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duyin
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写作套路小青春充满坑2018-03-20近日小编正在写毕业论文,特地整理了一些平常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之类的,给广大朋友们学习借鉴。篇幅有限,请大家见谅。1、标题的写法标题是文章的“眼”,是连接文章和读者的桥梁,应当简明精炼并准确表达正文内的信息。小技巧:写论文前先拟定一个标题,之后编写过程中不断修改,待正式成文时敲定最终标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题字数尽可能不超过25字(2)不能出现动词或谓语(3)涵盖研究对象(4)标题必须与正文内容相符(5)要突出特点(6)要包含关键词(7)标题中不要出现符号(8)不能出现副标题(9)去掉不必要的“研究、分析、探讨”等词2、摘要的写法摘要和标题结合起来相当于一篇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短文,即不用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论文中的必要信息。它是作者对该篇论文精华部分的高度概括,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反映作者的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分层次,条理性强。摘要写作强调四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或过程)、结论。摘要必须回答“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得到了什么结果”、“结果说明了什么”等。研究目的:一句话即可;研究方法:一、两句话就好;结果或过程:此乃摘要部分核心,但也要尽可能语言简练、惜字如金。结论:尽可能言简意赅。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标题中已有的信息。(3)用第三人称。(4)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插表。(5)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6)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7)切忌不可将摘要、序、结论写的一样。(8)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3、引言的写法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可分为如下几部分:(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简短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发展状况或发展水平或研究热点、研究意义或存在问题。(2)理论依据和理论背景。对本文研究对象,前人做了哪些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空白、不足或缺陷,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3)预期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对这些空白、不足或缺陷,作者打算采用什么新方法解决呢(一句话说清即可)?通过本文研究,希望达到……目的;或者说明本文在……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引言也可以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及前景,但不必要展开讨论。注意事项:(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4)不得和摘要、结论雷同。(5)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和鉴定的全部结论。(6)不要插图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7)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4、结论的写法结论是论文中各个章节论述后所得结论的综合,就是根据正文中的理论分析、试验验证、考察等,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总结出的创新点、新突破及指导性、经验性规律,要求写2~3点即可,不必长篇大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本文的亮点。综合全文,究竟说明了哪些问题,总结出了哪些规律,解决了哪些理论或实际问题,有何创新点、新突破及指导性、经验性规律,有何理论上和实用上的意义及价值?(2)与已发表过论文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本研究工作与前人工作的比较,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遗留问题、建议或展望等。注意事项:(1)结论应该内容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2)不得和摘要、引言相近或相同。(3)与正文内容应一致,不可出现夸张描述或无中生有的东西。(4)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章节的简单重复。(5)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不必作自我评价。(6)不得出现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插表。(7)不得出现参考文献。(8)摘要、引言、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①“摘要”应有结论性的语言;②“引言”不应出现结论性的语言;③“结论”不应出现背景介绍、论文主要分析部分。 
