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93

李李路路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报考社会工作者心得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黄金哇塞赛

已采纳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来,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已经走过了12年。从2015年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变成2016年的“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到2017年“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再到2018年“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健康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已经连续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每次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文件的出台,都会让社会工作者感到春风般的温暖,也正是这阵阵的暖流在不断激励着社会工作者前行。笔者2011年来到甘肃读大学,攻读社会工作学士学位,继而又在甘肃攻读社会工作硕士学位。时光荏苒,刹那间7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作为甘肃社会工作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心中感慨万千。下面笔者就浅谈几点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思考。一、现阶段甘肃省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止2017年底,甘肃省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证书人员共有1783人。特别是2013年以来,甘肃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十余个关于推动和发展社会工作的政策文件,社会工作的发展可谓是动力十足。但相对于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甘肃省的社会工作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从政府层面来说,主要存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缓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不足、推动社会工作跨行业跨领域开展工作不够、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足等四方面的问题。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院校来说,主要存在社会工作专业生源不足、社会工作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社会工作实务体系不完善、社会工作实验室利用率低、社会工作认可度不高等矛盾。从社会服务机构来说,目前甘肃省注册成立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较多,但是,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也千差万别,有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甚至没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只是徒有一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名称。我曾经列席过一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成立大会,在那次大会上,他们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审议了机构章程。但我发现,他们对社会工作基本不了解,对机构的愿景、使命、宗旨和目标也没有达成共识。并且,也没有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其中明确规定的问题还争论不下。同时,机构内部的治理也很不完善。鲁迅先生曾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可能是笔者 “太不满足”,所以看到的很多都是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问题,但笔者始终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治理中肯定会大有作为。二、如何进行专业社会工作学习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就得认识社会。首先,何谓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就是关于社会的工作。这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如果我们不认识、不了解社会,那我们怎么去开展社会工作呢?认识社会,不仅仅只是我们对身处环境的主观感受,而是必须依据一定的研究范式,采用一些理论去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社会工作源于西方,传入中国之后也进行了本土化,尤其是近些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简单的“拿来主义”,使得许多理论和概念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吃老本”,知识严重老化和僵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创新不足。这就导致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很难与实务结合起来,甚至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十分透彻地理解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只是为了开展服务或撰写论文,牵强附会地采用一些理论来装点门面。我很喜欢历史,长期以来,我一直坚持“论从史出”的学习观点。我认为,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必须了解它的历史,这样我们才能总结过往的经验,明确我们今后前进的方向。正如牛顿所言:“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倘若不去了解它的历史,我们则很难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也很容易在学习中迷失方向。所以,在理论的学习方面,要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去提出概念,提升理论。在社会工作理论的运用方面,必须符合服务开展的需求。我国社会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积累了很多本土化的经验。因此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三、社会工作专业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侧重点笔者特别敬佩晏阳初、梁漱溟和李安宅等前辈们,他们的社会实践虽然受历史原因的影响都被迫中断了,但他们的探索是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工作是以需求为导向的,笔者曾经基于社会需求导向,对甘肃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进行过研究,并提出过这样的构想:(1)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在大一的学习中,可以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学生社团里。社团可以开展讲座、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们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中的困惑,也可以布置一些学习任务。比如对书本中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辩论,推荐一些相关书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并且交流读书笔记。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需要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去观摩,感受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过程。(2)在大二的学习中,则需要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并且让大二学生对大一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帮带,这样不仅对大二学生是一种督促,而且也可以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共同成长。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参与到一些志愿服务中,尝试着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3)到了大三,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少,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而且学生们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考研、考公务员、创业等)也有了大致的目标。这时,应该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对于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要鼓励其到社会服务机构里实习,参与机构的服务项目。(4)到了大四,学生除了要完成毕业要求的实习任务外,也要努力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以帮助其就业。(5)而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除了要深化社会工作的理论学习外,更要成为一名研究者和行动者。要与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作,对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三个主体共同合作的,可笔者感觉有时候这三者并没有充分合作起来。政府仅从宏观的政策层面进行推动,高校只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不去考虑社会的需求,社会组织则更多的专注于实务,很少开展研究。三个主体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最终造成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剩和社会工作人才需求不足并存的局面。四、社会工作研究该如何选题对于社会工作研究的选题,笔者认为要有广阔的视野,要有国际意识,不能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自说自话,闭门造车。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的学术也必将进入国际,我们需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研究,并用他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因此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顺势而为。那么何如选择一个好的研究主题呢?就拿民族社会工作来说,第一步,你得查阅所有跟民族社会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要有一个“前人已经对与此相关的主题都进行了研究,只是你还没有关注到”的假设,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就做出“该领域尚无人研究”的结论。第二步,要对文献资料进行甄选和分类。目前,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但质量良莠不齐,这就需要你对文献资料进行审慎地甄选,选取比较权威和公认的观点。第三步,要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这也就是做文献综述的基础。通过分类,你才能了解到学界现在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对于某一主题,学界都进行了哪些研究,采用了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等等。只有明确了这些,你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找到自己研究的角度。在此,笔者要强调的一点是研究工作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这也决定了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有的人社会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就适合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有的人则喜欢社会工作实务,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就适合从实务的角度去研究。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可以赶鸭子上架。最后,笔者想谈的是,无论是社会工作的学习研究,还是实务操作,都必须具有情怀。社会工作是一门极具人文关怀的学科,没有对人类社会深沉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你要具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敢为人先。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反思批判精神,不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时候这样做会让你感到很孤独,但坚守这份孤独带给你的则是与众不同的生命的意义。正如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报考社会工作者心得

