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5

fxwgly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大学科技论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fzzu6621

已采纳
①聚乳酸 ②合成 ③新进展 ④复合应用(1词1分,顺序不当扣1分) 试题分析:首先把本段材料进行概括,概括为一句话: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减低其成本的关键。然后对本句话的关键词进行提取:①聚乳酸 ②合成 ③新进展 ④复合应用。点评:提取关键词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即是指答题者所提取的词语必须包含整个语段的主旨,避免出现过宽或过窄的错误。第二:代入反馈原则。是指把选出的关键词带入原文段,看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要点是否齐全,是否字数超限等。第三:数量达标原则。试题所限定的词语数量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设定的,对答题应有一定的暗示作用。第四:次序固定原则。即是考生所选择的关键词在填入答案栏时,位置和次序不能颠倒混乱。

大学科技论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106 评论(14)

harriet404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 我一向语文很好,可是这次鬼使神差的,语文竟然错了很多不该错的地方。经过我的仔细反思,我想这和我阅读题目不认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点也同样延伸到了数学和英语方面。很多计算和语法上的小错误让我丢掉了不少分数。例如:(这个我不能替你写,不知道你究竟错了什么,举上几个小例子就行,50字左右)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学习的东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我一定要在考试的过程之中认真审题,自习读题,把题目看准、看好。时间允许的时候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类似于这样的无谓的错误。 其次,我还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以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习题强化。通过考试,我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样的题目,感觉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差异。可是一当考试,才发现原来那么多考试题目是我从来看都没看过的(你就先编着吧)。只怪自己买的练习题做的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从这次考试之中汲取教训,增加力量,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对做完形填空等练习题也是提高英语的好方法。 期中考试毕竟不是期末考试,我还是有机会的。下一次考试,我要更努力,争取不让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失望。不让自己失望。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
272 评论(13)

yulikanhua

期末考试后,我们应该针对一些薄弱的科目重点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析的策略一般是从得分比较低的科目开始分析,要判断我们做错的题目是真的,不会还是粗心大意的问题,如果是粗心大意的话,我们之后要记得在做完题之后再次进行检查,如果是不会的话,那么我们要及时请教老师把不会的东西弄明白。
115 评论(9)

xiami9717

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开展有关试卷的分析工作,主要用以检测试卷中的试题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检查试卷命题与课程要求是否相符,同时对试卷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在对试题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检查该课程远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由于我校的成绩统计数据一般在下一学期期初统计出来。试卷分析应安排在统计结果出来以后进行。在选择分析科目时,一般应选择考试人数多,及格率偏高或偏低的课程(包括省设课程和统设课程)来进行。具体在写试卷分析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覆盖面情况分析。是否覆盖了所有的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是否一致,有无超纲现象。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是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相符,有无偏题、怪题等。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失分的原因;对失分较少的的题目,分析得分的原因。四、建议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2、教师在今后讲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加强。3、学生在今后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才能学好该门课程,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