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uynn201
人的步调有快有慢,该紧的就是那么几步,高考、大学毕业、考研、择业、择偶。对于四年大学生活,毕业就是我们最该紧一紧步子的那步。如何走好毕业这一步,小毕来给你们来支招。 
一、基础数据罗列型这类文章一眼看上去,数据详实,内容丰富,颇为“高大上”,但仔细研读后发现,每一部分的数据都是基础的,相互独立,毫无关联,简单罗列。这是初次写作时最常犯的通病。科研论文不是简单的并列逻辑,而是递进逻辑或是分析总结数据间深层次的联系。以一篇研究重金属对植物胁迫的文章为例,作者通篇对多达5种指标进行检测并绘制曲线图,最后得到该植物能够生长的重金属浓度。这样的文章,其研究工作做得多不多?挺多的。但是文章写得好不好?不太好。这样的文章没有深度,原因在于当你面对这么多基础数据,为什么不进一步进行分析处理,或是建立胁迫动力方程,或是进行数据模型优化?而仅仅罗列基础数据,不仅提高不了文章的档次,也是对自己这么多工作的一种浪费。二、逻辑不清不楚型科研是极为严谨务实、理性思考的过程,科技论文也同样如此。然而不幸的是,在投稿的大量文章中,逻辑混乱是最显著的问题。很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要阐述的内容总是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以一篇描述植物衰老基因的文章的前言为例,作者在这部分写作时,重点描述了有关叶绿素代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叶绿素代谢是与植物衰老有关,但与本文研究的衰老相关基因并无直接关系,于是这部分描述不仅使文章逻辑混乱,也容易对编辑和作者产生误导。此外,在结论与讨论部分,一定要根据本文研究得到的结论入手去讨论,而非脱离研究、天马行空的论述,否则这会让读者产生“这样的结论是从哪来的”“它跟研究本身有什么关系”的质疑。三、语言描述省略型在很多次针对文章问题在与作者沟通过程中,除去少数情况,大部分作者都能对文章中涉及研究本身产生的问题给出快速而且合理的解释,但与之侃侃而谈相反的是,他们的文章中并体现不出这一点。“会说会做不会写”。很多文章看上去研究内容很丰富,但却晦涩难懂。因此要学会使用详细、清晰、简单易懂的语音去写科技论文。作为一个作者,你的目标群体是读者,这些读者有可能是该领域的精英,也有可能是刚入行的新手,因此不能抱着“我懂就行”的个人主义的想法去写文章,要尽全力讲清楚问题。例如有篇文章全文大量使用英文缩写来描述研究中的专有名词,却不作有关解释,这种行为是被摒弃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该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使用“中文名词(英文全称,英文缩写)”的格式标明,不仅清晰,而且易于接受。四、研究缺乏创新型在科技飞速进步的现在,大多数科研成果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来的。那么如何在写作中突出自己研究的独到性、创新性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考察指标中占比最大的一环。你需要在文章中强调自己与别人不同之处。但是,很多作者在文中仅仅重复前人实验的方法和结论,这样会被质疑你的研究意义。以一篇研究某地景观的文章为例,该文章研究了某地商业街区的景观分布,为该地区景观规划提供建议指导。但在审读时发现,该文章采用已发表的方法进行分析调查,在方法上没有创新,同时该研究的结论只适用于本地,对其他地区的景观分布并无启示意义。那么这篇文章仅是一篇调查验证型文章,适合内部交流,离发表还相距甚远。如果有查重需要,建议使用paperpp。
学术堂将论文写作中易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结为三类:研究能力的问题、写作能力的问题、写作态度的问题 研究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 每个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资深专家学者都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研究问题都比较深远;而刚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则大多浅显而片面 写作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仅要有好的选题、好的方法、好的实验设计,得出理想的实验结论,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也要在写作上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各部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语言言简意赅、科学严谨,符合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然而在很多科技论文写作中,常存在作者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 写作态度不端正导致的问题 现在学生毕业要发表文章,评职称要发表文章,升职也要发表文章……有很多人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写论文,而是为了某一凭证而写,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