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部编教材议论文作文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4

2009507204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部编教材议论文作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shzh82

已采纳
议论文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敬业和乐业》(演讲议论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讲议论文)《傅雷家书两则》(书信体议论文)《致女儿的信》(书信体议论文)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短文两篇》(《论读书》——培根《不求甚解》——马南邨)

部编教材议论文作文

139 评论(9)

祝鼎鼎

我的语文书(说明文)我使用的是2017年秋季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这本语文书是全国统编教材,全国的中学生都在使用。这本语文书的显著特点有以下几点。这本书的作文训练,注重与结合文章内容大小结合训练。比如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仿写》共有三个题目。第一,仿照《安塞腰鼓》的写法,写一个生活场面的小片段,200字左右。第二仿照《社戏》的写法,写一写你在考试比赛时的心理,200字左右。第三,重读《母亲的怀念》和《背影》两篇文章,仿照文章的写法,感情真挚,以小见大,用朴实的语言描写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600字左右。这本书注重经典古诗文的学习。总共有两个古诗文单元,约占教材数量的7%。教材选取的这些古诗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三单元的文言文,《桃花源记》医院的行踪为线索,描写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由平等,安静祥和的理想社会。《小石潭记》以有种为线索,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美丽清冷的环境,既表现了作者被贬后难道小石潭周围美景的暂时的欢乐也表现了作者被周围清冷的环境引发的凄苦孤寂,悲凉忧伤之情。《核舟记》表现了民间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此外,教材还选择了《庄子》《礼记》《诗经》中的古诗文。这本书还重视名著阅读,总共两部名著导读是不自主阅读。这本书就是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有交流过程中的应对技巧,低碳生活,和为贵等内容。这本书重视书写的训练,读读写写中的字词,用的是规范的行楷字。
198 评论(8)

韩晨晓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祸害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便从未停止过战争。 从利用兽骨打斗的部落间争斗发展到以步枪,手榴弹、大炮等为武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发展到利用飞机、导弹、潜艇等海陆空并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规模和破坏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我想,战争将使人类文明后退。我无法预知第三次,第四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武器是怎样,而我深信,第五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必定是木棍和石快,那时的战场情景与过去完全不同: 在一片荒芜的戈壁中,有一小片枯黄的树林,其中有一方小小的水面。 几百个蓬头垢面的未来人正手持石快、木棍互相打斗。大炮消失了,坦克消失了,飞机消失了导弹、潜艇也看不到了! 这一切都因为能源矿产枯竭。人类曾经拥有的、引以为自豪的文明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一片曾经被上万种先进武器破坏过的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一群曾经遭受生化武器摧残的人们,正在挥动着粗糙而枯瘦的黑手,争夺仅存的一片未被破坏的土地。 在遭受过战争毁灭性破坏的地球上,拥有一片净土是每一个人的希望。 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进行着以肢体、棍棒和石块为武器的战争,这就是第五次世界大战。 人们为争夺土地、水源、阳光、食物,用最原始的方式战斗着。 经过无数代人的辛勤努力,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社会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由于人类的贪婪、向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没有尽头的战争,使地球上的资源消耗殆尽,人类创造的高度物质与精神文明霎那间灰飞烟灭。人类社会又复归到原始状态。 战争是以文明来消灭文明,发动战争就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无休止的战争终将毁灭人类! 当我每天从电视上看到地球上不同地方仍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流淌着死伤者的鲜血,高达宏伟的建筑在炮火中轰然倒地的画面,听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时,忧心如焚。 仰望苍穹,人啊,为什么要屠杀同类呢? 我憎恨战争! 我期待和平! 我期望战争从地球上绝迹! 我期望人类在和谐相处中创造、共享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259 评论(11)

有机分析

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一声闷响,宣布了人类工业化时代的来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可一世的人类试图成自然主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资源被大肆的索取与挥霍,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尤以20世纪60年代注目,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大有危及人类生存之苗头。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早已成为人们的奢望。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我们国家也非常的重视环境,资源的问题,提出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于1994年3月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相关行动方案。同时,我国还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胡锦涛主席就此也提出了相关的“八荣八耻”。 其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鲁。”《管子·轻重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等等无处不显示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应该留给后代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毛主席曾说过:“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我们。”我们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未来世界全在我们这人类之手,生存与灭亡的话题断然不是说梦。中学生的我们要保护环境,做忠实的践行者,牢记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水日…… 牢记: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与自然共家园。
10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