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鹿儿
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地佐辛的主观、行为和生理反应 ---Anesth Analg 1992; 74:522-30 【摘要】地佐辛是一种激动剂-拮抗剂阿片类药物,作用于mu受体,用于治疗疼痛。猴子会很乐意地按下杠杆来接受地佐辛的注射,而对于前阿片成瘾者来说,地佐辛会产生类似于吗啡的积极的主观效应,然而,它对没有鸦片滥用史的人的主观影响尚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采用了一种受试者内设计,1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6名男性,4名女性)以双盲方式注射0、、 和10 mg/70公斤地佐辛。受试者在药物注射前或注射后5小时内完成几份问卷(如成瘾研究中心调查表),这些问卷通常用于滥用倾向测试。本试验也评估了精神运动表现(如手眼协调)和其他一些生理测量(例如瞳孔大小、 呼吸频率)。地佐辛增加了对药物喜好的评分(P< ),以及其他可能被认为是愉快的主观影响(“好心情”、“醉酒”、“放纵”、“快乐”评分)(均P < )。 与此同时,这种药物的效果(增加烦躁不安和镇静)通常不会被成瘾者报告。地佐辛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精神运动障碍和缩小(瞳孔缩小),观察到地佐辛产生欣快感,并增加了没有药物滥用史的人对药物的喜爱程度,这表明医院和手术中心对这种药物应该有严格的责任程序。 前言 地佐辛是一 种阿片类受体混合激动剂拮抗剂。它主要用作术后镇痛药,在减轻中度至重度疼痛方面与纯阿片激动剂吗啡一样有效(1)。在药物滥用潜力的实验室测试中,据报道地佐辛与吗啡相似。在一项临床前研究中,非依赖性的恒河猴很乐意按下一个杠杆,导致静脉注射地佐辛(即异丙嗪)。(2)地佐辛也对人类的前成瘾者产生类似于吗啡的主观效果,即在吗啡成瘾者中,地佐辛对人产生的主观效应与吗啡相似,兴 奋、嗜药和轻度镇静(3)。这些发现表明地佐辛有滥用的可能。一个未回答的问题是,没有阿片类药物滥用史的人在多大程度上报告地佐辛的欣快作用。健康的正常志愿者报告说,鸦片类药物(如芬太尼、哌替啶、吗啡)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烦躁不安的感觉,但也带来了一些愉悦的效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某些没有广泛用药史的个体可能会有滥用这些药物的风险(4-6)。地佐辛是否特别有可能被滥用的问题很重要,因为地佐辛在许多医院和外科中心很容易获得,没有阿片滥用史的医务人员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压力、实验、自我用药)自己使用这种药物。众所周知,医务人员,特别是麻醉师,滥用麻醉品的风险越来越大,经常提到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医务人员可以随时获得阿片剂(7-11)。因此,评估地佐辛的主观作用,特别是欣悦作用,以评估其滥用的可能性和改进与该药相关的问责程序很重要。 只有两项研究检查了地佐辛对健康正常受试者的主观作用。在一项研究中,健康的正常受试者接受静脉注射地佐(10mg/70kg)并回顾性报告嗜睡或恶心(12)。虽然没有直接测量药物引起的欣快感或喜爱感,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受试者没有发现地佐辛的效果令人愉快”。在另一项研究中,受试者静脉注射 mg/70 kg地佐辛,再次报告有明显的镇静和嗜睡(13)。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更全面地描述几种剂量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健康志愿者的主观影响,使用标准问卷评估药物滥用倾向。我们还评估了精神运动表现,因为这被认为是滥用责任的一种附加衡量那些产生更大认知/精神运动损害的药物被认为比那些产生更少损害的药物对使用者和其他人更有害(14)。最后,我们测量了几个生理变量,包括瞳孔缩小。 方法 我们通过报纸和布告栏广告从当地大学社区招募受试者。符合筛选标准的候选人(如:年龄为21-35岁,每周至少饮用一种酒精饮料, 目前没有任何健康问题)。在访谈中,他们完成了SCL-90(15)和一份健康问卷,以确定他们的精神和医疗状况。一位精神科社会工作者进行一次精神科面谈。有严重精神疾病或物质使用障碍史(烟草除外)的被排除在外。麻醉师进行了病史和体格检查,有神经系统、心脏、肺部、肝脏或肾脏疾病史或任何其他医学禁忌的志愿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怀孕的妇女(由妊娠测试确定),或在研究期间表示有怀孕愿望的妇女也被排除在外。在研究开始前,每位受试者均获得知情同意。受试者 被告知将要使用的药物是医疗环境中常用的药物,可以来自以下五类中的一类(即:如安定剂、兴奋剂、鸦片、酒精或生理盐水安慰剂)。研究费用在研究完成后的汇报会议期间支付。由于考虑到正常志愿者提供可能被滥用的药物的道德问题。对该药物的暴露仅限于相对低剂量的急性给药,间隔至少1周。没有证据表明,在这些条件下(即:(如在医疗环境中和精神健康的志愿者中)增加了随后被滥用或依赖的风险。这项研究得到了当地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本实验为双盲、随机、交叉试验,在本实验室进行。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大约6小时(上午9点到下午3点)。受试者被要求在训练前4小时不进食或2小时内不饮用任何液体(包括水)。到达实验室后,受试者完成几种情绪形式和精神运动测试,并记录他们的呼吸速率、心率、动脉血压和瞳孔大小。然后受试者躺在床上,由麻醉师在前臂静脉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注射的药物由一名麻醉师准备, 另一名麻醉师给药,以保持研究的双盲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在15秒内注射0、、 或10mg/70 kg地佐辛。