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赏析论文1200字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6

奥宠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赏析论文12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ch0819

已采纳
从岷山到草地,从瑞金到湘江,从遵义到延安,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转移,剑锋直指日寇,血染华北,挽救民族于危亡。 在茫茫的沼泽地,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他们的灵魂永存。他们是英雄,是路标,他们是丰碑!难道我们不感动和震撼吗? 万里长征路,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其中的血雨腥风、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想象的。险恶的环境,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前途漫漫。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而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勇敢拼搏的精神,一种人类永恒追求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把目光投向自己,我们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长征吗?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恐惧,挑战自我极限,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想到红军就有一股无穷的力量。正是这种精神,不仅鼓励我进步,也鼓舞了一代代莘莘学子,面对困难不退缩,坚韧顽强、勇于开拓。 几十年的风雨,几十年的追求,几十年的缅怀,几十年的奋斗。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以告慰先烈英灵。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习《七律长征》的时候。那天,我终于能与他并肩作战了!心潮澎湃的我义无反顾的追随着他,走入了那段峥嵘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瞧,那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在我们眼中不过就像脚下的泥丸。看,那湍急的金沙江,如今也被我们巧渡而过。听,泸定桥头,炮声枪声呐喊声,声声入耳;看,大渡河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翻过白雪皑皑的千里岷山,我们离延安似乎更近了。一路行来,大家个个笑逐颜开。但我却忘不了主席那镇定自若的神态,我更忘不了那些有他气势神韵的无名战士们。正是他们无悔的付出,让那无形的信仰——为了新中国,深深地,深深地,扎根在我幼小的心田中。而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退却,有时干脆就放弃了。而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我遇到的这点困难与他们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么去为祖国作贡献呢?我又怎么能对得起先烈们的英灵呢?我羞愧万分,不断地责备自己。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我一直是用敬畏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封面上的那两个打字“红岩”,似乎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看见它们,我的心就沸腾了。这本书讲述了重庆地下党和国民党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华子良、许云峰、江姐、宋振中、成钢、成瑶、刘思扬、双枪老太婆等英雄形象。小萝卜头宋振中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就参加了共产党,但是后来全家都被杀光了。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加共产党,这种热情为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江姐,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了我的心中。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赏析论文1200字

202 评论(14)

Miss_lucky

品红色经典——我与《白鹿原》《白鹿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文章,一部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触目的长篇画卷。这部酷似《红楼梦》的小说讲述了在从清末开始的半个世纪里,一阵阵飓风掠过了白鹿原上空,而每一次的变动都震荡着它的。打乱了再恢复,恢复了再打乱。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这是一个稳定的地方,这里的居民当落户在这里子子孙孙就不曾离开这里,生于此,葬于此。血缘关系,利益关系,姻亲关系,宗族关系,每一条都那么的明晰,又那么的隐秘,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形成一张密密的网,每一条线都触动着不同人的神经。人们的喜怒哀乐无须让那些阿三王五知道,他们只要在这网里的白、鹿两姓的爷们群里的荣光,只要在这张网里能挺直腰板就是他生命的全部。然而又有哪个群体,哪个个体能逃脱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那场场血雨腥风的聚变,剪辫子,闹民族革命,国共合作,剿共,瘟疫,饥荒,抗日,内战,土改……白鹿村里那些上至有头有脸的族长、乡约,下至长工佃户,此刻无非是狂风中的枯叶,烈火中的枝条,有人闹农民协会,有人成匪了,有人成了保长,有人参军抗日,有人成了保安司令,有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社会主义”……这也是一个热闹的地方。狂风来了又去,烈火燃了又息,但白鹿村却不再平静。国民党被共产党打垮了,国民党的走狗也要死。曾经的乡约,保长们再也抬不起头了——打倒斗垮;养猪场的猪宰了——让无产阶级吃掉;辛苦挣钱买的地——分掉;曾经就三秦父老于水火的关中大儒——老朽——墓砸了。一切又陷入了混乱,即使阅历无数的老族长也解不开这迷,一切又归到了“天命”,人生无常,生老病死,富贵荣华,不过转瞬;只有天道永恒,周而复始,不曾荒驰。在这里,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生命玄学和神秘不可解的力量,人物命运的因果报应等等。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白鹿原是虚的,但故事是实的,感动是真的。即使白鹿原不在了,但它会与我的心同在。
202 评论(12)

1334677863

【网络综合-建党90周年征文1500字:歌颂党的作文——总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建党90周年征文1500字:歌颂党的作文——总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个由优秀个体所构成的集体,才能发挥个体组合所没有的作用,正是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和凝聚力,才能铸就永远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题记大写的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有伟大精神的人,是勇于面对生命抉择的人,是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伟大的民族必有伟大精神,伟大的人物必有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时代必会出现伟大的精神战士,为真理而求索,为真理而斗争,用生命之光点燃真理之火,用沸腾之血谱写真理之歌。迷茫中,我也曾不断地思考生命的真谛。在大学这座熔炉里,生活和周围的人告诉我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祖国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同样会放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我的思想就这样在经历了恐慌和冲击后不断前进着。猛然回头,我才发现是一部辉煌灿烂的党史始终在伴随着我的成长、成熟。她的历史是中国***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壮大的历史。“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人生价值!”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不是一种教义,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它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也不断地证明,中国***自成立的那天起,就对中国青年,特别是优秀青年学生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有许多青年被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 “我们党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乐于跟革新者走的,我们党是同旧的陈腐的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率先投身到忘我的斗争中去。我们的党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导师列宁一语中的,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来说,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同志也曾对青年大学生的明确指出:“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我们的成长需要党指明方向。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等待后,我终于在大一的下半学期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在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后我感到自己向中国***这个先进组织更加靠近了,也深知承载了更多的祖国和人民的爱。学生党员是特殊群体,但不是特殊公民,学生党员首先是学生,做学生的基本要求不能变,普通学生的本色不能变。只有时刻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胸怀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在广大群众期望的目光中奋斗不止。学生党员是旗帜,通过一系列的党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曾经看过专题片《时代楷模》,其中有许多广为人知的优秀***员代表,也不乏扎根边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奉献自己宝贵青春的先进分子。看后真是感慨万千,泪水也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但我深知***人不相信眼泪,新中国能有今天的伟大成就,正是这些优秀党员真抓实干取得的,他们无愧于“***员”的伟大称号,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员的真正含义,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党的教育为我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年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