一、一些作者不按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去写。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是相对固定的,但有些作者写作的论文格式不规范,例如有些作者写论文有摘要没引言,正文、结论前后穿插,有的干脆上来就开始了长篇大论,读了半天,还不知他想说什么,一直到最后,才模模糊糊有点感觉,是论据还是结论,得靠读者去思考。科技论文的格式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比较科学的表达方式。它使人们读起来最明确,也最容易理解。所以,在科技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按照格式一步一步地写,其实这样更能将你的研究过程和成果表达严谨,也更容易写作。二、标题不可过于概括,更不宜过于繁琐。标题又称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用简练的文字告诉读者自己所要阐述的是什么问题。高度概括是指标题能提挈全文标明特点,但是不能过于概括。也不宜繁琐,使人得不到一个鲜明的印象。如果论文的内容较多,牵涉的面又比较广,标题短了难以揭示全文中心时,可将它分为主标题和剐标题。另外,标题既不要用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更不要用口号式的标题,还要避免使用符号和特殊的术语,力求通俗化。三、引言应准确简明、重点突出,切忌冗长繁琐。引言是论文的开端,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本研究的理由、目的及意义,其研究历史及现状、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效果。引言要开门见山,首先就应切入主题,引出研究对象,简述其基本特征,然后介绍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引言写作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语言不规范,缺乏科技语汇,不准确,不简明,半文半白,半中半西,或者引言、摘要、结论三者雷同,这都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在引言的写作中,应力求简洁,突出重点。如采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同行们所熟知的或教科书上所共知的,作者不用详述,只简单地提一下,或标注参考文献,因为读者群一般都与作者有着相似的专业和较高的知识层次。标注参考文献,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信息量,使论文更加紧凑,中心突出。有的作者写引言如文学作品一样,打埋伏,叙述了半天,还不见主题,这种写作方法对科技论文来说是不可取的。在介绍研究成果时,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不能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要避免自我夸大的评价。此外,写作中还要尽量避免客套话。四、结论短而有力,具有高度的抽象力和概括力。结论是作者以正文中的研究过程所得现象及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归纳出新的论点。结论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便于读者阅读,应短而有力,高度概括。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所揭示的原理及规律;在理论及实用上的意义和作用;与前人研究工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当然,并不是所有论文以上内容全包括,可根据研究成果而定。有些作者写结论只是把正文中各段小结组合起来形成结论或对结论迂回说明,这是不可取的,结论不是正文中研究成果的机械重复,而要归纳总结,认清本质。结论要实事求是,客观反映研究成果,结论应与正文中的立论一致,不能自相矛盾。有些作者在结论措辞上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这也是撰文的大忌,应该严谨、准确,忌用“大概”、“可能”等词,这些词只能让读者怀疑其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另外,结论中的数据应对结论有说服力,不能把正文中详述的数据资料再搬到结论中。一般来说公式推导过程、插图及表格也不能出现,否则,就不象结论了。五、文献著录应当规范。文后参考文献是作者指明自己的论据和数据出处,或为提供读者参阅、查找和直接引用的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一般反映出作者科学作风和态度的欠缺。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引文量偏低,文后参考文献的数目反映了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吸收情报的能力,也是反映学术动向和理论来源的基本线索,有些作者版权意识相对薄弱,压缩甚至略去文后的参考文献;二是著录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著录格式不统一、著录项目不全和著录项目错误等。
观六路,听八方,作文的基本路子是恪守正道——训练与模仿,追求规范(文体、结构极其语言)作文,学生在教师的传道下,持之以恒,规范写作,以求达到合理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之目的。鉴于此,我对以下30个栏目的立意和构思作出相关解读,以矫诸弊。 一、 人物素描。立意点:通过写人叙事,抒发写作者的思想情感。诸如感恩、怀念、赞颂、喜爱、同情、惋惜、追悼、批判等。可以多种情感相互交织。 构思点:1、感情真挚。给人以真实感和真诚感,无附加感和装饰感。杜绝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 2、重视描写。包括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给人以立体感、生动感和画面感。反对平淡、空乏、枯燥和笼统的表达。 3、结构新奇。误会法,安排一个逻辑性错误,然后揭开谜底,最后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巧合法,通过偶然事件的机缘巧合,造成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逆转法,蓄势在前,逆转在后,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抑扬法,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剪接法,即裁剪生活的几组镜头,做到前后连贯,首尾呼应,主题一致,如同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悬念法,引起读者的期待心里,扣人心弦。文似看山不喜平,高中生理应在构思上有创意,尽量不要如记流水账,平铺直叙。这些构思可以用于一切记叙文写作。 4、选材角度。写个人:同学朋友,内外亲属,写群体,如乡村教师、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打工族、春节老人、城市蚂族、啃老族。