然后受试者保持仰卧3小时,之后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起来。注射后每隔一段时间(见下表和表1),对受试者的情绪、精神运动表现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在测试期间, 受试者可以喝水,但在测试结束之前,他们不能吃东西。在没有安排考试的情况下,受试者可以自由地从事久坐的娱乐活动,如阅读、听收音机或磁带、看电视,但学习是不允许的。会议间隔至少1周。依赖性的测量包括受试者的主观效果、运动表现和生理状态。我们使用了四种主观效应量表,这些量表已被纳入众多药物滥用责任测试研究(17)。 1.成瘾研究中心调查表是一份标准化的真假问卷,旨在区分不同类型的精神活性药物。他们使用了成瘾研究中心的电脑简表(18,19),其中有53个条目,并给出了六个不同等级的分数:戊巴比妥氯丙嗪酒精组(一种镇静措施),苯丙碱组(一种智力效率和能量的措施),安非他命(一种针对安非他命剂量相关效应的措施),麦角酸(一种躯体和烦躁的影响的措施)。 2. 阿片类形容词表(Opiate形容词Checklist)对mu类阿片类药物的躯体和主观作用敏感(20)。这个检查表包括17个项目,受试者按照5分制对这些项目进行打分,从0(“一点也不”)到4(“非常")。形容词表中的项目来自激动级(21),如下“潮红”、“皮肤发痒”、“出汗”、“胃转”、“点头”。“放松”、 “滑行或恍惚”、“健谈”、“沉重或懒洋洋的感觉”、“口干”、“开车”、“困倦”、 “无忧无虑”。“醉”。“心情好”、“兴奋”“精力充沛”。量表中每个单项的评分相加,以确定一个单独的分数 3.视觉模拟量表由11条100毫米长的线组成,每条线都标上形容词:“受刺激”、“快乐”、“生病”、“兴奋”、“焦虑”、“镇静”。"倒下” "饥饿" "恶心" "头晕" "头昏眼花"受试者被要求在每一行上做-一个标记。他们此刻的感受,从“一点也不”到“非常”。 4.药物效果/喜好调查问卷评估了受试者目前感受到药物效果的程度,范围从1到5(1 =“我完全感觉不到药物效果; 5 =“我感觉效果非常强烈”),并评估受试者在100毫米线上喜欢药物效果的程度(0 =非常不喜欢; 50 =中立; 100=很多)。 受试者完成三项精神运动测试:Maddox Wing, eve-hand coordination和Digit Symbol替换测试。马多克斯翼测试测量棱镜屈光度中眼睛的相对位置。一些药物, 包括阿片类药物(22),会引起眼外肌辐散(外展),而这种辐散被认为是psvc运动障碍的一个指标(23)。测量眼手协调能力,被试,使用他/她的惯用手。用鼠标在计算机屏幕上跟踪随机移动的目标2分钟(24分钟)。相关的度量是协调错误的数量。协调失误的评估是通过计算十字越过一定距离(1厘米)的次数。在数字符号替换测试中,被试用一个对应的符号替换一个数字;纸笔测试是定时或1分钟,依赖的测量是被试正确匹配的符号的数量(25)。评估了四种生理测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细胞减数。瞳孔缩小,或瞳孔收缩,是穆阿片效应的生理标记(26),通过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拍摄受试者的右瞳孔来测量。 对每个相关的测量值采用独立的重复测量值的方差分析。以剂量(0、 、 5和10mg/70 kg)和时间(7-16水平)为因素进行方差分析。F值被认为P < 具有 显著性,并通过调整因子内自由度(Huynh-Feldt)来防止对称的违反。ZACNY等报道的数值将限于剂量或剂量x时间的相互作用。在适当的时候(例如,当获得剂量x时间的相互作用可获得时),在选定的时间对生理盐水值和药物值进行计划比较。 结果 6名男性和4名女性(平均年龄22岁2岁半;平均体重72+公 斤)参加。他们每周平均饮用的酒精饮料数量为杯。目 前有三名受试者每月至少吸一次大麻。 10名受试者中有9人 曾接触过阿片剂:5名受试者仅为医疗目的使用阿片剂,2名仅为娱乐目的,2名为娱乐和医疗目的。在那些为娱乐目的而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受试者中,终生使用的剂量相对较轻(即,用任何一种鸦片剂<10次)。 主观影响 在成瘾研究中心的量表上,以四种可能的剂量和不同的时间为因素,得到戊巴比妥-氯丙嗪-酒精组的显著或接近显著(p<)剂量x时间效应[F(18,162) = , P=,苯丙胺组[F(18,162) = , P < , 麦角酸[F(18,162) = < ,吗啡-苯丙胺组[F(18,162) = , P=,大麻[F(18,162) = , P < ]量表。图1显示了吗啡-苯丙胺组和麦角酸组。吗啡-苯丙胺组各有效剂量的评分均有相似程度的提高,而麦角酸组评分在药效峰值和时间过程方面均与剂量相关。大麻得分(未显示)也与剂量有关。尽管所有剂量的地佐辛都增加了戍巴比妥-氯丙嗪-酒精组的评分,并降低了苯丙嗪组的评分(未显示),但两个较高剂量的地佐辛比低剂量组的评分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根据成瘾研究中心的调查,地佐辛的效果已经达到了顶峰给药1 h,注射后5 h消散。 在视觉模拟量表,使用四种可能的剂量和不同的时间因素,显著的剂量和剂量x时间影响了“高"(剂量x: F (45405) = , P < ,"镇静”[剂量x: F (45405) = , P < ,“幸福”(clusr: F (27) = , P < ,“饥饿"[剂量x时间:F(35405) = , P < ,“轻度"[剂量x时间:F(45405)= , P < ,“眩晕"[剂量x时间:F(45405) = , P < 评分。 图2显示了“快乐”、“高”、 “陈旧”和“饥饿”的等级。在“快乐”评分上没有剂量-反应关系,但是“饥饿”评分随着地佐辛剂量的变化而下降。尽管所有剂量的地佐辛都增加了“高”、“镇静”、“头晕”和“眩晕”的评分,但两种高剂量的地佐辛比低剂量的地佐辛产生了更大的评分变化。地佐辛以四种可能的剂量和不同的时间为因素,以剂量相关的方式显著提高阿片类形容词清单得分[剂量x时间:F(18,162) = , P < ]。