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l19880211
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内容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服务内容
1、残疾预防
预防残疾,暴力、贫困、意外、不良生活方式等是造成缺陷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改善社会中处于最不利位置的群体的教育、经济和生活状况,建立稳健的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普及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方法与普及预防残疾的知识、技术等。
2、康复工作
康复,旨在使有缺陷的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佳程度。在医疗、护理、器械辅助等复健措施外,社会工作者可以担当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辅导和协助,以及进行生活自理训练及就业指导等。具体的工作包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处境,并评估其在重返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等。在社会联系方面,社会工作者还可协助残疾人取得家人、同学或同事、邻居的支持,建立社区网络,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服务方法
1、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方法是深入探求个人和家庭整体上的.需要,为其拟定工作方案,并与残疾人及其家庭一同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使残疾人及其家庭缓解心理压力,培强自信和对未来的期望,提供机会和资源以增强案主的能力。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指以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
3、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方法较注重从宏观的层面评估残疾人群体的需要,制定工作方法,通过社区资源链接、推动居民参与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解决并消除残疾人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复和发展机会。
宇晨yuchen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对象之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有哪些?存在问题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涵:
1、残疾人定义: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其目的与宗旨是帮助残疾人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获得社会保障,在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基础上,与健全人一样共享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领域,主要包括医疗、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维权、社会救助、辅助用品用具等方面。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1、崇尚专业的 社会伦理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 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 社会支持网络
4、有效 利用调解 的`方式
5、充分利用 保护性政策
三、残疾人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一、残疾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残疾人主要困难:
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婚姻难、就医难、社会交往难、心理障碍。
2、农村残疾人的主要问题:
(1) 交通不便。这个问题严重影响残疾人求学、就医、就业和其他社会交往。
(2) 体力劳动困难。由于难于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缺乏保障。
(3) 农村缺医少药。给残疾人家庭求医治病造成了比城市更多的困难。
(4) 社会服务难。
二、残疾人的基本需求:
1、社会福利政策:
新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有了更明显的时代特点。
2、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 (重要)
“最低保障制度”首先是在城市中实行的,主要采取经济补贴的政策,对包含残疾人在内的经济困难家庭给予长期性补助。此外,在医疗、住房等方面也给予适当照顾。
3、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
4、就业政策: (重要) (全书重点,初、中级都考)
由于残疾人自身难以克服的身心障碍,需要特殊的就业保护政策。残疾人回归社会的主要困难,首先表现在经济方面,其中严重的社会障碍是就业难。劳动就业,是每一个残疾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就业问题是解决残疾人回归社会问题的中心环节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规定,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确定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优先安排残疾人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残疾人福利企业专产。政府有关部门下达职工招用、聘用指标时,应当确定一定数额用于残疾人,如果不能完成招用、聘用指标时,应交纳“就业保障金”。对于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优先核发营业执照,并在场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5、康复与医疗救助:
由于残疾人的身心障碍是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所以对康复的需求也是长期和普遍的。
6、伤残抚恤:
7、社会保险:
8、特殊教育:
9、文化生活照顾:
10、改善社会环境: (重要)
(1) 建设无障碍环境
(2) 社会理解与互助:
事实表明,决定残疾对于一个人日常生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环境。
(3) 助残日: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