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火
一种是步骤化的、一层一层堆积的“砖混”建构方式;另一种是先结构后内容、由表及里的“框架”建构方式。框架式结构更适合教科研论文,该结构的建构程序有材料准备、框架搭建、推敲修改等。应根据论文的学科特点、复杂程度和个人的写作习惯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论文结构建构方式。 补充:“砖混”的论文结构方式,在确立选题后,从问题的提出到实践探索,从理论实践的探索到富有个性化的表达,逐步完善,最终成文。“砖混”结构多适用于篇幅不大、形式灵活、角度单一的教育教学论文,如向综合性教育期刊、报纸投稿,这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建构论文的方式。框架式论文结构方式则是更为完整的论文结构,适用于对学术规范性要求较高、内容相对复合、论证严谨的教科研论文,能够完整呈现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成果等。 来源:《江苏教育》 
你可以以文章内容为例先说明几点,大概内容就是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A段为B段铺垫,C段辅助说明问题,D段提出解决方案什么的。既可以说明逻辑关系,又能表示出你对自己论文的熟悉程度。最后再来个总结,类似如下:总之,各部分相互间有逻辑联系,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展开论题服务。使得论文的结构更统一而完整,为更好的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反正我是这么写的,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