但一定要熟悉写作对象,调查了解,多阅读,有知识和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切忌凭空想象,胡乱编造。 二、校园采风。立意点:立足学校,关注校园生活,目的是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表达对某一现象的观点态度,可称赞肯定,可批判痛斥。最好是全面分析问题,辨证看待问题,不能走极端,不能夹杂个人情绪。因为生活是复杂的,一般没有绝对性。辨证思维是高中议论文的基本思维习惯。 选材点:学校的管理措施,学校新近发生的热门话题、事件,学校学习氛围,师生磨擦,同学交往,早恋、上网、午休、就餐、校讯通、体育课、上下课、校园文化、安全、门卫等等都可以作文,生活有美丑,关键是眼睛和视野。可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三、 乡情民俗。鉴于农村学校,谁不爱自己的家乡,那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生于斯而长于斯,我们希望同学们把自己家乡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乡土气息都能介绍给大家。 构思点:从小处入手,不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作社会调查,通过观察和了解父老乡亲,选材要有针对性,写最有特色的东西,不要大而化之,不要步人后尘,重视场面和细节,可写成抒情散文和记叙散文(侧重点不同罢了),也可写成一般记叙文。 选材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景,面貌、风土人情、婚丧嫁娶。有爱才有情,有情才有文。文质兼美,方为佳作。 四、 课文质疑。主要是对已经或正在学习的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可以针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语言风等,其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它对学生的要求水平很高,绝不能写成读后感。关键是对固有的、传统的观点提出怀疑。 五、 春夏秋冬。立意:季节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生老病死的的再现,由不同季节让我们感悟到对于生命的热爱、感伤、惋惜、珍视、留念和赞美。也因为季节我们更热爱大自然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狂风冬有雪。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走近自然,亲近自然,让我们去领略它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情趣。 构思:既可以写成写景抒情散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也可以写成哲理散文,表达对生命、生活的认知;还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重视描写,抓住季节的特点,调动联想和想象,用好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触觉、嗅觉等方面来写景,重视细节描写,尽显自然之美。既可以写四个季节,也可以单独写某一个季节。结构可用总分式、并列式、小标题式。表达方式可以有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这种文章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言辞优美,感情细腻。 六、 焦点话题。解析:该栏目是要同学们关注国家大事、社会时事、热点新闻,它不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具有小范围影响的事,这些事的一些做法人们往往众说纷纭、津津乐道,或肯定,或否定,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如选美、电视婚恋节目、慈善公益、抗震救灾、农村医改、保障性住房、营养餐、就业难、报考公务员、养老保险、外出务工、感动中国、春晚节目、韩剧等等。构思:这些话题离我们看似遥远、陌生,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中生应该多看报纸新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站在一个中学生的视觉来关注和评价这些事。高中生作文的高低水平就在于对事物的认知。高考作文也往往在这些方面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要写好这些话题就得掌握第一手资料,还要参考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些事的,观点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另外,大话题要找小切口,要言之有物,内容充实。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论,隔靴搔痒。 七、 名胜风光。祖国幅员辽阔,北有塞外风光,南有江南水乡,东有高楼林立,西有沃野千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你到过什么地方吗?你从书本和其他媒体上对它们有所了解吗?在你的笔下,你会为我们介绍一个怎样的名胜风光?拿起你手中的笔,为读者绘一幅令人神往的风光图。注意介绍的顺序、角度,要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在介绍自然的同时,也应该写一点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这样,文章的内容就更丰富,更有可读性了。要重视细节描写,详略得当,不要面面俱到,笼统概括。 八、 真情告白。解析:花有千姿百媚,人有七情六欲。在我们的成长中,总免不了喜怒哀乐,对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或心存感激,或心怀愧疚,或心生疑虑,或心存悲哀,或心生痛恨。。。。。。不吐不快,那就把它写下来,可以写成书信体,可以写成抒情散文,来抒发我们心种的种种情绪,一吐为快。 构思:要因事抒情,要因景寄情,把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要有记叙、描写,感情要真挚,至少是真实,不能空洞无物、矫揉造作,最差的文风是满纸都在抒情,给人予空洞、做作、矫情之感,要让感情在记叙和描写中自然流露。如果要出新,可以把视野放宽一些。如《祖国,我想对你说。》