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9

冬雨霏霏nz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守望的原罪

已采纳

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体制转变、观念更新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转型时期的多元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下面我为大家提供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个案背景:

强强,男,16岁,1米83,初三就读。个人爱好篮球、NBA,非常崇拜麦迪;喜欢打网络游戏,尤其魔兽游戏。

强强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父亲为国家某部委工作人员,母亲是名军医,9岁时父母离异,并跟随父亲。

目前强强跟爷爷、奶奶、爸爸和他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都是退休老干部军人,老家湖南,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非常有地位和荣誉,也算是知识分子阶层。

家庭经济情况算比较宽裕,在北京有2处房子,目前主要住在爷爷奶奶单位分的房里,算是一个高档社区,爸爸自己还有另外单独的一套房子,离单位近但离家远。还有一辆很高档的车,是一个高薪阶层家庭。但又不是很奢华,爷爷奶奶看着很节俭。

二、案主的挑战:

1) 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面临中考但紧迫感不足;

2) 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3) 亲子关系不是很好,付先生与强强很少交流,平均每天与他交谈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4) 对人的不信任。较强的自我保护,他表现出来给别人的不一定就是他内心真正所想的;

5) 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不被父亲和家人所接受。比如强强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的时候,以抓头发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在他爸爸认为,这是他的心理变态,因为抓头发还要揪掉人家头发;

6) 个性被压抑,有想法没地方发泄,也没有好朋友倾诉;

7) 由于家庭的影响,比较专注于自我,在谈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比如谈网络游戏,谈身高和篮球,谈骂人(他觉得很会骂人是一种能力)时,不容许别人打断,一定要讲到尽兴才肯收住话题。沉迷于自己的话题世界,很难吸收别人的观点,听别人倾诉。如他炫耀自己的骂功给我,连续20多分钟没有停,直到自己骂到没有词为止。

8) 目前强强抽烟有点上瘾,而且因抽烟被学校记过2次,如果再抓到一次抽烟被处分的话,他将有可能被学校开除;

三、对该个案的介入理念策略:

由于之前付先生带着强强见过一些心理医生和机构社工,并且正在接受家庭治疗,但是据说都效果不是很显著,而通过与强强及付先生的谈话评估后可以发现强强拥有强、弱之处,而且问题主要集中在强强的学习成绩上。在现实的世界中,强强是一个失败者,他宁愿活在“虚幻”的.世界中,如何去建立强强的自信心才是最重要!因此,对强强来讲,介入的策略就是先赢得他的信任,再帮他树立信心。

四、介入的阶段主题与方法

(一) 案主环境评估

1)家庭层面

a) 两代单传家庭(即付先生与强强都是独生子);

b) 9岁时强强父母离异,并跟随父亲、爷爷奶奶生活;

c) 目前只跟母亲保持电话联系。父母至今都未再婚,外公外婆由于离婚基本没有更多联系了;

d) 经济条件好,有能力也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

2)社区层面

a) 强强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因此强强回家后就没有朋友和朋辈同伴玩,只有待在家自己跟自己玩,比如看电视,玩网络游戏,偶尔会出去(在楼下)跟比他年龄大很多的人打打篮球等;

b) 强强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a)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b) 认为小孩抽烟之类的行为是不良行为,并且不能被接受。因为付先生自己就不抽烟不喝酒。因此可以看出价值观里面的一些传统和保守的因素在里面。

(二) 能力/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 交际能力强。热情、愿意与人沟通,交流表现得很大方。

2. 他内心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比如,别人骂他妈妈的时候,他会很生气地将别人骂得狗血淋头,这在其它人看来他是个不文明的孩子,但其实是他维护妈妈形象的一种方式;尊敬老师,比如在他骂人的时候,我让他编一段“文骂”骂他老师,他说老师对他很好,不骂。

3. 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比如他不会在班里抽烟,在学校的时候,想烟抽的时候也只是去厕所抽,其它时候一般不会抽。而在学校看来,教导主任在厕所抓到他2次抽烟并给与他2次记过,只认为它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而没有看到他对学校纪律遵从的一面)。其实他在厕所抽烟就已经表明他对学校制度的遵守了,否则他可以在班里明着抽。

4. 有意愿与父亲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强强看到爸爸回来躺在床上,他会扑在爸爸身上跟他亲密一会。

5. 具有上进心,争强好胜,也很要面子。这说明他有改变的可能。比如掰手腕,就很希望自己能赢。

6. 在篮球中能找到自信,并很自豪的说他打比赛都赢别人,还盖人帽。

7. 有韧劲,愿意去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他提到在魔兽里要达到副本级别,须50000点,虽然现在他才60点,但是他表示很有信心,并会一直打下去,主要是副本后的装备很吸引他,用了“很亮堂,很帅气”之类的词来描述。

