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boking
老高啊,给你点好东西。怎样阅读分析议论文? 第一,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弄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掌握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辨识、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 第二,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三,把握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 在各地中考中,议论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辨析、判断、提取和归纳论点; 2.能认识分析论据的类型; 3.能辨识、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 4。理清、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5.分析、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6.体味、理解词、句的合义; 7.体味、理解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 一、思路与结构的分析 知识概说 《大纲》规定,初中生阅读议论文,要“理解文章的思路”。 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2.能正确划分议论文的层次,概括层意。 复习指路 一)如何理清作者思路,掌握议论文结构,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段或句构成的整体。各个段或句是怎样联系、.组合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呢?这是阅读时经常要考虑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就是对文章思路的分析。对此,叶圣陶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走。譬如一篇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然后从几个方面来说,而着重说的是菜一个方面。其余几个方面只说了一点儿。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一定有道理。读的时候就得揣摩这个道理。再往细处说,第二句跟头一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三句跟第二句是怎样连接的,第二段跟第一段有什么关系,第三段跟第二段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都要搞清楚。”我们读议论文时,应按照叶老先生指点的去做。 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议论文的最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1.“横式”。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展开的,就是“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①“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如《理想的阶梯》;②“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如《“友邦惊诧”论》;③“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2.“纵式”。在论述中,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有两种类型:①“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如《从三到万》;②“起承转合”式,如《读孟尝君传》。 二)怎样划分议论文的层次? 这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结构来划分。例如《从三到万》,全文共八段,可分为三层。一、二段为第一层,从提出学习有无捷径的问题入手,经过初步分析说理,提出论点:学习应该一点一滴地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宜要求过急。三至七段为第二层,引述古代故事并紧密结合故事内容展开论述,引出“学习应当谦虚谨慎,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的论点。八段为第三层,提出希望:正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从三到万”的故事为例,举一反三,更好的学习。 另一种是按文章论述问题的不同角度来划分层次。例如《理想的阶梯》共八段,可分为三层,一至三段提出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四至七段是主体部分,又分三小层从三个方面分别设立分论点展开论述:①“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②“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③“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最后一段紧扣中心,总结全文:“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典型题析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于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②③④⑤四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四句中,又可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 2.⑥⑦⑧三句同第①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三句中,又可分为哪几个小层次?. 3.⑩⑾两句分别从什么方面论述的?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疑问,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 ②古今许多(甲),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③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绝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乙);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哥白尼“日心说”的产生。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④但是应当指出的是,任何有效的怀疑,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际材料为基础。比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发现,而是他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潜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没有大量丰富的资料,达尔文绝不会提出有价值的怀疑。 ⑤疑之所以贵,就贵在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让我们举着问号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C (1)填入短文(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思想家 B.科学家 C.学问家 D.文学家 (2)填入短文囚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物种不变论”被达尔文怀疑,因而创立了“进化论” B.由于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产生怀疑,因而创立了 “进化论” C.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D.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哪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 (3)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 ) A.要敢于疑 B.怀疑是学问的种子 C.材料是怀疑的基础 D.学贵有疑 (4)对短文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 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知识概说 《大纲》规定,读现代文要能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对议论文而言就是要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论点。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能辨析、判断、提取、归纳文章的论点 2.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复习指路 一)怎样从文章中找出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具体说来,找中心论点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位置找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谈骨气》开门见山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的文章在中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如《从三到万》;有的文章在层层论述之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如《论“基本属实”》;还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通过分析论题找中心论点。