《一封不能发出的信》《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缅怀先烈》《写给未来》《敦煌,我为你流泪!》《当我站在高考的门前》等等。写好这种文章的关键是有感而发,不能勉强自己,要感人至深,不吐不快。 九、 课堂写真。解析:在每天的课堂上总会发生一些情趣盎然的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或搞笑,或发人深思,或啼笑皆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要善于捕捉有价值和有情趣的地方,然后叙之入文,这种文章虽没有多少思想价值,但它反映了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活,可值一写。 构思:写这种文章,看似简单,但往往要做到文笔清新、生动形象,又有几分幽默气息却是不容易的。文风不能朴素无华、有板有眼,用词要生动贴切,节奏感要快。更关键是捕捉最有价值的素材去写,才有可读性。 十、 街巷见闻。解析:街巷小社会,社会的纷繁复杂,人性的善恶美丑,都可能在一件小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感于外而动于内,你就能写成一篇发人深省的佳作。 构思:这种文章往往类似于新闻短评,或针砭时弊,或扬善惩恶,总之要宣传真善美,贬低假丑恶。作为高中生,我们不能就事论事,要学会把事件放在社会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加以评价,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也不能走极端,要全面地看待一件事,分析原因,分析危害,挖掘事件蕴含的道理。高中生对待所见所闻,不能只是停留在事件的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表对事物的见解。但目前的大多数学生仍然像初中生一样只是重记叙而轻评价,即便有评价也只是浅尝辄止,把这类文章写成了普通的记叙文,这是高中生不应该有的水平。 十一、读书有感。解析:平时我们总是读到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或著作,其主题思想或创作手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把这些感想和认知写成文章,就是读书感。构思: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因社会阅历和思想水平的高下,同一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角度和水平。写这样的文章,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水平和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为什么不拿起笔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写下来呢?写这样的文章要知人论世,要有条理,不能杂乱,不能人云亦云。课堂上老师讲解的课文也可以写,但一般要写出点新意,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十二、影视评论。解析:主要是针对喜欢影视作品的同学,对新近的某部影视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要记得住故事情节,可以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或表现手法作出优劣之评。构思:一般是先介绍作品的内容,再作出评价,最好用对比手法,拿它和同类题材的作品分析比较,拿它和同一导演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正反两方面都作出评价,这样的评价就更有针对性和一定的深度。既然是评论,就不能只是介绍故事内容,也不能是写成观后感。再次重申,高中作文的优点在于重视思想水平和分析事理的水平,而不在于说明和记叙。 十三、奇思妙想。解析:基于现实的可能,充分发挥人的联想和想象,提出解决某一疑难问题的方案;也可以写科幻作品,但不能荒诞,要写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的一种可能,而且这些科幻内容要有价值,能够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反映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价值倾向。写这种内容要喜欢自然科学,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参考一些科普文章和科幻小说,没有这些知识就不要去轻易涉及,不然写出的文章也只能是外行人说内行话,不会吸人眼球。 十四、实验报告。解析:可以是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实验报告,也可以把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构思成实验报告,只要是按照自然科学的实验报告流程去写即可。构思:写实验报告一定要按照应有的步骤写,可能要涉及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总结等等。写这些文章,关键是表达准确到位,逻辑清晰,大部分是说明性文字。有考生在高考场上将社会生活内容写成了实验报告,在文体上有了创新,因而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成功,同学们可以去参考别人是如何写的,因为这是一种创新的文体,一旦写不好,写不规范,就会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 十五、往事回眸。解析:很多成名作家都写了大量回忆性散文,可谓感人至深,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一粒沙里说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有些人,有些事,在我们的成长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当回首往事,记忆犹新,有内疚、感激、难舍、无奈、自责、留念、缅怀…百味交织。也因为这些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为人处世的哲学。人,因为回忆而美丽、丰富;也因为有过而成熟、坚强。 构思:应该按一定的线索(时间、空间、感情、人物、事物)写成不同表达方式的散文(记叙性、抒情性和议论性),如果写一般记叙文,也要有一定的构思技巧,写成较为复杂的记叙文,不要像小学或初中时写成一事一议或一事一感的作文,结构上不能平铺直叙。