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h123
近年来,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导致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向大学生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认识自我,做自信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时过于自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有时又过于自卑,认为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使一些同学时常处于心理焦虑之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对我们颇有启迪意义,全面认识自己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前提。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你独特的容貌、性格、信念构成了独特的你,你不必非要变得和别人一模一样。其次,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别人不一定拥有;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成绩,哪怕是丝毫进步,你也会信心倍增。最后,要努力包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必因为自己相貌不佳而苦恼,也不必由于自己身材不好而忧愁,因为无论你怎样苦恼和忧愁都不能改变现状,只能使自己更加萎靡不振,何必不调整一下心态,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愉悦接纳自己的不足。记住一句话:“千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学会快乐,做乐观的人 经常听到一些同学议论:“生活真没劲”、“过得真无聊”、“好烦呀”、“我想大哭一场”。由于一些偶然事件,一时情绪低落是难免的,重要的是不要让这种低落的情绪持久化。要学会在平淡中发现快乐,过快乐的生活。其实,快乐是生活的赐予,人人都可以拥有。相貌、出身、地位、财富都不是快乐的决定因素,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赤壁大战,曹操损失几十万大军,在逃亡的路上仍笑颜常在,庆幸自己能活着回来。一个农民连人带四轮车一起掉入一丈深的水里,奋力爬出水面后也大笑不止,庆幸自己毫发无损。面临灾难,他们并没有悲痛欲绝,这完全取决于他们乐观的心态。印度人口众多、气候炎热,然而印度的治安状况却比较好,街头鲜见有人吵架。尽管许多人生活在赤贫的状况下,却很少有人感到愁苦和悲伤,只要音乐一响,男女老幼就会立刻抛下手边的一切,欢快地跳起舞来。印度人的快乐来自于他们平和的心态。朋友们,想开一点,不必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脑筋,更不必为身外之物大动肝火。人生短暂,不要总是愁眉不展、牢骚满腹,而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努力去寻找、经营快乐吧!让快乐的阳光撒满自己的人生历程。 磨炼意志,做坚强的人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人都可能遭遇挫折、经历逆境。挫折和逆境对弱者是万丈深渊,对强者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河北邯郸学生贺世民在3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被过早来临的人生苦难压垮,他通过反复练习,学会了用脚写字、画画、设计电脑动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广东怀集学生邓茂云家境贫寒,12岁时曾自己烧砖为家里盖起了能遮风挡雨的新房,3年高中靠拾废品、卖破烂筹集学费和生活费,他坚信“爱拼才会赢”,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17分的成绩考入了华南农业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面对突然来临的灾难、贫寒的家境,他们没有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而是靠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和挑战。他们的顽强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痛苦的人生历程上逐渐磨炼出来的。今日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贫困学生,其中不乏意志顽强者,但是也有少数学生意志薄弱、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们抱怨社会、抱怨家庭,消极地看待人生和社会。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的道路必须自己去开拓。少一点怨言、多一点行动吧!只要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主动交友,做合群的人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引导无数孩子开始学习交友。幼小的孩子可能会奇怪地问:为什么要找朋友呢?老师可能会这样回答:因为人怕孤独。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希望孤独地度过一生,所以从幼年就开始寻找朋友。进入大学,许多同学在交友方面产生了困惑:认为大学的同学不如中学的同学纯朴、诚恳、实在,比较自私,难于交流和沟通。在远离亲友的同时,又缺乏新的朋友,不少同学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极少数同学甚至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大学阶段交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全面塑造自己,吸引好朋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希望交什么样的朋友,你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第二,求同存异,不要苛求朋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不要奢望朋友必须和你一模一样。第三,诚实守信,尊重、理解、关心朋友。讲诚信,才能交到真朋友,真朋友才会雪中送炭。第四,宽容大度,善于原谅朋友。朋友之间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大雁只有结成群体,才能长途迁徙。人也应该广交朋友,相互扶持,才能渡过难关。做一个合群的人,你就会走出心灵的孤岛。 适应社会,做积极进取的人 达尔文曾讲到:能够生存下去的物种不是力量最强的,而是最善于变化的。人生在世,不仅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还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应对社会的挑战。河北的张立勇,读高二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21岁时到清华大学第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工作之余,刻苦学习英语,今年首次参加托福考试竟然考了630分,还拿到了北大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文凭,他在英语角结识的朋友澳大利亚人迪姆,称他是一位最了不起的中国年轻人。大学校园里,像张立勇这样奋发图强的学生为数不少,但也有少数学生考上大学以后逐渐丧失了进取精神,或热衷于经商,或沉湎于恋爱,学习没有目标,精神没有支柱,一旦遇到挫折,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要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里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顽强拼搏,奋勇前进,在拼搏中磨炼意志,在前进中增长才干。朋友,确定一个目标,去体会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吧。 
多参加集体活动,锻炼身体,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就能培养健康的心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加以引导,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化,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团体辅导教学活动应用于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会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堂;团队辅导;应用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心理压力增大。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是让教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利用团体辅导原理实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团体辅导形式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组织多样化活动的机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 团体辅导,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明显增多。教师作为心理健康课堂的组织者,可以与更多的学生互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素材,促进课堂氛围的热闹化。团体辅导,有利于教师从多个角度给予学生鼓励,引导学生就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会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要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出发,在有关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中融入团体辅导模式。让团体辅导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利用团体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对自己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意识,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建立健康的个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心理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利用“我是谁”的活动,让学生说出15个“我是……”的句子,对自己进行由浅入深地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价值拍卖”游戏,假设给每位学生一定数量的金钱,向学生展示“健康”、“诚信”、“大房子”等拍卖品,让同学们竞拍,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团体辅导,促进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主题活动的实施,重在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促进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交际者。教师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游戏,让一人站在高处,背对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响应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际交流过程中必备的品质,也是一项技巧。用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改变自己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个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团体辅导,做好情绪调控 大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对其日常行为与生活快乐程度有重要影响。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像“番外篇”。教师给学生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误会、看到两位同学在一起悄悄说话,并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会没有叫我”等,当学生说出具有负面情绪的观点时,鼓励学生一起来讨论这种想法的正常性。当学生有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训练,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一些心理的小秘密变得公开化,促进课堂活动轻松化。 (四)利用团体辅导,调整恋爱心理 恋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正常的活动。利用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恋爱观念,形成恋爱能力,有利于校园氛围的和谐化。教师可以利用“情侣间的小矛盾”活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决的方法。用课堂讨论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困惑,解开心结,有利于大学生更加自然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情,能够在一段情绪中付出与宽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正常,能够减少许多校园矛盾与暴力事件。重视恋爱教育,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实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团体辅导方法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去,拓展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课堂活动,给大学生传递更多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更能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堂中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
谢谢你的信任。不过今天写不完了。明天我给你写。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