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初113
当然是中原工学院好了; 中原工学院(原郑州纺织工学院)是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46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宜人。学校始建于1955年,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1998年9月,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方针,学校划转河南省管理,2000年7月,更名为中原工学院。 学校设有纺织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机电学院、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新闻与传播学院、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亚太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等20个教学部门,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49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点,拥有工程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两个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具有4个授权领域;具有全国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有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14个。有河南省功能性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档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智能化专业虚拟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功能性纺织面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空调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静电检验测试中心、河南省纺织服装CAD研究开发中心、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与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纺织工程技术中心、郑州市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纤维成型及改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省市级研究机构。图书馆现有各类藏书197余万册,有31个中外文数据库。各类在校学生近3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8794人;研究生374人;成教生10680人,留学生25人。教职工1463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2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1人。近年来,学校先后被省委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校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学校党委于2003年、2008年两次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五好党组织称号。此外,学校还先后被权威机构评为近年来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 学校秉承“勤奋、严谨、进取、文明”的优良校风,以“博学弘德,自强不息”为校训,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高质量教学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质量保证和监控机制,突出实践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得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成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门省级精品课程。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服装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学科赛事中,我校学生共获奖130项,其中一等奖21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7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介绍了经验,2006年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德育评估中获“优秀”。 学校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项目41项,省重大公益项目和省院合作重大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5项;入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出版教材和著作570余部;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50余篇。由我校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巨幅油画《焦裕禄》顺利完成并被国家美术馆永久收藏。由我校设计并参与制作的建国60周年河南彩车“花开盛世”在国庆庆典上巡游并广受好评。2010年,学校完成上海世博会河南馆礼仪人员“春装”和“夏装”的设计、制作任务。学校出版有《中原工学院学报》、《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纺织服装科技》3种学术期刊,在专业领域享有一定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瑞典、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教师和学生教育交流活动;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联合理工学院等高校开展了7个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订了《关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材料学院委托培养中原工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项目协议》。与浙江嘉宏控股集团公司合作成功重组信息商务学院,该院在校生规模突破万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亚太国际学院、软件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快速发展。2010年,学校被授予“河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集体”。 目前,学校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平、更名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引领,主动融入和服务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和人才兴校战略,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强化特色,服务产业,为把我校建成特色显著、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邯郸学院邯郸学院位于有着8000年文明史和3000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语典故之都——河北省邯郸市,是一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1905年开始办学,1950年更名为河北省立师范学校,1982年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邯郸学院。 学校总占地5亩,校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00余万元,图书文献104万册。校园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凝重厚实,以人为本,亲近自然,彰显浓郁的学术和文化气息。 学校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目前设有17个二级学院、系、部、中心,71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000余人。 学校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36人,专任教师679人,其中正高70人、副高212人,博士33人、硕士374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4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6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3人,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9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点发展学科、教育创新高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教学团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各1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精品课6门,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个。近年来,教师先后承担了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0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各级各类奖项近150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0余篇,被SCI、EI、ISTP和人大复印资料收录70余篇,书法、绘画多件作品被英国、日本、瑞士等国家艺术馆收藏。 学校坚持突出特色,育人为本,在赵文化研究、太极拳、师范生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在全国、省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嵌入式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高校网络技能大赛、国内外太极拳比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金奖和一、二等奖。