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0

duck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杂交水稻议论文怎么写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ha199501

已采纳
我们的祖国从古至今,饱受挫折,但是中国人民愈挫愈勇,自强不息,在时代的激流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世界的福星,祖国的栋梁,人民的心目中的“活菩萨”。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就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之一。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君王都拥有一个古老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吃饭成了国人最大的问题,古代历代君王绞尽脑汁也未能解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稻田里的一颗闪亮夺目的巨星”出现在人们眼前,他研究出杂交水稻,被我国政府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心目中的英雄。伟大的中华民族,造就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令人震撼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使袁隆平的事业顺利发展。1998年8月,袁隆平向新的制高点发起了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好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总理闻迅后十分高兴并立即划拔1000万元予以支持,最后袁隆平和其他科研人员日夜奋战,最终美梦成真,抱得稻米归。正是由为这些共产党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和决策,才使中国从60年前的饥寒交迫发展到今天的丰衣足食,也正是因为有优秀的党,优秀的民族,才使像袁隆平这样的人能年有自己发挥的舞台,使他倍受鼓舞,才会不断研究,取得成就。袁隆平不仅为中国作出杰出贡献,也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出力,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各地吃不饱的人,使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们的水稻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的专家到中国来“取经”不远万里,也有20多个国家引种子杂交水稻,可见袁隆平的孩子遍布天下。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说:“到下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可达到16亿,到时候谁来养活中国,谁能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短缺和支荡危机?现在我们可以大声而自豪地说出”袁隆平”。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成果告诉世界:中国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问题作出巨大贡献。成就就是吃亏换来的,袁隆平用他半年的时间来研究水稻,为人民造福,为国增光,所以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要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向英雄学习,将来造福世界,当人民的“活菩萨”。

杂交水稻议论文怎么写的

97 评论(14)

zjt890125

【构思指导】  本则材料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048期的《十年影响力人物特刊》,原文标题为《袁隆平:到了100岁,我还是想在田里》。根据文意,袁隆平曾经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引导中国人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他虽然年已八旬,仍旧保持着对稻田的热爱,甘于寂寞,潜心科研,努力完成两大心愿:一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据此,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材料中某些词句,如“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一心愿的形象说法;“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象征着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一方面为世界人民造福,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价值,和国人共享这一伟大成果。所以,读过此文,或着近几年阅读过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和文章的考生这一次将文思泉涌,这再一次凸显了福建高考语文的课外阅读导向。  不过,如果对袁隆平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生物或地理课本里的知识上,那也不必气馁,因为这道作文的角度还是多元的,如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从职业到事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等等。只要是从材料出发,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能各得其所。 略
266 评论(14)

bameiren22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袁隆平的水稻优秀事迹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首耳熟能详的小诗,大家想必都背过吧!可是大家可知道这金灿灿的杂交水稻到底是谁发明的呢?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乃是“杂交水稻之父”,他曾说过:“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在稻穗下乘凉。”但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奋斗,真的把梦想成真了。 一开始,袁隆平爷爷还是一位懵懵懂懂的小少年,他什么都不懂,袁隆平自小就向往田园生活,19岁的那年他第一次去农场,他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撼,而且他在那个时代正处于灾荒不绝的时代,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那个美好的梦也给了他很大的鼓励。袁隆平爷爷为了水稻的增长,每天不停的查资料,不停的给水稻做实验。 袁隆平爷爷还经常去虚心的向农民们请教,他不顾风吹日晒,也丝毫不休息。常常只带些馒头和水填填肚子就好了,吃完就赶紧蹲在稻田里寻找长势最好的水稻,他宁愿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也不愿意浪费一点的时间,每天都与时间赛跑,那上万株水稻看得他眼花缭乱,但他毫不放弃,每天就像在大海中捞针一样,苦苦寻找着。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冲动?究竟是什么鼓舞着他?为何一个不好好的待在家,需要把这如此的重任交付给自己呢?我想应该不是别的,就因为他的心中有一颗梦想的心。 终于有一天,在他不懈的奋斗中,袁隆平爷爷终于发现了一株长得非常好的水稻,他欣喜若狂,就像梦想已经成真了似的。他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一束光,指引他前行的路程。他给这些长得最好的水稻取名为“鹤立鸡群”。接下来袁隆平爷爷带着一批一批的团队,将杂交水稻事业推进发展。 我认为袁隆平爷爷是他们那个时代的英雄,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英雄。他是粮食界的顶梁柱,顶起了人们的温饱困难。他是追梦人的领袖,敢做敢当,永不改变,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更是中国的英雄,他用那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片蓝天。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袁老扛重任。 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前几日袁隆平爷爷永远的沉睡了。虽然他已化身为了天使,但我知道他本质的美好永远留给了田间。谢谢您,袁隆平爷爷!您永远是我心中的榜样。 为了不辜负袁隆平爷爷的一片真心,我们应该努力的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事业发扬张大,添砖加瓦。我们的学习可比袁隆平爷爷简单多了,当时袁隆平爷爷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蹲在稻田旁仔细的寻找,别提是袁隆平爷爷了,我也找不到。而我们呢?每天坐在空调房下,却又不好好的努力学习。还经常埋怨着作业多。相比之下,我们可比袁隆平爷爷差多了呢。 袁隆平爷爷您的出现让人世间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善良。您那伟大的事迹,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们也会永远记住这位崇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7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