对清单中的17个形容词也进行了个体方差分析。在地佐辛后,17个形容词中有6个的评分显著增加(剂量和/或剂量x时间效应)“瘙痒”、“点头”、“滑行或昏睡”、“睡着”、 “喝醉了”和“心情好”。在“ 放松”、“无忧无虑”和“流汗”这三个指标上几乎都有显著的提高。图3 显示了地佐辛对“心情好”、“喝醉”和“放松或昏睡”评级的影响。“好心情”评级的增加与剂量无关。尽管所有剂量的地佐辛都增加了“醉酒”和“昏睡”评分,两种高剂量比低剂量产生了更大的评分变化。受试者感觉到药物作用的程度显著增加,两个更高剂量的药物产生类似的增加(图4,顶部)[剂量X时间:F(45,405) = , P < 。 地佐辛显著增加药物喜好,但不呈剂量依赖性(图4,底部)[剂量>时间:F(45,405) =, P < ]。 9名受试者在一次或更多剂量地佐辛后,喜好等级增加了20毫米或更多。例如,将基线评分与药物注射后给定时间点的评分进行比较),但没有受试者在使用生理盐水时出现这种升高。 精神运动表现 以四种可能的剂量和不同的服用时间为因素,在两次较高剂量地佐辛后,手眼协调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数量增加[剂量:F(3,27)=<]。与接受生理盐水相比,10 mg/70 kg剂量地佐辛4小时后受试者仍然受损(图5,上)。 地佐辛对数字符号替换测试的表现也有类似的损害(图5,下),最高剂量产生最大程度的损害[剂量x时间:F(18162) = , P <]。由Maddox Wing试验测量的眼睛运动功能受损(剂量:F(3,27) =<:最高剂量产生最大程度的外吐和两种低剂量的剂量会产生相似程度的损伤。 生理指标 血压、心率和呼吸率不受地佐辛剂量的影响,但瞳孔大小呈剂量依赖性下降[剂量x时间:F(9,81) = , P < (图6)]。 讨论 在目前的研究中,10mg / 70kg的静脉注射地佐辛会产生欣快感的情绪效应,包括药物喜好等级的增加,吗啡~苯并碱组(“eu- phoria")分 数的增加,以及增加“快乐”和“良好”情绪”评级。尽管这些喜好和欣快度的评分与剂量无关(即, 所有三种剂量产生相似的效应),其他主观效应,精神运动表现和生理效应都是剂量依赖的。研究发现,10个受试者中有9个经历了地佐辛的一 些“令人愉快的”主观影响,至少在一次测试中,这与其他一些使用健康志愿者(4-6)的研究是一致的。例如,在我们实验室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大多数正常健康志愿者报告喜欢静脉注射芬达尼(剂量范围25-100微克/70公斤)的效果(27)。然而,一些受试者报告不喜欢药物的作用,一些受试者报告双阶段效应,包括喜欢和不喜欢药物。其他研究人员也报告了正常志愿者对阿片类药物的厌恶程度(28,29),或者个体内部和个体之间对药物喜好存在差异(4)。尽管这些基于不同的研究差异的基础仍不清楚,这些差异挑战了健康志愿者发现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是烦躁和厌恶的这一常 识(28,29)。 地佐辛的主观和生理作用也在前成瘾者身上进行了研究,使用的剂量范围稍高(15-60毫克皮下)。前成瘾者报告了欣快的间接效应,并且在目前的研究中,一个高剂量下的平缓的效应剂量反应函数。有趣的是,在目前的研究和对前成瘾者的研究中,生理反应(也就是对成瘾者的生理反应)。与主观效应不同,它是剂量依赖的。在不同的依赖测量中,剂量反应关系的这种分离的原因尚不清楚。这可能与药物对某些受体的疗效有限有关。(如部分激动)或可能与相应的依赖措施对剂量变化的敏感性有关。正常志愿者对地佐辛的主观反应在某些指标上也与前成瘾者不同。例如,正常志愿者,但不是前成瘾者,表现出镇静(例如,在成瘾研究中心量表上戊巴比妥-氯丙马-嗪酒精组得分增加,在视觉模拟量表上“镇静”评级增加)或烦躁不安(例如,在成瘾研究中心量表上麦角酸得分增加)。以前已经注意到正常志愿者与上瘾者或前上瘾者之间的这种差异(27,30),这可能表明后一群体对这些影响产生了耐受性。在我们的研究中获得的另--一个关于地佐辛主观效应的结果值得评论:尽管在其他研究中阿片类药物增加了卡路里的摄入(31,32),但由于地佐辛剂量的作用,饥饿竞赛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减少了。对于这种明显的“差异”,至少有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 自我报告的饥饿程度可能与卡路里摄入量无关(33,34)。其次,地佐辛的拮抗特性可能降低了饥饿等级(35)。 总之,在我们的研究中,大多数受试者报告喜欢静脉注射地佐辛至少一剂的效果。虽然喜好和其他欣快样效应都与剂量无关,但其他主观效应以及精神运动障碍和瞳孔缩小都与剂量有关。我们发现健康志愿者喜欢μ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a)与其他一些研究记录了u鸦片在健康正常人的影响一致(4 - 6),(b)认为健康正常人一致不喜欢鸦片(28、29)需要重新评估。健康志愿者对阿片类药物喜好程度个体差异的基础还有待进一步 研究(4,36)。最后, 我们同意药品制造商在地佐辛包装说明书上的警告标签“...据报道,强混合激动剂拮抗剂药物与卫生保健提供者和其他可随时获得这类药物的人的滥用和依赖有关。”我们建议在使用地佐辛的医疗机构中实行严格问责(如药品储存、药品注销程序),以阻止非医疗使用这种药物。参考文献 1. O'Brien ]J, Benfield P. Dezocine: a preliminary review of its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Drugs 1989;38:226- 48. 2. Young AM, Stephens KR, Hein DW, Woods JH. Reinforcingand discriminative stimulus properties of mixed agonist-antagonist opioids. J Pharmacol Exp Ther 1984;229:118 -26. 