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朵邓辉
001 梁启超文学观的时代意义 002 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研究 003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004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005 论鲁迅小说的“立人”思想 006 论《祝福》的艺术特征 007 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008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009 近现代报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010 论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 011 胡适《尝试集》与中国新诗 012 论周作人对新文学的理论贡献 013 论郭沫若《女神》对新诗的影响 014 论郭沫若诗歌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015 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 016 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017 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创作 018 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019 《新青年》研究述评 020 “小诗”派研究 021 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022 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 023 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024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025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030 论闻一多的新诗理论贡献 
对余华最新小说《第七天》进行解读,因为这个比较新,而且应该也有内涵可以挖掘
抱歉,偶大学时是学数学的,汉语言毕业论文确实不知道如何写。但我想,道德即文章,用良知去做文章便好。一个进步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如何通过你的手敲击键盘,用文字的力量去唤起向上的精神、引领积极的主流,便是我们习文的责任。唯有民魂最可宝贵,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唤醒民魂。相信自己,静下来,用心写好你的毕业论文!加油!
密切与人民的联系,适应时代的需要,深刻地反映社会,提高文学的人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曾见论者说,文学与时代无关,与时代越疏离就越回到“文学的本真”。危哉斯论!文学的“本真”是什么?就是作为人类活动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领域,文学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以艺术形态反映社会、服务社会,就是它的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含量及其优劣,以及它们“进入”艺术的深度及其技巧的高下。中国当代文学,循此前进,庶几可望远大发展!现在问题恰正是文学疏离了它的本真。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