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户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老年人具有较长的闲暇时间,在情感上处于孤独状态之中,渴望交流和安慰,具有潜在的旅游动机。挑战:人口老龄化就相当于社会的压力变大,社会保障金的人变多,资金缺口会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1、鼓励生育。鼓励人们生育,从根本上增加劳动力数量,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解决老龄化问题。2、推迟退休。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退休制度,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中发挥余热。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居民福利保障体系,如养老基金等商业养老保障。4、医疗卫生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延长老年人寿命,改革医疗保障制度,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改善医疗条件的好处。5、发展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抵消老龄化人口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经济。6、发展老龄产业。开发老年产品市场,布局老龄产业,不仅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而且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比如,人口老龄化从挑战方面看,将减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增加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宁吉喆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施策。接下来,我们要开发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开展深度分析,切实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
将会带来的挑战是:中国老龄化加重,劳动人口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是:老龄人口的增加会带动相关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房地产行业。对于目前的70/80后,也就是20多年后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住房的需求会完全不同于父辈。成熟社区,靠近商圈、地铁和医院,和子女住的靠近一些但未必要住在同一屋檐下,这些可能都是“新一代老年人”对住房的需求。这同时也意味着,位于市郊或城乡结合部的,主要面对年轻单身打工人士的租房市场,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下行风险。其次是养老保健行业。从美国和欧洲的经验来看,老年人退休后进养老院,和其他老人一起慢慢变老,属于常态。这种养老方式在中国还比较少见,一来是比较专业、可以让大部分家庭负担得起费用的养老院属于稀缺资源,往往一床难求。二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认同儿孙绕膝、四世同堂的群居方式,因此很多老人不愿意搬去养老院。但是如果再过20年,当现在的70/80后变老时,情况有可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他们子女数量不多,忙于工作和育儿,而老人自己又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得起环境和服务比较好的养老院的话,有可能会对这样的养老机构有更强的需求。再次是医学和生物技术行业。在“十四五规划”中,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和健康同时被列入7大科技前沿攻关领域,显示政府对这两个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资源支持。根据美国医疗保障与救助服务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65到84岁的老人,其医疗费用支出大约为45到64岁中年人的一倍。而85岁及以上老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又比65到84岁之间的老人翻了一番,差不多是45到64岁中年人的4倍。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时,在医疗和抗衰老上的支出几乎是刚性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倍增加。而目前该行业的投资,可能还不足以应付未来几十年可能发生的井喷式需求。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变化是很缓慢的,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但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有很强的惯性,很难用外力去扭转。我们的近邻日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人口结构变化会对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笔者只是在上文中简单列了几个例子,但其影响面远非这几个领域。与其担心迟早要到来的老龄化,不如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冷静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积极和理性的心态应对这场迟早会到来的巨变。
老龄化人口众多,会使社会劳动力减少,家庭和社会上的养老负担就会变重。但另一方面,它为“银发经济”的发展出贡献。银发经济指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