3. Jasinski DR, Preston KL. Assessment of dezocine for morphine-like subjective effects and miosis. Clin Pharmacol Ther1985;38:544 -8. 4. Hoehe M, Duka T, Doenicke A. Human studies on the u opiate receptor agonist fentanyl: neuroendocrin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1988; 13:397- 408. 5. Jarvik LF, Simpson JH, Guthrie D, Liston EH. Morphine, experimental pain, and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Psychophar-macology 1981;75:124- -31. 6. Kornetsky C, Humphries o, Evarts EV. Comparison of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certain centrally acting drugs in man. ÁrchNeurol Psychiatry 1957;77:318- -24. 7. Brooke D, Edwards G, Taylor C. Addiction as an occupational hazard: 144 doctors with drug and alcohol problems. Br J Addict 1991 ;86:1011-6. 8. Maki DG, Klein BS, McC .ormick RD, Alvarado CJ, et al. Nosocomial Pseudomonas picketti bacteremias traced to narcotic tampering: a case for selective drug screening of health care personneĨ. JAMA 1991;265:981-6. 9. Rosenberg M. Drug abuse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training programs.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86;44:458 -62. 10. Spiegelman WG, Saunders L, Mazze RI. Addiction and anes-thesiology. Anesthesiology 1984:60;335- 41. 11. Ward CF, Ward GC, Saidman LJ. Drug abuse in anesthesia training programs: a survey: 1970 through 1980. JAMA 1983; 250:922- -5. 12. Romagnoli A, Keats AS. Ceiling respiratory depression by dezocine. Clin Pharmacol Ther 1984;35:367-73. 13. Gal TJ, DiFazio CA. Ventil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dezocine in humans. Anesthesiology 1984;61:716- -22. 14. Roache JD, Griffiths RR. Abuse liability of anxiolytics and sedative/hypnotics: methods assessing the likelihood of abuse. In: Fischman MW, Mello NK, eds. Testing for abuse liability of drugs in humans. Rockville, M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92), 1989:123- 46. 15. Derogatis LR, Lipman RS, Rickels K, Uhlenhuth EH, Coci L. The Hopkins Symptom Checklist (HSCL): a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 Behav Sci 1974;19:1-15. 16.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Washington,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87. 17. Schuster CR. Testing and abuse liability of drugs in humans. ln: Fischman MW, Mello NK, eds. Testing for abuse liability of drugs in humans. Rockville, Md.: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o. 92), 1989:1- -6. 18. Martin WR, Sloan JW, Sapira JD, Jasinski DR. Physiologic, subjec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amphetamine, metham-phetamine, ephedrine, phenmetrazine, and methylphenidate in man. Clin Pharmacol Ther 1971;12:245- -58. 19. Chait LD, Fischman MW, Schuster CR. "'Hangover' effects the morning ater marijuana smoking. Drug Alcohol Depend 1985;15:229- -38. 