8. 很聪明,会求助他人,并很会利用资源和他的年龄优势,比如在魔兽中他会跟区长说照顾他一下因为他才16岁。这样他会比其他人付出少而收获多。

9. 他有很强的抗逆力。虽然他平时朋友不多,在他父亲看来他很苦闷,很孤单,没事干,但是通过与他交谈,发现他自己有自己找乐的一套方式,比如他会喜欢打篮球,玩网游,学骂人等等,这些都可以打发时间,给他带来快乐。

(三) 案主家庭系统的弹性

1.对于强强来讲,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表现出来很强的抗逆力,他会自己找乐子,比如玩网游、打篮球、自个儿骂人,甚至抽烟。

此外,强强对于自己的前途也不是没有考虑,比如他成绩差,但是他认为自己现在能考到350多分,但是他们学校有其他人考304分就拿钱买了个高中,因而他也觉得自己可以花钱买个高中上,这与他家人的想法不一样,付先生和爷爷奶奶认为它现在的成绩花钱也买不到学校。

2.对于付先生来讲,他会去求助心理医生,社工,借助外界的力量,有时候会花钱去买心理平衡。此外他还会把一些自己办不到或者很难办的事情寄希望社工或者心理医生帮他做到,比如让强强扬起理想的风帆,让强强立刻爱上学习,也希望让社工去学校跟老师说明强强现在接受辅导,并希望学校如果抓到强强再次抽烟的话网开一面不要给与他处分,否则就要开除等事情。

3.对于爷爷奶奶来讲,他们会面对压力和问题向付先生施压,他们会把责任推出去,以求心理平衡。再比如前面提到强强的成绩不好,爷爷奶奶为自己推托的理由是我全部时间都来伺候强强,给强强请4个资历深的老教师来单独授课,同时自己还会亲自给强强教语文。然后他们可以这么安慰自己,也可以给别人一个交待:我们能提供的条件都给他提供了,他再不优秀,就怪不了我们了。

五、 社会工作者所面临的价值抉择

对于这个个案来讲,社会工作者主要面临这个价值抉择:服务提供是以案主的监护人的需要为主还是以案主的需要为主。在辅导过程中,案主的监护人(即付先生与他爷爷奶奶)希望社工介入的目标和角色就是让案主尽快喜欢上学习,扬起理想的风帆;但是对于案主来讲,他很不关心学习,避开、反感谈论学习方面的事情,因此前期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社工最好不要以学习为主题对他进行辅导,否则将会受到案主的抵触,将很难与他建立关系。然而,在考虑这一点的同时,社工又必须迎合案主的监护人的目的,否则很有可能被中断辅导。因此社工就必须在这两者之间选择或者走折中路线。

六、反思社会工作实务在中国社会文化处境中的实践

1.西方理论与本土实践结合的反思。由于社会工作理论大多来源于欧美等西方社会,这些理论在运用到中国内地本土实践当中,有时候就会出现理论愿景与实践事实存在差距。比如用“人与环境”理论案主的环境评估,应该承认该理论看问题的视角的多元与广域优势,的确能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发现案主及环境存在的优势、资源与挑战。但是具体到实践中的时候,很多用理论分析出来的东西是社工所能想到的,但是很难落实到实际中去,尤其宏观层面的东西,譬如“政策倡导”——我觉得这在西方相对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下更有达成的可能,而在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工作发展程度的情况下,要达到政策倡导的目的,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2.中西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反思。社会工作中很强调案主的潜能与多元智能,这是基于西方尊重个体的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其他方面如打篮球有一定特长,这个孩子依然可以视为优秀的学生。然而,或许是受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人普遍存在这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并且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因此就这个个案而言,社工想通过强化强强在其他方面的自信心,但又往往被他爸爸要求着要让强强喜欢上学习,在中考里拿高分,考上重点高中。其他讲的都是不重要的。

3.个案工作中案主自决与家庭支持系统的冲突。个案工作中很强调案主自决,但是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案主往往不能自决,尤其是案主不是一个独立个体如未成年人时,很多时候案主得服从其家庭支持系统(父、母、爷爷、奶奶或其他有很强权力关系的人)所做的安排和决定。

4.求助与面子的问题。中国人很多不是很习惯于求助,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会很没有面子,而这一点不是很利于个案工作的开展。工作员收集起来资料特别费劲,常常需要好多次才能把背景资料搞清楚。

5.效果与效率问题。社会工作个案服务常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立竿见影的服务比较少,然而服务对象又因此,社工不仅需要把服务做得步步为营让服务对象看到效果,又要想办法给个案一个交待。因此又要注意效率的问题,又要注意效果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

306 评论(12)

一个人淋着雨

这其实没什么的,应该真确对待,大大方方接受,只是要保证不影响你的工作,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东东,不用太害怕的拉,人是动物,总要产生对异性的情感。不许“早恋”是因为怕误了更重要的事,就象大人谈恋爱也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情感,关键要自己把握好分寸!