267 评论(11)

隐形冠军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科是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同时,研究生也考了社会工作专业,而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实践上面也得到了许多锻炼。

首先,从它的学科设置来看,大学四年社会工作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一门专业,它的课程设置并不难。同时,所学课程并不多。而在本科阶段,社会工作专业所学的主要知识,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概论,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同时学一些社会福利政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等。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所涉及的实务领域是比较广泛的,我们有学习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等。

其次,从专业实习来看。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是比较广泛的,就拿我们学校我们专业来说,我们学校是我们学校专业可以说的上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因此,在专业实习方面还是比较正规的。各大实习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广深一带,所以有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广州或者深圳的社工机构进行实习,在这些大型的社会工作机构中,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从一些课外实践来看,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专业的学生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专业的精准扶贫,教研员工作以及市级的经济普查工作等等。

123 评论(9)

大眼睛鱼儿

作为一个社会工作的学生,最突出的感觉就是,一种跟别人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的自己的专业,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是个外来专业,在我国的知名度还很低啦

某个亲戚问我,你学的什么专业啊,我说社会工作,他就会问“什么专业”,我说了半天,他还是一脸迷茫。所以后面我都不解释了,就直接说“就是一个专业嘛”然后我们两个尴尬地一笑。终于结束了

其他方面还都是和其他大学生差不多的,每天上课,学习。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还特别强调实践,我也参加过好多项目,比如参加北京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与社会调查项目, 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情调研项目-芦山县治理调查

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情调研项目-名山区治理调查,也参加民政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国家支援计划”支持项目——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后社会工作服务 .这些项目学弟学妹也可以参加哦,看到上面的官网没有呀,及时关注哇。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也要求实习。我就在在四川省内首家在民政厅正式注册的社工机构-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做了4个月的实习生。实习还真的是很重要,能让你更了解社工哦

平时学习社会工作,我一般都是该上课就上课,该玩就玩,也没什么特别的。主要是上课要好好学习,一般社会工作的东西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我特别想说,如果各位学妹学弟,已经成为了社会工作系的学生,还是要好好地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多学习,多实践。

107 评论(15)