20. Preston KL, Bigelow GE, Liebson IA. Antagonist effects of nalbuphine in opioid-dependent human volunteers. J Pharmacol Exp Ther 1989;248:929-37. 21. Fraser HF, van Horn GD, Wolbach AB, lsbell H. Methods for evaluating addiction !iability. (A) "Attitude'' of opiate addicts toward opiate-like drugs. (B) A short-term "direct' addiction test. J Pharmacol Exp Ther 1961;133:371- 387. 22. Manner T, Kanto J, Salonen M. Simple devices in differentiating the effects of buprenorphine and fentanyl in healthy volunteers. Eur J Clin Pharmacol 1987;31:673 -6. 23. Hannington-Kiff JG. Measurement of recovery from outpatient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a simple ocular test. Br Med J 1970;3:132- -5. 24. Nuotto EJ, Korttila KT. Evaluation of a new computerized psvchomotor test battery: effects of alcohol. Pharmacol Toxicol 1991;68:360-5. 25. Wechsler D. The measurement and appraisal of adult intelligence.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58. 26. Jasinski DR. Assessment of the abuse potential of morphine-like drugs (methods in man). In: Martin WR, ed.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Volume 45/1.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1977:197-258. 27. Zacny JP, Lichtor JL, Zaragoza JG, de Wit H. Subjectiv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intravenous fentanyl in healthy volunteers. Psychopharmacology (in press). 28. Lasagna L, von Felsinger JM, Beecher JK. Drug-induced mood changes in man. JAMA 1955;157:1006-20. 29. Smith GM, Beecher HK. Subjective effects of heroin and morphine in normal subjects. J Pharmacol Exp Ther 1962;136:47- -52. 30. Preston KL, Jasinski DR. Abuse liability of opioid agonist-antagonists in humans. Drug Alcohol Depend 1991;28:49-82. 31. McLean S, Hoebel BG. Feeding induced by opiates injected into the paraventricular hypothaiamus. Peptides 1983;4:287-93. 32. Morley JE, Gosnell BA, Krahn DD, Mitchell JE, Levin AS. Neuropeptidergic regulation of feeding. Psychopharmacol Bull 1985;21:400- -5. 33. Foltin RW, Fischman MW, Byrne MF. Effects of smoked marijuana on food intake and body weight of humans living in a residential laboratory. Appetite 1988;11:1-14. 34. Zacnv JP, de Wit H. Éffects of food deprivation on subjective effects and selt-administration of marijuana in humans. Psychol Rep 1991;68:1263 -74. 35. Wolkowitz OM, Doran AR, Cohen MR, Cohen RM, Wise TN, Pickar D. Single-dose naloxone acutely reduces eating in obese humans: behaviora! and biochemicaÍ effects. Biol Psychiatry 1988;24:483- -7. 36. McAuliffe WE. A second look at first effects: the subjective effects of opiates on nonaddicts. J Drug Issues 1975;5:369- -99.
小Journey
1.范围