《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专栏主题突出,学术水平高,地方特色鲜明,多次荣获全国各类奖项。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分别与韩国、英国、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与东软集团、国际数码及嵌入式技术认证机构、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万博等国内外一流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是国际数码及嵌入式技术认证机构授权的“嵌入式技术中国研发中心”。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创出了以“政府推动、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实现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要内涵的“邯郸模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做了详细报道,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并向全省转发。学校还建立了邯郸植物研究所、邯郸应用化工研究所、邯郸旅游培训基地等。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校园绿化率达45%,分为17个区,有柿树园、石榴园、玉兰园、桂园、松林园、竹趣园、桃李园等。主要树种花卉有柿树、银杏、牡丹、芍药等131种。绿化环境或抑或扬,创造出特有的人文气息,构建了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为邯郸城市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已成为一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省级花园式校园。 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全文明校园和市文明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等省市荣誉称号50多项,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市先进典型。 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四省交界的独特区位优势,为学校汲取营养、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邯郸学院已进入“建设本科上水平,创办名校打基础”的新一轮发展阶段,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邯郸、服务社会、建设本科、创办名校”的办学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培养用得上、干得好、发展快、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多科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的地方名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邯郸消费不高,比唐山要低。邯郸美女很多啊,不来你亏大了~~~
邯郸学院好邯郸大学就是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高职前一个是本科,由邯郸师专升格而来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邯郸学院(Handan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05年成立的邯郸县初级师范学堂,1982年升格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定名为邯郸学院,2012年、2017年先后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河北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22年4月,学校总占地6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有20个二级学院(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本科专业64个,纸质图书80万册;在职教职工1129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9651人。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0月,学校下设有20个二级学院(中心),设有6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129人,教授、副教授331人,博士、硕士861人。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国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6个,涵盖特色专业、重点发展学科、综合改革试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获近两届河北省教学成果奖7项、河北省优秀教研成果奖6项,2016年获批河北省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英语省级教育创新高地:邯郸学院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省级精品课程:学信息技术基础、英美文学及选读、逻辑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数学分析、心理学、太极拳、分析化学、高等代数 教学改革邯郸学院2014年,为适应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的要求,邯郸学院启动了“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1+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实施通识课程教育,累计两年时间实施专业课程教育,累计一年实施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实习实训。学术研究据2015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立了河北省雁翼研究会·雁翼文学馆、儿童教育康复中心、邯郸市毛泽东思想学会、胡乔木研究所、邯郸文化研究所、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会(中心、所)、赵文化研究所、邯郸未成年心理教育指导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截至2018年5月,学校拥有河北省高校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赵文化与区域经济”、河北省特殊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高校冀南太行山区野生资源植物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建有河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南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拥有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资源植物实验室、有机小分子材料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实验室等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2014年至2018年,邯郸学院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艺术基金1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河北省教育厅重大攻关项目5项,多次受到省科研管理部门表彰。学校共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和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音乐金钟奖等省级以上奖项39项。艺术学院袁庆禄教授的版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陈列。《邯郸学院学报》连续三届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其中“赵文化研究”专栏以全国排名第四的成绩荣获教育部名栏。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13项,发表论文17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检索270篇。先后出版《赵文化与华夏文明》《荀子史话》《邯郸区域经济研究》等著作44部。获知识产权授权253件,2017年位居河北省高校第10名。学术资源截止2017年,邯郸学院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14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种,数据库29个以及各种学术期刊1000余种,学科工具书4万册。为实现我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强校”的发展目标,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馆将加大采购力度,使图书馆藏书规模、现代化服务手段、信息获取渠道在短时间内迈上一个新台阶。4万平方米、2040个阅览座位的馆舍整体成“钥匙”状分布,意喻着图书馆是开启学子们智慧的“金钥匙”。合作交流学校与邯郸市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永年县、馆陶县、磁县等就经济研究、文化传承和弘扬等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与河北昊阳化工集团合作研发农药换代产品 。积极与东软集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万博等国内外一流大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是国际数码及嵌入式技术认证机构授权的“嵌入式技术中国研发中心” 。2012年10月12-15日,举办了荀子思想的地位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创出了以“政府推动、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共赢、实现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主要内涵的“邯郸模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做了报道,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国务院,并向全省转发。
邯郸学院好,认为邯郸学院出来只能当老师,只能说目光太狭隘。一个专科,竟然嫌弃一个正儿八经的二本,服了。邯郸人,除了河北工程和邯郸学院,都没听过什么邯郸大学。好学校的风气非常重要,现在竟然还有学历无用论,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