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2926411
地理论文 我国是世界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繁,损失分布,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在世界上的国家之一。观察到的事实是20世纪是一个显着的气候变化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暴雨,炎热的天气和沙尘暴等)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并直接危及中国的国家经济发展,因此,我认为,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要坚持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的防灾减灾,灾害监测和预警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附加重视和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气象灾害的警告老化,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期,临近预报和加强意想不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技术水平的保护。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强科学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技术和设施,充分发挥团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和技术水平。政府和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助,并减少与其他常识,提高公众意识的紧迫性和意义的社会责任和自救,互保存我们的能力。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了村”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大部分的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员工,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逃脱,自我帮助和互助能力,达到减灾,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灾难,灾害应急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的预防宣传手册和宣传材料,广泛宣传和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预防和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的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我参与帮助功能。市民充分了解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种预警信息的含义,灾害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不同级别的警告,采取积极和有效的反应。需要建立一个广泛的,光滑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及其他形式的传播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瞬间点和滚动播出的电视节目。有关部门,以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的时间,以达到有效的用户手中的,所以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达到的目的,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是指灾难的程度可能在未来几年达到和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灾害风险,了解一个特定的区域,不同的危险发生理解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短期和长期变化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以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险,以减少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风险评估的自然灾害,包括灾害的监测和识别所造成的损失,以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估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测出长江长度3公里。其课题小组利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卫星影像是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摄,分辨率达到30米。计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后得出结果。 这次研究,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位置东经94度35分54秒,北纬32度43分54秒,海拔5042米算起。当曲 (由源头至囊极巴陇)8公里、沱沱河6公里、通天河7公里、金沙江2公里、宜宾以下6公里,我们 ,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居世界第3位。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 长江的北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有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可以充分调动爱好地理的学生深入钻研地理科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细心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探究地理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择好题目,搜集材料,确立论点,写作修改等几个方面。 一、选用合适的题目 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论文题目。如属侧重理论探讨性质的地理论文,需要广泛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文章。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事实材料论证、补充或否定某一学说、假说或理论等。如属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地理论文,需要在积累、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某一地理现象,解决某一地理问题。 一般来说,小论文题目选择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幕阜山以后,可以拟定大桥河的成因,鲁溪洞的特点及成因,喀斯特地貌与溶洞。又如,参观武宁湖畔万福工业园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谈万福工业开发区与武宁湖的环境关系等。题目要具体,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不容易把握。 二、搜集可靠的资料,充实论据。 搜集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文献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和发展。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多年辛勤劳动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作为写作参考或佐证。引用这些资料写出来的论文不仅有较大的说服力,而且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充实了学生的论据。 三、确立清晰的论点 这里的论点是指对某个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点和见解。例如:以“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原因”为题的论文,其论点应确定为稳定的政治局势完善的金融机构开放的外汇市场,宽松的金融管理。强大的经济实力量方便快捷的联络。根据这些论点,从而得出纽约具备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的结论。 四、写作并修改论文 指导学生编拟并修订写作提纲,着手撰写地理小论文。在论文中提出地理论点,用地理学的理论和事实材料论证论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可靠,结论准确。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简单明了的结尾。 指导学生写论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地理修养、实践经验和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