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群123
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有12条。1、接纳:接纳老人状况,并从中发现老人本身的能力和长处,相信他有成长与改变的潜能。2、个别化:确认每位老人的独特性及其特征。3、社会正义:不论老人社会地位与个人能力及态度如何,都能一视同仁,提供其所需服务。4、不判断:对老人保持开放态度,不轻易责难与判断。5、客观:不论老人与家属的现况和能力如何,都要客观地提供社工专业的照顾与关怀,以及给予对老人的承诺。6、提供机会:为老人创造更多接受服务或提供服务的渠道与机会。7、保密:尊重老人隐私权。8、责信:确保有效能的专业行为。9、同理心:体会老人的情绪、想法和感受。10、敏感度:指和老人谈话沟通时,能感受到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或不自在的地方。11、充权:指社会工作者相信并且能看出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事做决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解决自己的问题、以及掌握自己的生活。12、服务对象自决,意指服务对象有一些不同的方案可以选择,并且能自由地按照其意愿进行选择。
JeffRen1966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是以专业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守则为依据,对社会工作者提出的行为和制度要求,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行为的服务指南。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将价值观转化为监管专业工作行为操守的原则,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运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功能:)对社会工作集体的功能。用于确认社会工作的使命及其核心价值,概述一般的伦理 (1原则,反映专业的核心价值,并建立一套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标准。(2)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制订社会工作专业的实施标淮,作为评估、评鉴或考核专业实务操作的基础,以维护社会工作实施的秩序,并以此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是否合乎专业伦理的要求。(3)对社会工作者的功能。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和内化社会工作的使命、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使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工作人员;界定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社会工作者面对专业伦理困境时作为解决对策的依据。(4)对社会大众的功能。向社会大众认定社会工作专业责任提供伦理标淮;向社会大众或政府机关提供公益性与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公约。(5)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向寻求服务的人群提供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操守品行、专业才能的依据,为服务对象提供合乎需要的服务。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