184 评论(12)

大铭空调

如果想介入青少年异性交往,首先要打入他们的内部,首先要跟他们成为朋友,当你成为朋友之后,再用你的言行极致和一些理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弊,从而让他们认清青少年交往给自己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

80 评论(10)

Honeychurch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运用方法

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由于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社会工作专业十分强调通才实务工作观。这一基本前提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朝着拥有全面性、综合性知识基础的方向发展,尊重多元价值体系,推崇拥有广博的专业技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提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运用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①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包括针对个人、群体、社区开展工作所必须运用的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②间接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1)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一般称之为个案工作,即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个人或者家庭进行服务。

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含义:

①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针对个人或家庭层面的面谈辅导服务;

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服务时,必须对于青少年服务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做出专业判断;

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服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指引和理论基础;

④个案服务目标和步骤形成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框架;

⑤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反思个案工作的成效和专业技能技巧的运用程度;

⑥服务对象的改变动机和参与是个案取得成效的关键,专业关系有助于个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个案目标的实现。

(2)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方法或理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为目标。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对整体家庭及各家庭成员两者的需要预估、介入及评估等。

(3)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是群体层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强调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某核心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的性小组工作是一一项有目的的工作,它以组员的需求为基础,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达到改善小组成员社会功能的目的。

②过程性小组过程是小组产生动力的载体。小组工作者通过过程产生小组动力,从而去改变每位组员。

③计划性小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程序设计而逐步进行的。小组计划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在需求、理论、程序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谋划,反应了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

④互动性小组的互动性是小组工作方法的重要特征,相互支持和相互分担是小组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式。

小组工作对于青少年行为治疗所具有的功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②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

③小组规范会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④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也可以提供如实验室般模拟练习的机会,这些练习中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大家在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针对青少年的改变及发展性需要,开展各类小组工作。具体有:

①娱乐小组的目的是提供令人享受和锻炼的活动;

②游戏技巧小组的目的是在享乐的同时学会一套游戏技巧;

③教育小组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获得知识,以及学习到较为复杂的技巧;

④任务小组的目的是完成一套具体的任务或目标;

⑤问题解决和决策小组的目的是协助青少年学会基本的问题识别、解决技巧,以及提高决策能力;

⑥焦点小组的目的包括确定需求或者问题、形成解决被识别问题的方案、检测对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法的反映等;

⑦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相互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

⑧社会化小组的目的是改变组员的态度和行为使其更易被社会接受、发展基本的社会技巧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制订发展计划等;

⑨治疗小组的目的是要让组员深度了解他们的问题,然后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一般由具有严重情绪或个人问题的成员组成。

(4)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社区工作包含了以下特点。

①以社区为对象,包括地域社区和功能社区。

②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社区环境、制度、政策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③介入的层面比较广泛。既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功能改善做出相应的'服务介入,也要针对制度、政策和环境的改善开展一些社会倡导工作,还要在整个社区层面开展社会意识提升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整工作。

④强调居民的参与。

⑤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5)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行政是一个把服务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包括行政人员一领导者一与所有其他职员一下属或团队成员。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通常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

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面的工作。

①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以及青少年政策要求,制订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

②把规划和政策化为具体的青少年服务活动,同时根据实际服务过程归纳经验并修改机构服务规划和政策。

③建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和程序,保证青少年服务的正常有效进行。

(6)社会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是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可以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①青少年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状况研究;②青少年需求调查和服务设计研究;③服务过程研究;④社会服务与政策改善研究;⑤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到具有重要作用。

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具有整合性特征。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青少年的成长性需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行为、交往、社会适应等各个层面。对应青少年需求而开展的服务,也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整合。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青少年社会功能的社会性,反映在他们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发挥其功能。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察看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也要看个人环境中的资源情况。他们十分重视青少年环境处境中可得到的资源和阻塞资源的障碍,社会工作者会根据需要,积极地整合各类资源,去促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由于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社会工作专业十分强调通才实务工作观。这一基本前提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朝着拥有全面性、综合性知识基础的方向发展,尊重多元价值体系,推崇拥有广博的专业技巧。

15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