另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素材,不会抒情,都不可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涟漪。 十六、动物世界。解析:动物乃人类的朋友,动物身上有许多有趣和神秘之处,它们有许多优点非人类所能及,我们今天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你对它们有了解吗?我们可以把它(它们)写进我们的作文。构思:可以介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写成一般的说明文,要有资料,写得专业一些,不能太简单,人所共知。因而最有特点和最有趣味的地方要多写。可以写成散文中的随笔、随感,就某种动物身上的特点、性情发表见解,和人,和其他动物作比较,可抒情,可议论,可能后者更能触动人们的认可。 十七、心海浪花。解析: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栏目,不易把握。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敏感度,有时候我们总会无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它们都会在无形之中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发生影响,你是怎样认识并处理好这些情绪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勇于面对挫折和逆境。 构思:文章可以写成各种散文,或者议论文,可写感悟,可写生活经历,可发表议论。重要的是要学会拓展,让文章内容丰富,予人启迪,发人深思。一般情况下,写好这类文章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思想成熟的人更容易驾驭。所以我们主张高中生要多阅读,才能获得间接的生活认知,也才能写出有思想的作品。高中生作文最最可怕的是犯幼稚病。 十八、文学天空。解析:从广义上讲,同学们写的一切作文都可以称之为文学。这里所说的文学是就狭义而言的,它相对平时作文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达到一定的创作水平,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要好。如写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等较高水平的作品。 构思:下面就这些文体的基本要求略作介绍:小说一般是基于生活现实的虚构,人物、情节兼可虚构,重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往往扣人心弦,它是从一个层面去反映社会生活的。在记叙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多种表达方式,高中生可以尝试写一点小小说,情节不求复杂,但要巧妙,思想主题要积极向上。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是所有文学艺术的精品,对创作者的要求极高。诗歌最基本的要求是抒情性,当然也有一些哲理诗除外,但抒情不是直抒胸臆,往往是即景生情、见景生情、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或者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情感较为含蓄委婉;艺术手法上要求多种多样,一般讲究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语言要求韵律美,所以讲究节奏感和押韵。语言上更讲究精致,要求高度凝炼,所以古诗有炼字、炼词、炼句之说,句式结构一般对仗、整齐,分成小节去写。即便写现代诗,也要追求诗歌的基本要求,最起码也要写成散文诗。戏剧包括人物、场景、舞台说明和矛盾冲突,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就表现形式而言,一般分成独幕剧和多幕剧;就感情基调而言,分悲剧、喜剧和正剧;就题材而言,分历史剧和现代剧。高中生在创作之前,要学习一些戏剧知识,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也有人在高考中因为写得好而规范获得高分。如果不是高手,往往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散文:这是最多的一种文学样式,被称为文学作品中的“轻骑兵”,多种表达方法都可用,一般分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要求涉及面广,思维跳跃性大,但要保持主题一致,此所谓形散神聚。虽然所谓文学是要求成熟的作者去写的,但高中生完全有必要和能力去尝试这方面的创作,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写作能力才可能日臻完善。 十九、时文赏析。解析:所谓“时文”,就是指当前媒体上刊载的好文章,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所谓“赏析”就是对它进行评价鉴赏,看看好在那些方面,有我们那些可以学习和借鉴之处。构思:不必面面俱到,就某一两点提出自己的评价,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写这类文章,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些同学去对课文中的文章进行赏析,而且写成了读后感,这就不当了。 二十、百科知识。解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除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外,你对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有那些兴趣和了解,你可以用一篇文章的方式介绍给读者。比如农业生产知识、烹饪知识、手工知识、购物知识、安全知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只要你是某一方面的小小行家,你都可以把它写成一篇说明文。 二十一、名人点评。体坛明星、影视明星、娱乐明星、作家、艺术家、政治家、感动中国人物、媒体焦点人物。。。。。。都可以是名人,结合社会公众和普遍价值观对之品头论足,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思想要求积极向上,多写正面,少涉及阴暗、灰暗的东西,当然可以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多读书看报,多了解社会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 二十二、演讲示稿。也就是写演讲稿,不过是一种假设演讲。