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神的精灵
)社会型(S)
共同特点: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典型职业: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二)管理型(E)
共同特点: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有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例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等。
(三)常规型(C)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某些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例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等。
(四)现实型(R)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典型职业:喜欢使用工具、机器等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对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例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和技能型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
(五)探索型(1),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典型职业: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例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等。
(六)艺术型(A)
超越经典65
1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1.1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指的是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国际社会中这类活动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 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1)普通社会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工作。这种社会工作是相对于本职工作而言的,可以称为普通社会工作。 (2)行政性社会工作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这些工作都是由国家正式人员专门承担的助人解困的活动,工作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所以它是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这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它与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比较接近。 1.1.2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社会工作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在性质上,它是以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福利为自己的责任,以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进步为自己的理想,强调平等之爱,以帮助人为快乐,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3)强调专业方法专业方法是指本职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这是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传递给新人,并通过实践得到不断发展。
jingmaotong
社区工作是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社区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年薪——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每月拿到手的只有2000元左右的薪酬,除了保险齐全外(部分地区可能有一些偏差),没有任何补贴,也不解决食宿。一般工作人员只是590+740=1330元(有些地区还要低一点),交了保险之后,只剩一千零点。美其名曰3600元的奖金,其实是从平时每月的正常工资里扣除的,到年终即使可以拿全,也不过1200元而已,也就是年终评定不过关的话,还不一定能要拿回本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血汗钱。所谓的万元只是记者的炒作,只是各方精心编织的一个美丽的谎言。 社区工作还有专干与群干之分,专干是没有职务年限补贴。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
jiangyue514悦兔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社会工作者重点考虑社区环境及制度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它的视角是结构取向的,而非个人取向的。(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社会政策分析以及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 (3)具有政治性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比,社区工作的内容较具政治性。社会工作者更关心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权利的维护,更多时候会采取多种行动为社区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分配。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社区工作总是在关注问题,并且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由此引发出对现存社会制度、结构和政策的反思。
没事就做吃货
社区工作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第一,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及其成员为服务对象。第二,社区工作分析问题的视角和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第三,社区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第四,社区工作拥有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两个层面的目标。第五,社区工作需要根据对象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手法。社区社会工作的特征 1.社区社会工作的性质是服务,助人活动;2.社区社会工作的手段是社会工作方法;3.社区社会工作的空间是社区;4.社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重点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特殊困难群体;5.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兼顾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重心及最终关怀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特征 (一)社区服务内容体系 1.按服务对象和服务性质: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 2.按服务的提供手段分为:福利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互助服务等 3.按服务提供机制的正式程度分为:非正式,准正式,正式的服务 (二)社区社会救助(社会保障) 1.对象:贫困户,孤老病残人员,特殊人员生活救助,灾民生活救助 2.特征:(1)救助对象是社区中极度弱势的群体,救助的目的是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2)国家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3)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相结合(4)生活救助与扶持就业相结合(5)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承担了社区社会救助大量的具体工作。
咂咂咂1
一. 社区工作的特征社区工作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工作内容,他和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相比,有如下工作特征:以社区这一较大的社会单位为工作对象,可能是以地理社区,也可能是一功能社区,处理的是社区中的集体问题或共同性问题,工作对象超出了个人和小组的关心领域。采用宏观的分析视角,把工作对象的问题界定为社区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宏观层面的原因,而不是视为个人人格或小组关系的病态,由此他强调的是集体组织和集体行动,去改变社会环境、结构和制度等宏观层面的不平等关系。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社会工作者不是为社区居民工作,而是和社区居民一同工作,是一种协助关系,而不是包办代替关系。而且,他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而不是个人竞争,注重居民的团结合作、平等互助的精神。关注的社会公平和民主等宏观社会价值观,而不是个人的独立、自决、尊严和能力等微观价值观。社区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它是瞄准社区中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动员社区力量来实现民主治理,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公正,促进既得利益阶层结构和既定社会政治制度。二、社区工作的功能1,社区服务功能2,社会保障功能3,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4,合理配置社区资源、促进人的发展功能三、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1,社区发展为目标2,据实制定工作计划3,强调居民参与4,尊重社区自决5,开展广泛合作三、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汉堡制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因创立于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汉堡制是西班牙哲学家比维斯的理论,他在16世纪注意到各国的贫困问题,并拟订了一套贫民救济方案,汉堡制是其设想的具体化和实际应用。德国爱尔伯福市实行过的一种救济制度。该制度仿效汉堡制,并进行了一些修正,1852年开始实施。英、美社区睦邻运动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是由社会工作者组织发起的社区居民自助互助运动,前后持续近50年,是社区工作发展史上极富影响力的运动。香港地区的社区社会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力量来承担:一是民间的志愿机构;二是政府层面一、 当代社区建设与社区社会工作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发展!在我国,社区建设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城市社区!我国当代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区是城市基层政权机构,街道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经政府授权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面对社会形势的迅猛变化,民政部门逐步认识到,街居工作的重点必须从发展经济向提供服务转变,必须从单纯的社区服务向整合的社区建设转变。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在谈到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推进社区建设的要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