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在誇我咩
社工不是正式编制。社工并不属于事业编制,不享受事业编制的待遇,属于合同制。社工即社会工作者,指的是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享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这些领域包括有: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医疗卫生等;想要拿到社会工作者的证书,通常也需要经过一系列考核程序,即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社会工作者一般会和有关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常见的就是5年制。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取决于工作单位和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包括:1、全面做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2、组织职工开展社工培训和职业考试;3、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者共同做好社会工作;4、负责对有需求的(包括周边社区)人员开展个案小组工作;5、负责资料的收集记录整理分析评估工作,并对特殊的个案进行回访;6、负责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类活动;7、负责与国内社会工作开展较好城市地区的交流合作;8、负责组织和指导各社会工作小组开展工作;9、协助相关科室完成合作项目;10、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法律依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编制,应当根据其所承担的职责,按照精简的原则核定。第十五条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按照编制的不同类别和使用范围审批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那些年喜帖街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指:专业社会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传入中国,1952年的院系调整被取消。1987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决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内地开始恢复。上海浦东新区在2000年前前后开始在医院、学校和社区设立社会工作站,这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标志。2003年3月,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论证暂行办法》,同年11月开始,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这些都标志着社会工作者的资格开始在我国实行。2004年6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试行)》,该标准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象征,标志着中国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教育领域逐步发展到实务领域,并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开始推广。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71号)2006年10月11日,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7年8月20日,深圳通过社工“1+7”文件,社会工作专业化在深圳获得迅速发展。2007年10月,民政部确定75个地区和90个民政事业单位为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2008年6月,进行了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万名考生参加了考试,20086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下证书。目前事业单位从事民政社会工作的有40万工作者,全国社区从业人员约有40多万,加上基层的民政助理员、民政干部5万人。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人才约为10000人,尽管按照社会需求,这些人远远不够用, 但实际上却仅有10%-30%的学生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其他相当部分则进了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不对口”的工作。不少社工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前景太不乐观”了,专家认为,造成这种“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