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0

车厘子妈妈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转变事业单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越经典65

已采纳

每个地区要求不同,以太原为例:

积极推荐优秀专职社工参加社区两委副职以上成员竞选。开展街道(乡镇)公务员定向招录,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街道(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选拔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街道(乡镇)领导班子。

在待遇保障方面,太原市将建立“三岗四十级”岗位等级绩效薪酬体系,将“五险”扩展为“五险一金”,为社区工作者缴纳住房公积金。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

岗位设置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为更好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此次出台的办法从岗位设置、规范管理、职业发展、待遇保障、激励和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在岗位设置方面,办法明确,每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不超过17人,社区两委成员人数按照5人-9人配备,专职社工按照2000户以下3名、2000户-3000户4名、3000户-4000户5名、4000户-5000户6名配备,5000户以上每多500户增配1名。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太原为社区工作者打破职业“天花板”

社会工作者转变事业单位

170 评论(9)

jingmaotong

截止到2021年6月,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规定,社区工作者将来会转成事业编制的规定。

事业编制的录用流程: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

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社区工作者的实施单位: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171 评论(15)

jiangyue514悦兔

社工将来可能会纳入编制。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都是没有编制的。

社会工作者不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待遇,社会工作者属于合同制,不过从国家对社区的各项政策倾斜来看,并不无可能今后会有编制。像是上海有一个新开的叫做“社工编”概念,目前来说算是试点,不过从这个信号来看,今后社会工作者拥有编制的可能性很大。

社工的职责:

1、全面做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2、组织职工开展社工培训和职业考试。

3、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社会工作小组开展工作。

4、负责对有需求的(包括周边社区)人员开展个案小组工作。

5、负责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

6、负责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分析评估工作,并对特殊的个案进行回访。

7、负责与国内社会工作开展较好城市地区的交流合作。

8、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者共同做好社会工作。

9、协助相关科室完成合作项目。

10、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19 评论(9)

没事就做吃货

社工不可以岗转事业编。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一般情况下是社会工作者是无法转为事业编制或公务员编。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统一招聘考试,历经笔试,面试,考察,体检等环节,才能被正式招录为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编。

283 评论(15)

咂咂咂1

社工是不可以转事业编制,目前还没有这些规定,未来我国的社工前景比较广阔,随着社区建设逐渐完善,社工的职能和管理范围越来越大,企业单位退职人员都统一由社区管理。

3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