阐释体议论文总是按照特定的目的或要求对某种事理、观点或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着重讲清是什么、怎么办。读这样的议论文,先要明确作者议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一步步理清层次,找出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主张,就抓住了中心论点。例如读《论“基本属实”》一文,就可以抓住论题读下去,边读边想,作者对“基本属实”的见解究竟是什么,文章结尾得出了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有用。” 3.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我们知道,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通过分析论据证明了什么来找论点。例如《谈骨气》一文,举了三个事例:文天样拒绝降元;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这三个事实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呢?是为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须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不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这就须要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其内容,以总结出中心论点。例如《从三到万》一文的中心论点可以归纳为:学习应该点滴积累,要循序渐进,不宜要求过急。 二)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对中心论点而言,分论点又可看做它的论。例如《纪念白求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其分论点是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赞扬白求思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赞扬白求恩对医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仔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4:。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输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标出,并概括出每一层的大意。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功的路是困难的路,也许是受苦的路。苦学、苦练、苦干,才有一点点成功。 Cjl成功的路是充满失败的路,问题并不在于“失败是成功之母”,问题在于,失败又失败之后并非即是成功,也并非最后总归是成功。有时候,失败又失败之后依然是失败。最最渴望成功的时候往往最难得到成功。对成功的渴望往往成为妨碍成功的一大思想负担,或者时髦一点说,一大“心理障碍”。通往成功之路有没有捷径呢?有人以为是有的,靠活动,拜码头,找靠山,亲自去跑去拉去求评论家与领导人为自己吹捧,亲自去活动为自己争奖以至搞不正之风……这样,有时也可以得到一点“成功”——多么可怜和可悲的“成功”!随着时间的冲刷,这样的“成功”没有多少日子就被冲了个无影无踪,到头来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成功之后的路就更难。如果说失败之后不一定是成功,成功之后就更不一定是成功。毋宁说,对成功的自我陶醉一定会招致失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 (2)本文共有几个分论点?请分别摘录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为什么说“最最渴望成功的时候往往最难得到成功”?能否去掉文中的“最最”和“往往”两个叠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别论据材料,明确论证方法 知识概说 《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课文”。就阅读议论文而言,主要是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对论据和论证,主要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是 1.能认识、分析论据的类型 2.能辨识、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 复习指路 一)论据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形式。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数据等;道理论据包括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 二)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几种?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阅读议论文,必须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分析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典型题析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此之谓大夫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大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升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一二八二年被杀害了。 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文第②段运用了道理论证。 B.引文引自《谈骨气》一文,开门见山,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C.引文中的第③段话与第②段中“富贵不能淫”这句话相照应。 D.引文中的第③段运用了举例论证。 选出与第③段论据类型相同的一段( ) A.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可怕的。朱自清先生在《匆匆》这篇散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的匆匆了,伸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B.巴尔扎克,每天用十六七个小时如痴如狂地奋笔疾书,即使只得手劈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非常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等九十四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C.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D.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拖拉懒散的作风 
总说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议论文结构 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可分两大类 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考场如何写好议论文 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匆槁畚模�0诔鏊荡蟮览淼募苁剑��苎г�砗捅缰しǖ氖跤镆还赡园岢隼矗�郧笏道淼某浞帧⑼赋梗��Ч�实闷浞础?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
判断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必须从论点的本质、特点,以及它和其他内容的关系等方面去考虑,从中可以归纳出确认中心论点的五个依据,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五个依据是: (一)依据论点的定义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出现在文章中的中心论点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观点像“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改造我们的学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恰到好处》),这些都是鲜明表达作者观点和见解的观点,它们又分别是文中所有论据论证的对象,所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我们在分析把握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时,可以根据论点的定义,先明确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一下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见解和主张 (二)依据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型特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因此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应该是判断句掌握这一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找到中心论点如上述三例的中心论点,从句型来看都符合这一特征我们强调中心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来表述这一特点,还为了可以尽快地排除对中心的错误判断有人经常错误地把论题当作论点,比如学习《个人和集体》、《讲讲实事求是》、《崇高的理想》、《我们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课文时,常常把标题当作论点,实际上它们有的只是一个词,有的是并列短语,有的是疑问句,都只提示了议论的范围,仅仅是论题,它们都不能象判断句那样明确地表述作者的见解与主张,因此都不是论点只有动宾短语作标题才有可能既是论题又是指示中心,比如“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那也只是因为它们可以补足、改写为表述中心的判断句,而如果正文中有更完整的对中心的表述文字,我们还是应该确认文中完整的表述文字为中心,而把标题的简述看作一种提示 