本标准说明了司法社会工作的术语定义、主要议题、服务宗旨、价值伦理、服务领域、服务方法、服务者角色、服务流程、服务管理和服务保障等。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工作者为有需要的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提供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社会工作服务。
2.术语和定义
司法社会工作
——司法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提供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社会工作服务,以提升其自我机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最终达到预防犯罪、稳定社会秩序的专业服务过程。
司法社工
——以预防犯罪、违法行为矫治为工作目标的社会工作者一般称为“司法社工”。这项工作在英国被称为“刑事司法社工”,主要致力于预防犯罪、减少重新犯罪、促进违法犯罪人员重返社会、增加社会对有违法犯罪前科者的包容等等。国内目前的社会工作主要由民政部门指导,而在实践中,司法社工一般由司法行政部门指导。
3.主要议题
如何看待犯罪与罪错者
——司法社会工作强调被害人、犯罪人以及社区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三个基本看法:犯罪与罪错是社区中的一种个人侵害行为;罪犯、罪错者以及被损害的关系都是可以恢复的;罪犯与罪错者也是相关利益人,强调受害人参与。
能否实现刑罚目的
——报应论强调透过正式的刑事追诉,防止私人间的报复,追求均衡的正义,但在实践中,这种以施加痛苦为特征的惩罚使犯罪人丧失了道德感和羞耻感,正义的一面很难彰显出来。司法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其特有的助人自助、尊重案主等职业特色公正对待罪犯,令其重拾道德感和羞耻感,从而彰显正义。预防论指出了报应论仅关注形式平衡的弊端,却漠视被害人的具体利益。司法社会工作的介入,将“以被害人为导向”既恢复被害人的具体利益,也恢复被损害的社区关系。
怎样体现正义
——秉承尊重案主的人性基础,致力于案主自信心的逐渐恢复,以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回归社会主流;修复社区关系的实践目标,实现“被告人、被害人和社区三者共赢”;实现“纠纷”与“补偿”的外在平衡,恢复被罪错行为所打破的平衡状态;预设“秩序”与“和谐”的内在追求,。
4.服务宗旨
坚持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理念,提供不同类型服务对象以优质多元的服务,协助其提升获取资源、应对压力的能力,以改善其生活质量,达至社会、心理健康。
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实践,认真总结,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出具有司法社工特色的经验及规律性理论,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服务。
5.价值伦理
人的尊严与价值
——尊重当事人自决的权利。社会工作者须尊重及促进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不论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取向,只要这些选择和决定不会威胁其他人的权利和合理的利益;
——提倡参与的权利。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使用者全面参与,增进生活中的决定与行为能力;
——整体观。社会工作者应关注个人在家庭、社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性,并正视个人生活的每一方面;
——增权。社会工作者应留意每个个人、群体及社区的力量所在,并为之增权。
公平正义
——差别公正。社会工作者应当差别对待处于权利不均状况的不同的个人;
——矫正正义。社会工作者遵循的公平正义原则,与司法伦理中的矫正正义原则并不冲突。矫正正义意指通过赔偿和惩罚,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秩序,禁止对社会正义的损害。
6.服务领域
犯罪预防服务
社会组织在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下,根据当前的犯罪形势,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潜在的犯罪人和受害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干预和治疗,及时化解潜在犯罪因素,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减少犯罪的发生率,增强公众的安全感,提升个体的社会功能,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与环境良性互动。
——面向所有公民的常规服务工作:排摸和建档;开展法制宣传,促进公民参与;
——面向高危人群的评估和干预工作:防止潜在犯罪人向犯罪人转化;
——面向犯罪嫌疑人的衔接工作:撰写犯罪嫌疑人书面评估报告作为审判参考;承担“考察教育”服务;
——面向政府部门的倡导社会政策工作。
被害人服务
在司法社会工作的框架下,被害人主要是那些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自然人。
——被害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儿童虐待被害人、性侵犯被害人、家庭暴力被害人、暴力犯罪被害人;
——被害人/证人协助方案:帮助处理与诉讼过程相关问题、帮助处理财务需求问题、提供各种服务的途径及协助处理与控诉相关的问题;
——被害人服务方案:提供早期与即时的干预和协助,关注被害人的个人需求,为被害人提供全方位的必要服务;
