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1

albeemm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封面图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anyexuan

已采纳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南昌医学院是一所医药类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设有保险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建校21年。南昌医学院是一所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卫生健康委行政主管、江西省教育厅业务指导,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该医学院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南昌医学院简介南昌医学院(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申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江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南昌医学院是由南昌医学院、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疾控中心、江西中医药研究院等资源整合组建而成的。该校前身为2001年创办的江西中医学院抚生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21年3月转设改名为南昌医学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897年,前身是美国卫理公会创办的教会医院,是南昌地区第一所西医医院,是江西省卫健委直属的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1953年,前身为江西省卫生防疫站,2006年将原江西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江西省结核病防治所的防病职能整合组建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58年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成立,是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科技机构。南昌医学院拥有湾里和小蓝两个校区,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学术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9名。学院立足社会需求,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收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市场营销等1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优势凸显”的专业建设布局。                                                                         南昌医学院院系设置南昌医学院设置了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学科教学部10个教学机构。南昌医学院开设专业南昌医学院开设的专业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药学、护理学、保险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南昌医学院学校师资: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学术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9名。学院立足社会需求,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收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市场营销等1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优势凸显”的专业建设布局。

江西中医药大学论文封面图片

248 评论(10)

Airtermis

背部穴位入针,有效治疗哮喘,这一经典名方在分子细胞层面究竟有何机理?北京时间2月8日下午,国际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转化医学》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揭开谜底——前后历经约1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抗哮喘靶标和针灸效应物质的基础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他们不仅基于针灸临床率先发现全新的有效靶标明确了体内一系列蛋白质反应还找到能够模拟针刺效应的活性小分子可转化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针灸药”《科学》主审编辑专门为论文成果做了评论认为这是一篇令人振奋、引发深思的创新力作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了解到,这是中国中医人第一次在《科学》专业子刊发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学工作,也是中国科学家验证的第一个支气管哮喘新靶标。《科学·转化医学》论文推介。本次研究的突破点在哪里?老中医针灸方子多年来改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常见呼吸道疾病,目前常规药物疗法主要是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这些药物除了本身多种副作用之外,还很容易出现耐药乃至无法缓解症状等问题。甚至美国FDA曾质疑短效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认为其可能引起病情加重、增加死亡率。而中医界,以名老中医邵经明为代表的邵氏中医,70年来运用针刺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显著改善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经验方子得以发展成熟。杨永清团队验证“针灸改善哮喘”深层原理但针刺是多靶向的,可激发上百种生化反应。其弟子杨永清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哮喘模型实验,“锁定”金属硫蛋白-2(MT-2),验证了其蛋白含量上调,对缓解哮喘发病起关键作用。接着,他们又确认呼吸道中的“双蛋白”绑定关系:上游的MT-2在气管平滑肌细胞上还必须有下游的“作用受体”——肌动蛋白结合蛋白-2(Transgelin-2)。原来,针灸的物理刺激正是引发了这对蛋白的结合,从而舒张气管、平喘止咳。研究还发现“潜在的抗哮喘新药”,还是针灸药针灸人并未止步于此。论文第一作者、上海中医大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尹磊淼博士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早在2003年就和杨永清团队成立“针灸中药效应联合实验室”,他们继续开展合作,利用分子对接、虚拟筛选等技术,将下游蛋白Transgelin-2作为“鱼饵”,从6000个候选化合物中,筛选出了可以特异性地与新靶标结合的分子化合物。这个针锋相对的小分子,具有“类针刺”的舒张气管平滑肌作用,成为潜在的抗哮喘新药。因此,尹磊淼的“师爷”、杨永清的博导、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陈汉平教授表示,新发现的活性小分子,探索出从中医临床到实验室再回到临床的转化医学模式,可谓一剂“针灸药”。上海药物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主任、该文共同作者朱维良教授也认为,此项研究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靶标和新药发现。为解决哮喘当前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正如《科学》杂志评审所言,靶向Transgelin-2受体的治疗为解决哮喘当前困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上海中医大科技实验中心副主任、市针灸所课题负责人王宇,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这一从中医而来的新药发现与开发策略,也是应用当代生物技术阐释中国传统针灸学机制的成功尝试,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事实上,针灸与针灸药并非谁替代谁,而是互为补充,多种理化手段,综合施药用针。杨永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
23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