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子爵绿子0
社会工作师考试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不同级别考试内容不同,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均为客观科目。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为主观科目,其他科目均为客观科目。
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实务(高级)”,为主观科目。
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合格,颁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成绩合格证明,该证明自颁发之日起,在全国范围3年内有效。
免费领取社会工作者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七月的尾巴
导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包括了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等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复习引导
本章主要介绍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人们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征及面对的主要问题。根据往年的真题分析以及新修订的考试大纲,考生应重点理解和掌握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以及人生不同阶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单选5题、多选2题;2009年单选7题、多选2题;2010年单选6题、多选1题;2011年单选4题、多选1题:2012年单选5题、多选1题;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单选均为6题、多选均为1题。
考点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相对集中的内容。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4年都出过考题。从考法来看,既有直接考理论内容的,也有考理论比较的,还有考理论应用的。本考点要求考生把握人类需要的层次,区分人类需要的类型。
1.人类需要的含义
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
2.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有些不同的理论。阿尔德弗尔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①生存需要(E)。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②关系的需要(R)。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③成长的需要(G)。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①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②中介需要。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3.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起源来划分。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从内容的角度来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的需要,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
发展性需要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布丁的信仰
这三科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为主,无论是不是考这一科,都请把书先通读一遍,因为社会工作实务的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题说白了就是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核心是要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所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这科很重要,基本上占总复习时间的50-60%,实务要和能力一起复习,可以串插进行。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一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3个科目的考试,就可以顺利拿到证书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通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考过程中,教材是根本,是考试的依据,万变不离其宗,学通学透教材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考生应系统地通读一遍教材。这里强调对教材的通读,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
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的基础知识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议考生最好可以结合老师的精讲班课程一起学习,效果更佳。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练习题进行理解记忆,在实例练习的基础上牢记知识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考试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