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茉莉花
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建议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建议,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步骤
1.接案
社工接案的来源,一般有三种,分别是1.服务对象的主动求助;2社工在外展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潜在对象;3其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
在接案的过程中,社工第一要做的就是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和建立关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是本机构可以为其服务与解决的,切忌盲目承诺。
2.预估
在预估的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问题的评估。社会工作比较强调“人在情境中”,所以我们在了解服务对象自身情况的同时,也要对他的环境,家人进行了解
3.计划
计划这个阶段,就是让社工与服务对象一同,确定服务的目标,以及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制定计划
4.介入
介入阶段,就是根据计划阶段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但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也会发生很多变化,计划也需要随机应变。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提倡“助人自助”,我们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但是需要让服务对象自己的抉择。
5.结案
结案这一步骤,是需要根据服务的实施过程进行的。比如服务对象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可以着手结束服务。当然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并没有改善,那么就需要社工的自主反省,或者是将案件进行转介。
6.评估
评估分为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社工在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记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案主,另一方面也是更好的对服务和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估。当然并不是说评估结束后,整个服务都结束了。后期社工也需要进行跟进,了解案主服务结束后的情况是否良好。
【一】让案主明白什么是社会工作。
很多主动求助也好,社工挖掘的个案也好,并不知道个案工作是什么,那更不用说建立工作关系了。想想我刚刚做社工之初,就是因为专业关系未能建立,每天做个案像探访一样,去到服务对象家里,聊的都是一样的事情,案主每天诉一样的苦。这时社工做个案的压力真的非常大,因为不但觉得自己无法帮助案主,还觉得自己对案主是一种打扰。我想这也是社工刚开始为何不愿意做个案的原因了吧!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便是要让服务对象明白什么是个案工作。有时我会这样介绍:“专业的社工在开展服务时,有三大工作方法,一是社区工作,例如。。。二是小组工作,像上次你与儿子 一起参与的活动。。。。第三种便是个案工作,这是一对一的服务,社工会与你定期进行面谈,一起澄清你内心的需要,并探讨如何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这样会让服务对象明白个案,并且不抗拒个案,因为从社区、小组中得知,并不是有很大的问题才会找社工。
接下来,社工如果能够说明社工及案主之间的角色和作用,就更好咯!我会采用类似这样的语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会通过面谈让你明晰自己内心所想,我也会提供一些方法和资源让你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是你才是个案里的主体,很多东西要靠你去实行和解决,所以你也要付出努力哦!不过你放心,社工也会一直陪伴着你。”
【二】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有信心。
像上段所说,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做个案反而是在打扰案主,自己无法帮助他们。那这时我们就要多看书咯!坚信不是因为社会工作的知识不能帮助别人,而是我们还不够专业!当然,也给予自己成长的机会和时间,与案主一起成长吧!
【三】约定一个面谈的时间。
社工尽量能够在初次签订服务协议时,便咨询案主的工作时间,和与她约定面谈的频率及时间,这样会更好哦!
【四】激发案主的改变动机。
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夫妻的关系中,通过孩子的成长促进他们的改变动机;也可以用一些语句:“那今天你来找姑娘聊了这么多,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到你的吗?”这个语句有个巧妙之处,一下子让社工从一个被动的角色转为主动,变成是案主找社工帮忙,而不再是社工硬要帮她的忙了。还有一些语句,是上次我在萨提亚培训时用过的,如:“你能否发现你更多的可能性?”、“你下定决心改变了吗?”这些语句看似简单,经本人使用过后,感受到确实非常有用。另外在控制情绪方面的'个案,可以说:“感觉现在你的生活,被这钟情绪掌控着,你愿意尝试放下这个情绪,宽恕自己,让自己更快乐吗?”
【五】试着去使用一套理论吧!