我们说表述中心论点的句型特征“一般应该是判断句”,既是肯定大部分议论文中,作者用这一句型直接而明确地表述自己的主张与见解,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依据之一,帮助确认中心论点所在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有一部分议论文,尽管它的中心很明确,但却没有用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或者没有直接表述中心的文字要了解这类文章的中心,就要求读者阅读后,根据内容去补足表述中心的判断句,或者用判断句型去归纳它的中心论点比如《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它的中心论点的几个要点分述在三个小节的小标题上,这是十分清楚的,把握此文中心论点时就要把它们归纳补足为一句包含这些要点的判断句,如“写文章要从关系紧密的义理、考据和辞章三方面考虑,观点与材料要统一,材料要准确,要有好的形式”由上可见,用表述中心论点的判断句这一句型特征来确认中心或归纳中心是很重要的 (三)依据论点常见的位置 中心论点在文章中有它常见的位置,有的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是这样有的在引论部分的结尾《简笔与繁笔》一文,首段先明确概念内涵,结尾引出中心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有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的开头这类文章大多是采取先破后立的写法,引论部分针对现实存在问题有所破,然后在本论部分提出作者正面的见解与主张如《拿来主义》,作者在引论部分先抨击、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然后在本论部分的开头提出对待文化遗产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这一主张有的文章的论点是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如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在前文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类议论文在开头和中间论证部分并没有明确揭出观点,只是提出话题和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结尾时,用一句话或一段简短的话点出文章观点,卒章显志此外,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体现在标题上有的则要读者从全文内容中去体会归纳 了解论点常见位置,再参照其他依据,我们就能比较快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 (四)依据论点与题目的关系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与议论文的题目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作者拟定题目时总是要想方设法使它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因此,我们确认中心论点,就可以反过来从研究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 议论文的论点与题目大体有这样几种关系:有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比如“作家要铸炼语言”、“学问不可穿凿”,这些标题已经十分醒目地把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写了出来有的题目是论点的简述,它也很明确地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前面提到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是这样找这类文章的中心论点也比较容易,只要从文中论点常见的位置上找到完整的表述中心的判断句就可以了有许多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论题但仔细研究一下,同是点明了论题,不同的语言表述法,有时又可以从不同角度暗示出中心论点的内容比如“个人和集体”、“简笔与繁笔”、“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类由并列短语来构成的题目,它们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大多是要揭示出题目所示的并列的几项内容间的关系或论述应如何正确对待这几方面的关系我们根据这样的暗示,可以从文中找到阐述这些内容的判断句,参照其他依据,把它确定为中心;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表述这些见解的判断句作为中心比如《个人和集体》一文,就可以归纳出它的中心论点:“共产党人要反对个人主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类以问句作题目的,题目虽不是文章的论点,但它们的答案往往就是中心论点,我们可以从正文中找出表述问句答案的判断句,参照其他依据确认为中心有的文章的题目,如《拿来主义》、《恰到好处》《不求甚解》等,它们并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但却是文章中心论点的核心所在 总之,题目与论点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认真琢磨题目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必然有助于我们快速而且准确地把握中心 (五)依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这是确认中心论点的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也是解决以上依据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最后依据 在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点是被证明的对象,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确认一个论点是否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最根本的要看它是否是文中诸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让我们看一看《讲讲实事求是》这篇文章 从题目看,它提出了文章的论题那么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论述了我们做工作是否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一观点;第二自然段摆出一个看法,即当时党内存在打着毛泽东思想旗号却违反、甚至反对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严重问题;第三自然段重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三段提出的几个观点,都是在实事求是这一论题内作者的看法,都符合判断句这一句型特征,从位置看也都在常见之处,那么究竟哪个是此文的中心论点呢?有人习惯于在首段找中心论点,对不对呢?这时就要依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来判断了通读一下全文,我们发现在全文十个自然段中,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到第八自然段很长的这部分文字,是顺着第四自然段开首一句往下写的,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从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缔造我们党的最初年代开始,就一直提倡和实行对于社会客观情况的调查研究,就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一切只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切只从本本和上级指示出发而不联系具体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这句话中的两个要点“一直提倡和实行……调查研究”和“一直同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实际上正是此文概括的事实论据,这句话后面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列举了这两个“一直”的具体史实,这些正是此文具体的事实论据,而这些都是用来作例证,证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一观点的而且文章紧接的第九自然段又用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总结、肯定了这一观点,这样四至九段构成了完整的论证部分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从四至九段所论证的对象这一依据来确认“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才是此文的中心论点而其他几个观点在后文都没有展开写,也没有被证明,它们在文中只起了引论的作用 以上谈的是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中心论点的五个依据,也是确认中心论点的几种方法,它们往往要互相参照,配合使用,交互印证,才更有效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御铅华自生音。迎风奔跑。点一盏向善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