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t
姑固估咕……(省略800字)…固固! 
一是要瞄准重点搞跨越要重点赶超,不能全面赶超瞄准强手不是瞄准强国,而是瞄准强敌在台海战争中可能对我形成威胁的那一部分作战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一定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这个核心不动摇不能跟风、不能尾随,不能用人有我有的比宝办法,而是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使力量能够聚焦,效能得以集中 二是要瞄准强点抓建设瞄准强者,可以提高军队建设和作战训练的标准不管未来战争对象是谁,但在建设和训练上要以强者为对手,一开始就把坐标参照系定得高高的只有这样,才会起点高、潜力大、后劲足 三是要瞄准弱点谋打赢瞄准强者,不是光瞄准其强、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瞄准其弱、劣的一面,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达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目的,使军事斗争准备产生威慑和实战双重效应 3·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提高作战能力的关键性要素 汲取四场战争中败方的惨重教训,加速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走出三大误区长期以来,有三大误区严重制约武器装备发展:一是划代战后以来,武器装备逐渐形成了划代的习惯,装备性能指标的评估基本沿用划代标准来进行对比,因此武器装备发展的目标很多是瞄准代差,强调技术性能赶超多,瞄准作战对象弱点少把先进性放到了重要位置,却忽略了针对性二是研仿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找一个母型做参照,所以搞出来的东西都能在外国武器装备中找到亲属或同类如此发展,必然造成尾随,而尾随的质差至少在15年以上,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三是跟风在发展新型装备的时候,总喜欢引荐外国最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这样就造成了跟风 人家摸透了这种风气之后,就进行战略欺骗,不断放风让你跟,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关键在"中国特色",应走出上述误区,加大创新力度,发展适应中国军队特色和未来特定作战对象的"杀手锏"装备 二是要改变装备发展的牵引力要逐渐从作战对象牵引为主转向作战能力牵引为主50多年的装备建设实践证明,用作战对象来牵引武器装备发展永远处于被动状态,而且永远不可能满足作战需求如果预定作战对象出现战略性变化,投巨资发展的针对性太强的武器装备将失去作用,从而造成大量浪费经验告诉我们,变化的是作战对象,不变的是作战能力,所以,应该以信息化作战能力为牵引,拉动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建设 三是要打牢装备发展的立足点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中,最重要的是立足现有装备的粘合,而不是竖立一些新的烟囱应该侧重搞好现有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从条块分割的烟囱式结构转向系统集成、技术融合的一体化结构,即实现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历史性转变已经竖立起来的烟囱,要进行信息化改造,使之尽快实现互联互通;正在建设之中的烟囱,坚决砍掉重复,不留遗憾;尚未建立的烟囱,坚决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技术体制的原则进行 四是要搭车前进,开放式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结构特征和效能特征与机械化装备有许多根本的不同,因此发展模式必须开拓创新由于信息技术装备具有军民两用的显着特征,因而可以采取"光坐车、不花钱"的搭车前进模式,采取从市场直接采购的模式,拿来就用这种模式节省经费,节省时间,便于改装,通用性好,可快速升级换代,技术保障可以得到社会化支撑,因而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要以负载为主,减缓平台发展力度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平台为中心转向以负载和网络为中心,这符合夺取和控制信息优势,以全纵深精确打击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发展方针作战平台和作战支援平台都是机械化时代的产物,其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机动性和运载能力在未来战争中,我常规武器装备主要是依托大陆进行作战,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不应再把发展的重点确定为作战平台,应尽快转向以C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作战平台发展策略应该转变,适当削减研制和建造的投入把重点放在"买"和"改"上所谓"买",就是利用发达国家在未来转型期内大量淘汰三代以下作战平台的时机,花较少的钱多购买一些坦克、飞机、舰艇等平台,以加速机械化进程所谓"改",就是利用现有装备,或民用车辆、民用船舶或民航飞机改装电子信息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以牺牲机动性、防护力来提高信息力、承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六是要强化战斗力标准通用装备在技术体制上要实现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军种专用装备要增强通用能力,扩大与相关军兵种装备的通用和兼容度信息化武器装备要扩展与民用装备的通用性和兼容度,战时便于军民互换和装备动员,以增大潜力部分装备要考虑与作战对象的相关装备保持通用性和兼容性,以便战时利用缴获弹药、零部件进行补充重视武器装备的效能评估,要在强电磁环境和恶劣环境下进行试验鉴定和装备使用,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防止出现能看不能战,中看不中用的演示性武器装备减少型号,增大批量,先进性要服从实用性,强调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