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ixx
嘿嘿,本尊可是凭这东西占尽风头~ 作为一门新技术,纳米技术与医药领域的结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纳米医药。近年来,这个新领域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存在不少争议。日前,在2007年世界药学大会暨国际药学联合会第67届年会期间,国内外纳米医药研究领域的有关专家认为,纳米医药的基础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前景看好,但是从全球纳米医药发展态势来看,亟须加强的是其安全性研究,这是当前纳米技术实现为人类健康服务过程中必须跨越的障碍。 科学界普遍认为,纳米技术在医学、制造业、材料和通信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预测,未来10年,全球纳米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万亿美元,其中三大主要领域:纳米材料占3400亿美元,纳米电子学占3000亿美元,纳米生物制药占1800亿美元。 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的新型学科,纳米最初是在物理学中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米的亿分之一。与物理学上的严格定义不同,生物学上的纳米泛指小于微米级别的范畴。在纳米药物中,应用的其分散性。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物颗粒发展到微米级别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能不能将它变得更小呢?于是纳米技术应用到药物领域。由于其颗粒小,药物分散性好,可以更容易地被细胞吸收,从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就会得到提高,于是人们开始研究纳米颗粒和药物制剂。 起步于2000年左右的纳米医药由于在肿瘤、心血管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短短几年就成为各国政府的“宠儿”。21世纪以来,各国政府相继加大了对纳米医药研究的资助力度,美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将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药作为本国国家纳米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纳米技术将带给医药学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它将大幅度地提高人类健康和保健水平。 去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将纳米研究列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成为未来15年我国引领未来发展、实现重点跨越的4个重中之重的领域之一,而其中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药研究占有很大比例。 据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来,我国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纳米科研的部署。“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仅去年就部署了13个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都从不同层面部署了一批与纳米相关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其中医药相关项目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我国非常重视纳米医药领域的研究发展,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北京大学的吕万良教授告诉记者。前不久,一项由复旦大学药学院牵头,北京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相关院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参与,以“导向性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在脑部疾病治疗与诊断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为题申报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获准立项,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生物材料领域,纳米技术可用于口腔、骨科、皮肤科材料的研究,我国已经有产品研制成功。例如,今年年初,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研制的生物活性纳米人工骨材料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类植入产品试生产注册证,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市场公开销售和在临床应用的纳米医药产品。 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可望使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现实,此领域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 有人称“纳米技术将给古老的中医药带来一场革命”。首先,由于纳米技术对物质超微粒化的作用,纳米级粒子将使中药在人体内的传输更方便,可提高中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把纳米药物做成膏药贴在患处,通过皮肤直接吸收而无须注射,这将使中医外治法发生重大变革,使中医外用传统剂型迈上一 个新的台阶。还有,纳米技术在中药加工方面的应用,能在保持中药原药成分的基础上,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形成独具特色的纳米中药材料。目前,我国在多种药材,如灵芝、甘草等的纳米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在肿瘤的治疗上,利用纳米级药物传输系统,可以实现抗肿瘤药物的准确传送,定向杀灭癌细胞,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在伦敦的历史上,因烟雾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们健康的状况曾多次出现,可查的类似事件达12起之多。1952年最为严重的一次,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雾散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英国当局组织力量对造成烟雾毒害的原因进行了调研,科学家们经过了近10年的努力,才弄清这主要是由于煤炭燃烧释放出的烟尘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细小的纳米颗粒大量增加造成的。也就是说,纳米物质的小尺寸在给人们带来难以预料的好处之外,也可能带来不可想象的灾难。由此人们提出疑问:人造纳米材料进入生命体后,是否会导致特殊的生物效应?这些效应对生命过程和人体健康是有益或是有害?纳米量级的微小颗粒,是否会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而影响大脑功能?等等问题都还是未解之谜。 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在进入生命体后,它们与生命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特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同的常规物质有很大不同,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损害,并成为许多重大疾病的诱因。 如果问题不解决,纳米医药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将无法用于临床,纳米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是纳米医药研究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和纳米医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瓶颈。目前,无论国际或是国内,纳米尺度物质以及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实现纳米医药真正服务于人类健康的路还很长。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 “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 “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