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温柔
面对新时代农村社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学会“弹钢琴”,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党建引领,健全体制。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社会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大政府部门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积极吸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农村社会工作,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二是理念先行,完善路径。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牢固树立群众需求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了解需求——满足期待——反馈成效的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在深耕细作中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优化程序,细化环节。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执守先融入、后嵌入的工作思路,将项目细化分解为调研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评估阶段、反馈验收阶段,通过“三社联动”“双工联动”保障工作推进,实现农村社会工作的多元合作、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四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在项目实施中以社区党建服务为切入口,通过社群管理、志愿服务、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为老服务、妇女家庭服务等服务项目“全面开花”,不断探寻农村社会工作的“新境界”。

非你莫属88
1、坚定一个思路: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全民共建。首先,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健全体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教育培训,编织起延伸到农村基层的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机制;其次,采取“盘活存量、多元吸纳、转换提升、专业引领”科学方式,发展“社工、从工、义工”三支队伍,为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均等化”提供组织保证。三是改革传统的政府包揽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调动民营资本和职业社工积极性,拓展社会工作的社会化职能,使之真正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四是构建“政府主导、社工服务”制度体系,为各级社工机构提供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让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务实成效,以彰显政府职能转型后的社会机制活力。2、以社区诊断为突破口:巩固和完善社区民主管理自治机制。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社工介入行政村管理,除个案、小组方法外,社区诊断是重要突破口。首先,要结合行政村换届选举,宣传贯彻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村民法律意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其次,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帮助建章立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监督等制度建设,推动社区自治管理,依法治理社会事务;其三,引导、帮助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高村两委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区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因此,以构建“示范社区”为特征的专业化社会工作,必然成为政府关注的新农村建设大事。政府实现管理职能转移,应改变过去大包大揽做法,把涉及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职能,如民主管理、公共服务、乡风民俗和社区利益诉求等,交还给社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民营机制和专业化运作,延伸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乃至民主自治政策的实惠,才能真正体现“和谐在社会,活力在社区”的优越感。这个转变,必须有专业人才介入,通过培养“示范典型”影响带动周边。既要在纵向持续推进典型引路,又要在横向创新点面结合机制,运用点上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因地制宜、滚动式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期未,全国约有20-30%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本,达到社会工作专业要求的示范社区标准。3、国际视野、本土路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本土化社会工作在中国古代就不泛实例。如,孔子大同理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鲧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省刑法、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等。可见,中国式社会理想,小康、和谐等社会工作理念,都孕含着丰富的“社会责任”内容,这不仅是东方文化精粹,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根基。它与西方从基督教义演绎而来的“爱心救助、普世情结”,施舍弱者的“救世主”人道精神、个人责任观等,具有显著的文化差异。“执政为民、权为民用”,不仅是我党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宗旨,我们倡导社会工作,目的是“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是一种改良或安抚。诚然,西方国家从社会责任出发,创立的许多福利性政策,如“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对我们仍然有可参考价值。但不能全盘照搬,忽视民族传统根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国际化视野,探讨本土化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社会化新路。4、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激发农民自觉参与美丽、幸福家园建设。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普遍存在“对政府投入期望过高,却对自身作用发挥意识颇淡”的“等、靠、要”,甚至不作为思想。党的各级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通过引导社会服务,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设“连心桥”,可起到执政党在群众中不可替代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如何通过引进社会服务,启迪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只有通过专业社工人才介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美好愿景,宣传示范区农民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观念、新风尚,使“学有榜样、干有信心”,才能激发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仿佛那一天
不可以。
社会工作者不属于事业编,也不属于公务员,一般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等社区性组织工作。现阶段来说,是没有编制的,大多社区都是实行聘任制,如果合同到期了,他们能继续续签,也可以在合同到期后辞职。
扩展资料:
社区工作者注意事项:
社区很多任务要的很快,有时就是刚接一个电话就得马上行动。对社区的居民和片区必了解,才能完成任务。但现代很多时候居民在上班,留在家里的是老弱病残,很多事说不清。说一些事还得等人家下班后,大晚上入户。所以能吃得了苦才能成为一名好的社区工作者。
能什么都去挑战。上级布置任务,不管有多难,都得去挑战,不能推委。比如对六类特殊人员的监管、对困难户的帮扶,对一些钉子户去劝解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区工作者
糖仔食糖仔
自去年以来,很多地方相继面向社区工作人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说未来社区工作人员转成事业编制可能性较大。比如:2020年3月23日,天津发布《天津市2020年度招录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公告》,明确指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即纳入事业编管理。社会需要社工的奉献,未来我国的社工前景看好。
永远幸福66
每个地区要求不同,以太原为例:
积极推荐优秀专职社工参加社区两委副职以上成员竞选。开展街道(乡镇)公务员定向招录,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街道(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选拔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街道(乡镇)领导班子。
在待遇保障方面,太原市将建立“三岗四十级”岗位等级绩效薪酬体系,将“五险”扩展为“五险一金”,为社区工作者缴纳住房公积金。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
岗位设置
社区工作者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为更好激励他们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此次出台的办法从岗位设置、规范管理、职业发展、待遇保障、激励和退出机制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
在岗位设置方面,办法明确,每个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不超过17人,社区两委成员人数按照5人-9人配备,专职社工按照2000户以下3名、2000户-3000户4名、3000户-4000户5名、4000户-5000户6名配备,5000户以上每多500户增配1名。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太原为社区工作者打破职业“天花板”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