——被害人与加害人调解方案: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调解员引导被害人讲述犯罪行为对其造成的伤害,直接参与制订犯罪人的赔偿协议;
——审前和解:利益相关者在开庭审理前进行交谈、协商,由被害人和加害人双方自主解决纠纷,达成和解;
——安全邻里/犯罪预防方案: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相互配合,整个社区采取行动,减少犯罪发生的诱因;
——补偿方案:金钱补偿、社区服务补偿、和个人服务补偿等。
——工作方法:评估、危机介入、调解、倡导
犯罪矫正服务
犯罪矫正,广义是指法定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被判有罪者实施各种处遇措施的制度,狭义是指特定机构对行为对象进行的旨在改变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的活动。
——矫正对象:监管、矫正、服务;
——社会环境:营造利于矫正对象更新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进刑罚制度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
——价值理念:接纳、可塑性、个别化;
——实现刑事司法与社会工作的结合;顺应行刑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人道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符合刑罚经济原则的价值追求;
——司法判决前服务:接触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出具有关犯罪嫌疑人的调查报告供法庭审判参考;为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家属提供帮助;
——监禁场所内服务:消除或减弱服刑人员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负面因素;加强其与社会沟通,帮助其恢复重建社会功能;
——刑满释放后服务: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帮助;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物质支持;
——社区矫正中服务: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观护;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社区服务计划的执行。
禁毒服务
禁毒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在禁毒领域的应用,是由专业的禁毒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吸毒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帮助,旨在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保持操守,引导吸毒人员的自我重建,并改善他们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恢复良好的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
——禁毒服务的对象:包括刚开始的吸毒者、已经脱毒的吸毒者和严重成瘾者;
——服务理念:禁毒社会工作将吸毒人员当成一个暂时适应不良的人,其自身具有发展的潜能;
——社区照顾:从戒毒到康复到回归社会的全程照顾;从预防教育到戒毒治疗到康复服务的全程禁毒;
——需求取向:生存与生活保障;职业保障;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等;
——找案:据吸毒人员分布的“三个一”状态,找到服务对象;
——禁毒预防教育:实施三级预防体系;“五进”;
——禁毒宣传: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注重真实性和科学性。
信访服务
信访社会工作主要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信访领域,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特有的方法技巧,优化信访实践,安抚信访人员,助力信访正义,维护信访秩序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信访社会工作必须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
——维护公民及组织的基本权益;解决群众的信访困难;为党政和人民沟通架起桥梁;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
——信访基本工作、信访代理、信访培训、回访下访、信访监督、社会支持、调查研究;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群众至上;宽容原则;助人自助与尽力助人相结合;本土化原则;积极参与原则;
——弱势者总体非刁民;维权需要外力支持;信访社工是政府的伙伴
——宏观服务:优化信访实践,普及信访知识,维护信访秩序;微观服务:倾听、冷静、同理心、苦口婆心、爱心、允许适度反复、多种方法、主动;
监护、探视、收养服务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下,开展有关监护、探视与收养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包括明确案主权利,提供服务供给的框架,发展强制执行的专业权威。
——利用法律维护家庭利益与儿童权利;有效实践社会工作服务;勇于挑战不平等和歧视;
——政策倡导、需求建议、行政传递、服务提供;
——儿童及家庭评估总框架;基于“儿童最大利益”的监护与探视评估标准;
