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包允在
但是比较麻烦的是,日语的语法跟汉语截然不同,跟韩语非常相似,所以国内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学习日语有很大优势,但是这几年学英语的越来越多,学日语的越来越少,非常可惜。零基础学日语,应该从学习“50音图”开始,日语不像汉字,每一个字都不同,得掌握2000多常用字,才能读写,掌握了“50音图”再配合汉字,就基本能读写了。如果您不懂韩语的话,我不建议您学习语法,也不建议您跟国人学日语,因为日语不像汉语有“四声调”,音调基本上是从小跟大人,自然而然学到的,所以国人发音都不大准确。我建议您应该从“听•看”入手,比如选择几部自己感兴趣的日本“原声带字幕”的电视剧或动漫来看,因为自己感兴趣,所以看一整天也不闷,持之以恒,既可以学到地道的日语发音,还可以掌握大量的词汇,并了解到日本的文化背景,做到一举三得。如果您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建议您直接到日本留学,学一种语言,它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在日语环境中泡上2~3年,即便是零基础,基本能讲一口流利的地道的日语了。
0921缘分
谢华安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起冲刺。袁隆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1995年,谢华安第一次被提名,结果名落孙山。1997年,1999年,2001年,2005年,谢华安又被提名4次,同样未能如愿。“主要因为理论水平低,理论成果少。”邱实这样认为。《神农》一书对落选原因的总结是:“院士需要凭论文和外语水平,还需要相当的学历学位。论文,谢华安有质量,但数量可能有欠缺;外语,他参加过日语培训班,可是世界流行英语,日语学得不对路;论文凭学历,他也曾追求过,参加过农学院函授,但想要有显赫的学历学位,他又赔不起时间。”在向院士冲刺期间,谢华安的软肋逐渐强大,从1996年到2007年,10年发表40多篇论文,还出版专著《杂交稻育种与实践》、《中国绿色农业》等。其中,谢华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正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有十来篇。对于这些论文和著作,一位举报者的判断是:别人代写。“比如绿色农业一书,谢华安没搞过绿色农业,连相关的术语都不大懂,怎么能就绿色农业长篇大论?”“谢华安造假,我也理解。想当院士,不能没有论文和著作。”周易不能理解的是,“他得到的东西已经够多,明明理论水平不够,为什么还要去争当院士”。院士的好处,中科院、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早作了解答:“当了院士,不用退休,社会地位又高,等于有了聚宝盆。”
优质日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