设想你的演讲对象,要演讲的题目和主题是什么。一般在开头要有称呼和问候,并说明自己的演讲题目。然后是正文,要求要有感情,要学会用场面和细节去感染听众,有时用排比句和呼告语也能调动听众心情,但不能空洞、矫情,多用记叙和抒情这两种方式。没必要文采飞扬,一般是感情真挚、质朴无华,因为大家是在听,而不是在看文章。要学会在演讲稿中和听众沟通,比如作假设、提问题思考、呼告、长短句等等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十三、风花雪月。解析:这只是对自然万物美好事物的概括。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它们入文,风霜雨雪、梅兰竹菊、月落乌啼、花鸟虫鱼、柳暗闻莺、云霞雾霭、舟车江河。。。。。都成了作品中常常描写和咏叹的对象,在诗歌中更是被诗人寄寓了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成为了诗歌的意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这类文章常用的表达技巧。你可以用它们入文,写一篇文章,可写成散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写景咏物。可以搜集这方面的诗文,让你的文章更具有文化内涵。 二十四、学法指津。就是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自己在学习某一科上的心得体会,解释方法,介绍经验。要有理有据,谈方法,举例子,打比方,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这是实用文体,将来参加工作后要经常写到这样的文章,万不可小觑它。 二十五、故事新编。这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一种创新文体,即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经典故事进行再加工,甚至完全颠覆,即我们常说的旧瓶装新酒,重新改编故事,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四大名著里的故事、阿Q、孔乙己、祥林嫂、女娲补天、拔苗助长、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孔子说国王。写这类文章,内容、主题都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思维,不能荒诞,没有价值的胡思乱想。不然就没有写的必要性。 二十六、青春驿站。青春是阳光明媚的,又是多姿多彩的,更是困惑无助的。我们有欢乐、泪水,有朝气蓬勃、黯然伤神,有发奋图强、灰心丧气,可见,青春是五味杂陈的,把我们的这些赞美和迷茫写下来就是一篇好的文章。但不能够空洞无物,要有实际内容。里面应该有故事,有抒情,有议论。 二十七、高考试刀。即找一篇高考作文题来小试牛刀,看看自己的写作能力离高考要求有多远。最好是看看范文,看看别人是怎样去审题和立意的。 二十八、社会万象。医改、房价、体育、高考、就业、农民工、安全、慈善、暴发户、贫富差距、救助、临终关怀、堵车、环保、创业、公务员、保险 、减负、网络红人、时尚达人。。。。。。我们这个时代太信息化,新事物层出不穷,以上这些关键词恐怕是我们天天会接触到的。你是怎样看待社会万象的,就某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吧。 二十九、本周小结。这一周,在你身边发生了那些事?你是如何度过的?你的学习和心得体会如何?给自己梳理一下心情,给未来一周作一番规划。乐观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最为重要。这一栏目是要同学们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会坚持写日记,持之以恒也能达到练笔的效果。 三十、艺海拾贝。解析:“艺海”是把文学艺术比喻为一个广阔的海洋,“拾贝”是指在文学艺术这个广阔的海洋里拾起一只贝壳。这不是要同学们去写作,而是在平时的阅读中,看到文采斐然的文章,或者是思想性极高的文章,一般是指名家作品,可以把部分内容或全文抄下来,作为今后写作的借鉴。这种文章往往是表达精致、文采很好、思想深刻、结构精巧的佳作。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去“拾贝”,再好的东西毕竟是别人的,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写,这样才能达到练笔的目的。 最后,对同学们的写作提出10点建议: 1、 重阅读。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知识,拥有广泛的素材,下笔时我们就有内容可写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让我们的思想和思维品质更好,写起文章来自然有品位,同时文章也往往文从字顺,流畅自然。 2、 拟好题。题好一半文,题者,眉也。好题目往往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拟题要紧扣中心,反映文章内涵;拟题宜小不宜大,要求精致;拟题尽量用到修辞手法,给人予美感和文学色彩;拟题要短而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我们现在的同学往往没有拟好题的意识,在考试中会影响你的得分。好题如:《归去何太急》《友谊是首歌》《蓝天,天蓝》《民族精神,助民崛起》《枯荣随缘,遇合尽心》《别把自己娱乐死》《内心的独舞》《面面俱“道”》《梦里花开》《让心情打个盹》《美,距离的忧伤》《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文明不拒绝愤怒》《嫁给昨天》《青山一道同风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远逝的面子》 3、 咬文字。写作要有经营文字的意识,可有可无的语言不要写,表达简明扼要,文从字顺。 4、 重思想。意者,文之帅也,主题思想不好的文章往往不会获得老师的认同。 5、 调心态。作文就是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排除畏难心里,锲而不舍。 6、 多模仿。人天生的能力就是模仿,所以要读读别人的作文,尤其是高考优秀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应试能力。不要闭门造车,“人非生而知之者’,学习他人的构思水平,为我所用。 7、 写熟悉。写熟悉的内容,写擅长的文体,不知不要写,不透不要写。 8、 抒真情。感动不了自己,就别指望感动别人。写作要有感而发,不矫情,不做作。 9、 懂知识。要学习一些文体知识,写出的文章要文体明确,不能“四不像”。 10重卷面。作文要讲究形式美,标点规范,书写美观大方,卷面清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