——离婚监护;监护权变更;探视权;子女更名;
——休养和救助照管、短期寄养照管、长期寄养照管、专业寄养照管、机构照管、安全安置和收养;
——“收养三角形”;保密与公开。
精神障碍服务
社会工作者运用已有的专业理念和知识技能在司法领域对精神障碍者所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旨在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司法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学工作者、精神科医生、律师、法官、社区精神健康护士、职业治疗师等组成多学科小组,共同为案主服务;
——民事强制收留:法律条文;收留标准;申请、可能性评估、民事审讯;
——形式庭审:精神失常的抗辩;受审作证能力;参与司法精神鉴定、患者受审能力评估、危机评估与警告责任、专家证人;
——监狱系统服务:对罪犯全面评估,制定矫正计划,进行社会生活指导与咨询;
——精神病院服务:明确患者权利,为患者的权利倡导;
——个案管理/社区照顾:住院治疗服务、住房、危机服务、职业康复和辅助就业计划、家庭支持网络、健康照顾等。
7.服务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通过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有需求的罪错者、受害人以及相关利益人挖掘和利用自身及周围资源,充分发展其全部潜能,改过自新、回归与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主要工作模式有危机干预模式、个案管理模式、赋权与倡导模式等。
团体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把有相似需求的罪错者、受害人以及相关利益人组成两人及以上的小组群体,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解决困境、获得发展的工作方式。
主要工作模式有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等。
社区社会工作
以整个社区以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与方法,通过有计划的集体行动,致力于改变社区环境与条件,旨在解决社区的共同问题,增进公民权利与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
主要工作模式有社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等。
8.服务者角色
司法所工作人员
社工在基层司法部门工作,接触的多是基层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多数民众尚不知社工是什么,基层社区等更是闻所未闻,若直接说是社工必定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以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身份深入到社区,才能得到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司法社工必须和社区工作人员不停的接触,慢慢让他们熟悉司法社工所做的工作不同于司法所工作人员,得到他们的认可后,再向他们解释司法社工与一般的司法工作人员有何不同。
服务提供者
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是社工义不容辞的责任,身为司法社工应该提供的服务有哪些?现在的服务对象多为吸毒人员,即安置帮教人员,针对这部分服务对象,他们更多的需求是有份安稳的工作以维持生计。除了要和服务对象定期交谈、家访外,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服务对象,可以联系一些培训机构,给他们适当的培训;寻找一些招聘会信息,给他们更多的寻找工作机会,。通过社工、服务对象、家庭的共同努力,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
支持者
刚走出劳教所的服务对象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们,这样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打击。作为司法社工,应该秉持人人平等的态度去接纳、尊重、理解他们,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管理者
服务对象所从事的行为活动可能会超出法律范围或违背了社会规则,有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司法社工必须以管理者的身份帮助服务对象理清思路,防止其因不当的举动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对部分社区矫正对象,存在思想不稳定因素,更应加强管理,防止伤及他人的事件发生。
政策影响人
社会工作者作为基层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接触,对居民所反映的情况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更要紧密结合自己工作与政策的不合理部分,提出自己的建议及改良措施,使政策能够更贴近实际和人民的生活。作为司法社工,理所当然应该注重毒品、犯罪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在配合其他国家政策的同时,应该全面了解司法方面的政策方针,并根据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提出建议,以促使政策更加完善。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