的李榆春落泪了。李榆春留下两个孩子,一个叫阿线只有10岁,而弟弟阿东只有2岁。就这样,李榆春收养的孩子一直增加到18个。李榆春的善举,也得到了国际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的资助。目前,得到项目资助的孤儿们的生活、学习、医疗有了保障,心理压力也逐渐缓解,性格变得开朗大方了。李继东“是命运安排我和那些艾滋病人结下特殊的缘分。这副担子我既然挑上了就不能放下,因为这关系着许多人的生命呢!”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央视《百姓故事》用3期的节目,专题报道了普洱重生工厂负责人李继东的禁毒防艾模式:“无毒品+无歧视+生产自救+劳动康复+灵魂重塑”的“帮教模式”。去年,本报对李继东的这一模式进行报道后,曾引起国内外多家媒体对他的关注,他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广泛共鸣,被公安部评为2006年“民间十大禁毒人士”之一。李继东出生在一个禁毒民警家庭,从小他就耳闻目睹了许多吸毒造成的人间惨剧,这些事件让他震惊。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从11岁开始,每月都要面临一次死亡的威胁。1998年,有一次他在心脏病复发中险些丧命,这让他再次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正因为知道生命的可贵,他曾经发下个重誓,只要自己能生存,什么都愿意付出。2003年他创办成立专门救助吸毒人群和艾滋病感染者的重生厂,花费百万家产救助179名吸毒者。为了重生厂,李继东顾不上照顾儿子,连母亲病了也只是匆匆看上一眼。可厂里职工的事,无论大小,李继东都要亲自负责。许多工人曾说过,就连父母亲都没像东哥那样为自己操过心。最困难的时候,重生厂的工人们曾饿过肚子,但没有人愿意离开李继东,离开重生厂。重生厂也许是世界上最不成功的企业,几年来,为了重生厂,李继东花光了百万家产。但重生厂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灵魂修复工厂,它不仅挽救了吸毒者的生命,还重铸了179个黑暗中的灵魂。秦蒙琳(春城晚报)

213 评论(12)

殷血丹霞

他们的工作是:运用一定的禁毒知识和社会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遵循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一定时期内,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辅导、行为修正、家庭关系及社会环境改善、就业信息提供、技能培训等跟踪帮教服务,协助他们达至心理、生理脱毒,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顺利回归社会。

具体内容包括:

1、协助戒毒者戒除毒瘾或进行康复治疗;

2、协助戒毒者巩固戒毒成果,形成健康生活方式,防止复吸;

3、协助戒毒者改善家庭关系,处理家庭问题,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帮教环境;

4、协助戒毒者了解劳动就业及职业培训等政策、资讯,协助解决就业问题;

5、协助戒毒者发挥自身潜能,提升自尊与自信。

扩展资料

禁毒社工是社工的一种,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社会工作者队伍基本上由3部分人组成:

①从正式的社会工作学院毕业,取得社会工作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者;

②在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指导下,能完成社会工作任务者;

③在社会工作的基层单位从事社会服务者。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安排两次鉴定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

342 评论(13)

疯荷日狸

禁毒社工具体服务如下:

一是帮助戒毒与康复人员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协助其解决就业、生活等困难,帮助其戒断毒瘾,或巩固戒毒康复效果;

二是向学校学生、老师、家长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滥用毒品;

三是进入社区进行禁毒教育,提高社区人士禁毒意识。

扩展资料:

禁毒社工主要以戒毒康复人员为服务对象,在社区、戒毒场所、学校、家庭,运用社工的价值观、知识、方法,整合各方力量帮助吸毒与康复人员戒除毒瘾,并协助省、市及镇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达至戒毒与禁毒目标。

再进一步,根据社工BPS(生理-心理-社会)三合一分析模式,禁毒社工的服务目标是生理戒断、心理康复、社会回归等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涉及社工与其他力量的全方位参与。

参考资料:

《禁毒戒毒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的11种角色》-中国禁毒网

22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