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luo0511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历史是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们的目光才会更加开阔;历史是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我们的生命才更加充实、丰满;历史是情愫,有了这些情愫,我们的精神世界才得以延伸……不忘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也许“一切都会过去”,也许“一切都不会过去”。过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过不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留给我们的触动与记忆。懂得珍存过去,拥有历史的人,不但有远见,而且会成熟,更具有对世界认识与探索的实力,每一个过去都可能是一份经验,历史越多,经验越多,经受的苦难越多,能承受的也就越多,要走的路就越广大,越绵长。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的天地。”昨天的确已经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但忘记的不能是经验,忘记的只是暂时放下的痛苦与狂喜,因为我们需要接受新的挑战、新的机会,进而走进新的天地。也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不能忘记的是,曾经所经历过的,并从中获得的感悟,永远存在是因为过去的都是事实,没有谁能改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简•爱》的主人公从小受尽了折磨,过去的小简•爱都历历在目——被关在小红屋里的那一夜,饱受姨妈的打骂和冷眼,吃的是发霉的饭菜……然而,这一切不但没有泯灭简•爱的意志,而且是她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毫不退缩。无论是乞讨的日子,还是忙碌的时刻,无论是生的挣扎,还是死的考验,简•爱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和正视,这一切都铸就了简•爱的性格,也磨砺了她的品性,最终成就了简•爱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隋唐时期,中国可谓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曾使多少人引以为豪。然而,到了清代,统治者沉醉在即成的果实上,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等到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的时候,等到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相继签订的时候,“大清帝国”的美梦也就走到了尽头。他们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也没有铭记历史的经验。历史是一杯老酒,忘记它的迷醉,二要记住的它的芳香。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九一八事变演讲稿 77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出兵攻占我国的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不许抵抗”,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沦为了亡国奴。 翻开历史的这一页,当年蒋介石蒋委员长的那句“绝对不许抵抗,缴械则任其缴械,入营房则听其侵入”的话重重的击打着我们中华儿女的心,这是怎样的民族耻辱啊!29万中国军队,1万日本军队,本应该是多么悬殊的兵力对比,可是只有三天,日军竟没有废什么枪弹便一举占领了东三省,3000万同胞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成为了亡国奴。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的耻辱啊! 77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海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六十年前,我们在军事法庭上对日本战犯实施宽大处理,不是因为我们懦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伟大而宽容的民族,我们希望和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和睦相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七十四年,日本竟然明目张胆地霸占钓鱼群岛;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七十四年,在中国政府屡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开始公然声称:“要彻底消除中国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继而更是叫嚣着要“改善”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方式。 我不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请记住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振兴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不再受任何的欺凌!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惨剧!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我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然而,正是失败伤痕和屈辱,才给了我们重新站立的力量!为什么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发展态势如此迅猛?就是因为他们的国民牢记了屈辱的历史!在日军侵韩纪念日那天,无论你是多么富有的日本人,在韩国都没有饭吃,没有店住,因为爱国情结深厚的韩国人,拒绝给曾经侵略自己的民族供应任何物质! 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悲哀, 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 中华民族每位儿女都是祖国的孩子,祖国不够强大,就像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子女的父母,不光是家庭的悲哀,更是孩子的不幸!! 堂堂中国偌大民族,居然任一弹丸之国欺凌日久日甚! 中华之所以大而不坚,众而不精关键在意识不足,觉悟不到;人人只为自己着想,人人为私己之利不择手国人自残,哀哉!! 国人就不能够凝做一团,厚积博发吗?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历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驶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饱含着未干的血泪……9月18日,这是一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又到“九一八”,再谈血泪史。纪念“九一八”是为了不忘国耻,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精神催我们前行。历史老人依旧在前行,我们依旧需要努力,只是为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九一八”:献上我们永远的纪念悼念先辈,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008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