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澈kaixin
独步幽森
校本培养 提升师资核心竞争力师者,学之所本,才之所源,更是一所名校之所以为名校的根本。学校品牌的创立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为了适应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特别是骨干教师不应止步于现状的满足,而应向更高层次迈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由经验型向学术型、科研型教师转变,培养出区、市级的名教师。弹子石小学为此上下求索,探索出了一条独具校本特色的培养之路。依托青年成长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推行师徒帮带工作,坚持师徒互听随棠课,并把师徒随堂听课记录的检查纳入常规管理中。之外,学校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作好读书摘抄、撰写读书心得与反思,学校定期进行检查。为教师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分教研组开展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教师创造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区、市级的公开课、研究课以及赛课活动。本学年,弹子石小学还将继续外派教师前往上海、杭州、香港、广州等地听课学习,并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回教研组作专题汇报,对于拓宽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针对教学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将请区教研员、市教科院的专家以及重大的教授到校作专题讲座,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发展。本学年,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将本着“以校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科研为先导,通过科研提升学校的教育品位,提升教师职业生命的质量,有效地发挥教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功能。如今,学校申报的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营造书香校园为抓手,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已正式立项,本期将组建课题组,拟订实验方案,策划举行一次开题会。启动该课题的研究。同时,“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继续进行研究,各教研组针对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有效性评价等进行探索,开展一次有主题的教研活动。学校还将进一步研究重庆市级独立规划课题“构建学习型学校策略研究”和“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人人讲科研、学科研、做科研的氛围,大多数教师努力促使自己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化,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迄今,弹子石小学有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0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19人。此外,为了让教师树立科研成果意识,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论文的竞赛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学校教师先后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学区上实验研究课35节,课题组内上88节,2000年学校孟蓉老师参加全国体育赛课获一等奖,2004年李燕老师参加重庆市体育赛课获一等奖,彭世艳老师参加重庆市健康赛课获一等奖,2006年史宇佳老师参加重庆市健康赛课获一等奖,有语文优质课〈〈小音乐家扬科〉〉获重庆市二等奖;2007年3月,喻容老师受市教科所委派,在重庆市各区县思品教研员培训会上,给思品教研员上了一堂题为《独具特色的立体交通》的示范课。2008年,高谊、史宇佳、聂军三位教师先后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赛课、说课比赛均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自2004年以来,弹子石小学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得8次市级以上优质课,46次南岸区优质课。至今,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53篇,约10万字,有论文《浅谈小学生数学活动中的学习兴趣》《新编小学英语PEP教材浅析》获全国一等奖,有《课堂,师生共同的舞台——浅谈新课标下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获重庆市一等奖等。自2005年以来,教师各类论文获奖全国性的20个,市级56个。
优质日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