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ishuhu
医药商品电子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应该说网上药店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但是国家目前严控,不可能大力发展网络医药的。 
2020年3月9日,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 发布《2020-2021年中国医疗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标杆企业分析报告》。报告根据艾媒数据中心、艾媒咨询商业情报数据库、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基础数据,对2020年中国医疗电商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本报告主要通过医药电商和家用医疗器械两方面,对医疗电商产业上下游深入探究运行模式,并对鱼跃集团、平安好医生、爱康多等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以此对中国医疗电商行业发展进行趋势预判。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规模继续增大,涌现出许多新型零售方式。越来越多医药企业涌入B2B主流市场,B2C市场规模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网购消费习惯的固定而得到较大发展;越来越多药企也开始开展O2O业务。以药到医、“医+药”发展的模式也受到普遍认可。特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医疗电商以其独特的互联网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契机下,医疗电商行业将在2020年迎来重大普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2020年中国医疗电商行业发展驱动力:网购消费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国网购用户数量、网购渗透率、网购交易金额每年均稳定增长。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网购用户数量将达59亿人,网购渗透率将达5%,交易金额将达82万亿元。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向着更加成熟的高质量发展迈进,医疗电商行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20中国医疗电商发展驱动力:慢性病患者增加2018年,中国慢性病患者超过3亿人,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60%。在各项疾病中,患高血压疾病的群体占比最高(24%)。中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不含A 证)自2015年开始迅速增长,2019年中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不含A 证)突破1000亿元。中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额(不含A证)将以约1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增长,预计2021年将接近1400亿元。
这个现在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能网上购物也会代替实体店。
平台化大家可以看到大的电商都开始有自己的平台,其实这个道理很清楚,就是因为这是最充分利用自己的流量、自己的商品和服务最大效益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有平台,可以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弥补自己商品的丰富度,增加自己商品的丰富度,增加自己的服务和地理覆盖
这个呀,别人是帮不了你的你可以去网上找下关于这样的论文然后你自己去根据自己的了解去修改下这样是最好的?
医药电商指借助互联网渠道进行药品销售及服务的商业模式,包括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各类服务商等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医药产品交换及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行业中参与者逐渐增加,我国医药电商迎来快速发展。行业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根据网经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达3亿元,同比增长68%。尽管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当仍处于较高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行业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根据网经社预计,2020年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长59%,达4亿元。行业渗透率逐年增长根据网经社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医药电商渗透率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的渗透率为93%,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电商的渗透率有望达到21%。行业参与者众多 1药网用户活跃度稳居第一医药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平台类型更加完善,行业参与者越来越多。目前我国医药电商有B2B、B2C、O2O三大类型,各类型平台均有众多的参与者,不同类型主流平台情况如下:在众多的平台中,1药网的用户活跃度最大,根据网经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活跃人数TOP3平台分别为:1药网、康爱多、健客网。从月活人数来看,1药网稳居第一,月活数达56万,康爱多、健客网分别为8万、33万。行业融资规模有所上升根据网经社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共发生6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7亿元,较2018年增长49%,可见行业投融资有所回暖,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商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医药流通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国药控股(HK)、九州通(SH)、华润医药(HK)、国药股份(SH)、大参林(SH)、益丰药房(SH)、老百姓(SH)、一心堂(SZ)、同仁堂(SH)、漱玉平民(SZ)、健之佳(SH)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直营企业营收及市占率数据、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能力、业务规划、头部医药流通企业存货周转天数等1、中国医药电商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与占比稳步上升新冠疫情影响下,电商企业纷纷与线下实体药店开展合作,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了“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运营模式,确保了药品的安全性与可及性。全年,医药电商营销新模式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全渠道经营与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行业销售不容忽视新的增长点。——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已建成互联网医院超过1100家。线上处方流转带动了线上药品销售业绩快速提高,各大医药电商平台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B2B、B2C移动端订单数分别达到2767万单、4533万单,订单转化率均保持在95%以上。2、新冠疫情对医药电商业务结构的影响——加速渠道结构变化随着电商平台发展与医药改革,医药购买渠道逐渐放开,医药电商B2C渠道呈增长趋势,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人们问诊、购药习惯,更加速了B2C、第三方平台渠道的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B2C渠道销售额占比明显下降,由原先的94%降至56%,渠道份额被B2C与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占领,其中B2C渠道销售占比由6%大幅提升至40%注:1)2020年新增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渠道数据2)内圈为2019年,外圈为2020年——加速业务结构变化新冠疫情对医药电商B2B、B2C两个渠道销售结构产生影响有所不同。B2B方面,由于新冠疫情催生供氧设备等大型医疗设备的市场需求,2020年医疗器材销售占医药电商B2B渠道业务比例达到7%,较2016年提升2个百分点。B2C渠道方面,2020年西药类销售占比达到6%,较2016年同比增长100%,新冠疫情前期引发的症状有可能拉动B2C渠道对症西药类产品销售,但类比渠道结构变化,疫情对医药电商B2C渠道直接影响较小,西药类销售比例提升更深层次原因在于非处方药制度的变革。3、新冠疫情对渠道结构的产生长期可持续的影响由于新冠疫苗以及相关防护措施的普及,重症病患数量得以控制,呼吸机等医疗器材市场需求减少,疫情对医药电商业务结构影响有所减弱。然而,新冠疫情通过影响消费方式以改变医药电商渠道结构,这与医药行业的优化改革方向趋同,是对医药消费模式的长期可持续的影响。从四大医药流通商——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和九州通相关电商医药业务布局可以看出,医药流通巨头在优化业务结构的基础上,探索医药电商业务,目前已实现通过系统与线上医疗平台及医保部门对接,由各自自营的中心仓,完成向患者药品配送的“仓配模式”、“网订店取”与“网订店送”的新零售模式,预计未来B2C、第三方消费平台渠道仍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