宝哥哥艺涵

你好,社会工作者考试最关键的是备考,建议网课学习+题库刷题+教材学习。关于备考的经验如下:一、通读教材,课程配合是关键在备考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学通学透教材可以说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看书之中,0基础的就更难看懂了。结果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场景,教材看不懂,看不动,看完了到处都是漏洞。传统的教材备考方式的确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比如效率慢、效果不好,那么我们就可以转换下思路,选择视频课程来辅助自己学习,视频课程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尽快帮我们给一个科目建立框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理解专业词汇、重点考点分析等,这些是只通过教材备考很难获得。二、看不如写,多写多得“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是很多同学觉得比较棘手的一个科目,它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综合当中的许多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之中,这就需要比较高的知识点掌握和分析能力了。三、科学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学习教材和视频课程后,对科目有个整体的了解;二是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三是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有的知识点;四是在临考前一段时间进行刷题练习。复习贵在“早”。社会工作者考试以一年为周期,看上去很长,但时间如梭,一转眼考试期就到了,所以动手一定要早。建议大家,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考试结束后进行必要的休息,随后立即调整好心态,开始向新的课程进军。社会工作师考试的学习既需要研读教材,做笔记,还需做练习题。需要大量的时间,早动手,就能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特别是边工作边自考的朋友,时间更为宝贵。四、学会舍末逐本,融会贯通“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科目考试没有客观题,所以复习的时候,细枝末节的东西并不需要下太大的工夫去记忆,例如一些非常细致的概念在该科目考 试中并不会进行考核。“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虽然只出现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的考试中,但在答题时也会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中级)”这两个科目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养成“融会贯通”三本教材的思维习惯,综合运用三个科目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五、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备考社会工作者,像一个大工程,需要的是水滴石穿。一定要战胜自我,持之以恒。很多考生都是白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后,夜晚翻出书本。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休息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战胜自我、坚持到底的信念。社会工作师学习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循序渐进是最佳状态。一分付出一分回报,不付出就一点回报也没有,这一点小编深有感触。社会工作师考试是一场马拉松,关键是坚持到底。最后收获的不是奖励而是信心,这信心鼓舞你开始的征程。最后祝大家2021备考顺利。

233 评论(10)

丶沫小若

恩,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经验回答下你这个问题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上课方式:嗯,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四年,深切的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在课上,你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都是很幽默风趣、很宽容的,我们回答问题很自由,可以不用站起来的,哈哈。

看问题角度:在社会工作这门课上,老师、同学们会探讨很多社会问题,如社会福利、养老、性别歧视、家庭问题等,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探讨这些问题,会让你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对待服务对象:作为一名社工,当遇到有问题的案主(服务对象)时,我们会问“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怎么了”,这会给予案主很大的安慰,因为我们会将一件事情的发生与他/她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纯的从案主身上找原因。

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的感同身受、接纳、同理心、尊重、独特性原则等价值观会影响每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容易理解别人,不会轻易去评判别人,可以辩证的看待每个人每件事。

社工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学习社会学,社会学解释了为什么会有社会问题的存在,而社会工作则是去解决这些问题的。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们专业的同学都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可以用专业的思维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这就是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好处吧。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欢迎大家补充。

109 评论(8)

腊肉炒豆丝

首先学习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对我有很大的锻炼以及帮助,因为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人的本质,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但是要接触很多其他的专业基础,而社会工作专业不仅需要有社会工作、社会学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心理学和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

所以相比较其他专业是由浅到深的去研究和学习,而我们社会工作专业像树一样,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作为树根,慢慢的接触到其他领域就如同树上的枝枝蔓蔓。

虽然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在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不断的接触各种人和各种领域,不知不觉中这个专业教会了我很多与人沟通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人情冷暖,当成功的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自己的内心也有一份成就感。

同时看到社会中有大量的弱势群体还在水深火热的生活着,我也觉得无论是社会工作的在校学生,还是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者的学生,内心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想这也是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和支撑我走完大学这几年坚定的信念。存有着一颗对社会的敬畏之心!

日常的学习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平时针对社会工作本专业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我们一切的助人行为都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工作的经历。

128 评论(9)

小小千寻小尼玛

本人专业社会工作,今年毕业。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体验就是你对人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会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改变。

首先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会在学习中不断内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接纳、尊重他人、平等、非批判等,这些价值观的内化会让人更加的温柔,同时有力量。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药物滥用者等,能让你对人的每个阶段发展都有足够的了解,也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不同阶段人群的需要,有利于你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善解人意。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日常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以外,我们还有许多的实践课。会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演示,模拟和服务对象交往的过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环节,并且在这些模拟中,我们能更清楚的看到自己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不足。

并且作为社会工作的学生,拥有许多课外实践的机会,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四年中,参与了精准扶贫调研、各种志愿活动、进戒毒所交流、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调研等,丰富多彩。

总之,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你所学习的绝不止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再各种实践中所掌握的技能技巧和接人代物的方式。

35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