试着去培养自己学习一套你最有兴趣的理论,并且大胆地去使用你学习的东西。很多人会因为以“社工不是心理咨询师,使用理论不够专业,还不如不使用”或者“这些理论感觉太抽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等等的理由,阻碍了自己去学习或使用理论。其实很多东西不使用,并不知道它的作用所在。使用理论未必真的能够完全解决案主的问题,但是这会让我们学习评估个案,还有发现个案的一些切入点,提高我们的敏感度。
例如,之前我在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时,我也觉得这套理论很抽象,但是当我开始运用时,我便发现它的美妙之处。近期我有一个个案,案主非常非常痛恨她的家婆,与家婆家公的矛盾已经非常激烈,导致夫妻二人的感情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一开始,她在个案中表示,她无法放下她对家婆的恨,每次家婆冤枉她、误会她或者在村上向其他邻居说她的不是,一旦她发现,她的情绪便会爆发,不但会做出对家公家婆一些十分不敬的行为,甚至有时当有老乡与她交往,说笑的话也会令她想起家婆传她的不是,而影响人际的交往。
一开始,社工也百思不得其解,应从何处入手?后来,我与她一起“走冰山”,才得知,她是很讨厌别人误会她或冤枉她,因为她是一个渴望被认同的人,也联想起小时候不被父母认同的事,案主一直将自己的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同树立起来。
当社工与她分析到这一点时,案主深有体会,她终于明白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然后社工向她分析,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才是最重要。后面再问她,能否尝试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的时候,案主从一开始坚定表达不会,到现在,她表示愿意尝试。你能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了吗!?当然,如果我们在学习完之后,用理论将自己分析一次,治疗自己一次,这样会让你更加坚定你对它的喜欢!
【六】有危便有机。
当在个案中遇到夫妻冲突、社工与案主冲突、尴尬等场面,接纳自己担心的情绪,冷静下来,这有可能恰恰是个案的转机!这也考验社工内心强大的程度,我们需要再案主面前保持一致,学习表达感受,例如:“很抱歉,让你觉得我不能帮你的忙,听到你这样说,我也觉得很紧张,很担心。”我们内外一致,也给案主一个示范作用。如果夫妻、亲子间的冲突,你也实在制止不了,当他们冲突后,冷静下来,再试图问他们对这个冲突的感受,和这个冲突,使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不要避开这个冲突不谈!
【七】充份同理和无条件接纳。
当你遇到一些个案,因与案主观念不合,或案主性格原因导致关系难以建立,个案进展不下去,这时候,不要想如何帮助他,先学习同理他吧!倾听、同理、接纳,这些技巧能够帮到我们!

hj黄小兔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与个案工作流程
第三节 计划
•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 服务计划主要由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介入策略、协同工作的合作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六部分组成。
• 1、目的和目标
• 社会工作介入要达到的成果。目的是指社会工作介入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终的结果,而目标是指具体的指标,近期的工作指标、短期的、具体的阶段性成果。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 计划中要详细列出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这是在介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
• 此外,个人行动要改变的任何系统是关注的对象,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 个人、家庭、小组或群体、组织、社区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关注的对象。
3、介入策略
• 介入是多层次介入,包括直接提供服务给服务对象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及应对问题的方法,也包括间接介入策略。
• 介入方法可以采用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
• 介入行动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 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 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二、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
计划是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纲领,在制定计划时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以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设定工作目标。
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选择介入行动(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
3、签订服务协议
• 四、服务协议的形式
• 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 1、签订协议的过程
• 2、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
第四节 介入
•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一、介入的特点
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
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即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1、直接介入
——微观的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互动的服务。
针对个人、家庭、小群体采取的行动
2、间接介入
——中观和宏观的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也称为是改变环境的工作。
3、综合介入
——根据“人与环境”的理论,增强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的介入。
三、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 2、个别化;
•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 5、瞄准服务目标;
• 6、考虑经济效益。
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2、进行危机介入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
4、调解行动
5、运用影响力
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 1、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 2、协调和联结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 3、制定计划创新资源
• 4、改变环境
• 5、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第五节 评估
• 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程度、目的与目标的达成状况。
• 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是指引性等特点。
一、评估的目的
•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 2、总结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作用
• 1、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 2、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 3、巩固改变成果
• 4、社会问责
三、评估的类型
• 1、过程评估
• 2、结果评估
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 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 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 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 4、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第六节 结案
• 结案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符合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而采取的行动。
一、结案的类型
• 1、目标实现的结案
•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二、结案的任务
• 1、总结工作
• 2、巩固已有改变
•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 4、撰写结案记录
三、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办法
•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包括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和负面反应。
• 1、正面反应
• 兴奋、希望、成就感、感激。
• 2、负面反应包括
• 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3、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 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 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并给予心理支持;
• 预估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做好防范措施;
• 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方案设计答题要点:
l 一、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l 二、方案设计
l 1、目的/目标
l 2、实施策略(做什么)
l 3、方案执行(如何做)
l 4、方案评估
l ——评估三个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社会工作目标实现情况、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l ——评估三个方法(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社工同行测评、机构测评)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