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6

他乡客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老头js

已采纳
论文格式要求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包括如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正文之前 (1)题目 (2)作者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 指导教师 名字 空一行 (5)摘要(中文)200字以内; (6)关键词3—5个 空一行 第二部分:正文 (1)引言; (2)主要结论和必要的论证(可分成若干节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应依引用次序编号,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例1:[1]陈世明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应用数学[J],1994,7(1):85—92 说明:其中,[1]是文献出现的序号,陈世明是作者名,"一类半线性双调和方程的整体解"是论文的题目,"应用数学"是杂志的名称,[J]表示杂志,"1994,7:85—92"表示发表的年份,卷,期,页(起止)码 例2:[3]华罗庚数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说明:其中,[3]是文献出现的序号,华罗庚是作者名,"数论导引"书的题目,其后加[M]表示这是一本书,"北京:科学出版社"表示出版地点和出版社,"1985"表示出版的年份 第四部分:英文部分 (1)英文题目 (2)作者姓名(拼音字母) (3)数学系 级 专业 班 (4)指导教师 名字 (3)英文摘要; (4)英文关键词 二,文字字体要求: 用A4纸打印,其中 (1)题目用2号宋体(粗); (2)小标题用4号黑体; (3)其他用5号宋体(中文)(英文用5号Times New Roman); (4)其他未说明的问题(如脚码,脚注等)按一般科技论文格式要求 三,其他 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档或Latex文档形式打印编排(尤其是符号,字母要用数学形态);要用统一的封面;在左侧装订

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239 评论(10)

lianglina608

初中数学论文一们: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在池塘里,在田野上,在天空中,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大自然的景色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晴天里,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软绵绵的春风拂在脸上,
110 评论(13)

gyg752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1)、通过资料显示,学生中对应用题普遍具有畏惧心理和漠视心理,为了应付考试只有简单地套用“类型”解题,缺乏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及对解题策略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造成解答应用题错误率之高,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弱的现状。很难实现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目标。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也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仍运用传统方法,学生往往凭生搬硬套就能解决基本概念问题,教师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机械模仿与不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虽然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学生解题正确率仍很低。这充分暴露了应试教育在思维技能培养上的缺陷。(2)、正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意识到:注重学生解答应用题方法的指导及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的需要。要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了解学生解题能力如何。由此,我们数学组提出开展《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调查研究》的探究活动。通过对错题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寻求对策,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2、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改变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通过调查,掌握学生解应用题的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好、中、差”三种类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的问题所在,进行个案分析,缩短认知距离。(3)、通过调查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练习方法。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4)、通过调查,分析和了解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类化水平。使学生在遇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时,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答,逐步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他们学习过程和结果,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通过师生的活动与实践,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而提高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质量。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课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题的调查研究》,将针对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的分析,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对差生的学习障碍进行诊断,提高他们的思维技巧。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实践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在实践上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事物,进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三、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及情况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美国从80年代起,就非常重视问题解决。美国数学教师协会1980年颁布的《行动议程》中的第一项建议就是:“问题解决必须成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它也是五项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其13项课程标准中居于首位的标准。对于造成一步或简单两步计算应用题错误的原因,国内早有研究。研究者认为,解应用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类型以及对应用题中时间、空间的叙述不能正确理解。趋势分析: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列为重要目标。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联系:⑴、本课题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与他们的研究是相同的。⑵、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区别:⑴、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分析。而其他课题的研究是“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⑵、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具有很强的必要性。⑶、本课题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和分析,拟在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困难原因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出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把应用题分类、运用解题公式的格局。注重教学方法,不仅要靠教师传授,更要靠学生主动的感悟、理解和实践、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为目的。⑷、本课题研究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行为的变化为外线标志,以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为切入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提出:“教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2、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3、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4、创新性教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第二,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时如何做到创新与优化,进而培养以创新性学习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式5、“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政策支撑:《标准》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对“解决问题”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及“情感与态度”并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保障体系:1、现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相差一定距离,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强。2、课题组成员素质高,均是具备大专学历,多人正在自修本科,有的教师多次参加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均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3、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并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保障。4、我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气氛,有利于实验的研究。5、我校地处经济开发区,是铜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学生家长普遍重视教育。本课题研究旨在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6、2006年11月2日,我校与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举行了签约仪式,正式成为教科研“手拉手”友好学校。我们曾与乌克兰巴甫雷什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结为联谊学校。我校又是徐州市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因此,我们大家的课题将得到众多教育专家的指导,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支持,我们有的机会得到支持和合作。四、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调查、访谈与课堂分析等方法,从解答应用题的一般策略“条件和问题的收集。分析数量关系。拟订解答计划。解答。检验与评价。”这五个方面对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作描述性的记录与分析,针对解题错误原因,找出及时补救的策略。旨在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翔实的研究资料和一定的教学建议。引领本校广大数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学方式,促使教师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内容:一、工程应用题的内容设计的策略。二、解答工程应用题的错误的原因的分析的有效途径。1、对于不同类型的工程应用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测试。2、抽出差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再分别对他们进行个案分析,找出错题的原因。从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测试,对学生的解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解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水平,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3、组建学生个人数学学习档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以后,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但还需要组建学生个人数学习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分类、比较,做成表格。4、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的的错误总结。三、小学生解答工程应用题学习评价的策略。五、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借鉴,做好资料收集和存档工作。(2)行动研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3)、调查法:以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汇表。(4)、观察法:通过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表现,进行全面、细致和深人的观察,从而获得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5)、个案分析法:以个别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个案,对其应用题的解答分析,进行追踪记录,对个体情况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为验证课题提供依据。(6)、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本课题的研究,还采用书面测试法、访谈法与课堂分析法等方法。六、具体措施:第一阶段:(5——9):准备阶段。⑴、确定课题名称,研讨撰写课题方案,拟定试验计划。⑵、成立课题实验研究小组;⑶、搜集相关理论资料。⑷、课题组成员拟定实验方案,准备申报,进行课题论证;⑸、搞好课题前测。第二阶段:(9——12):确定研究实施方案⑴、实验开题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同时认真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案例研究的相关理论等,为本课题实验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⑵、根据方案、课题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分解和细化。编制研究目标细化量表。⑶、认真作好记录和阶段性总结。⑷、定期召开课题成员会议,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阶段:(2006、12—2007、7)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⑴、探讨课题的适用性;构建子课题模式示范引导;全员参与;推广深化⑵、修改研究方案,调整研究方向。⑶、构建学科子课题模式,进行全方位研究。⑷、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促进研究深化。⑸、阶段性成果鉴定、推广、子课题模式构建。⑹、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理论论证第四阶段:(2007、9—2008、1)课题研究的矫正、成果总结和推广阶段对研究过程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再研究跟踪调查①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再研究。②召开成果推广和鉴定会。③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评价。统计数据,写出相关的总结材料。第五阶段:(3——7)模式研究的总结阶段。⑴、撰写研究总报告。⑵、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七、人员分工课题组长:秦雯负责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报告的组织和撰写。课题组其他成员负责方案的执行、研究个案的收集整理。八、预期研究成果:1、优秀课例、课件(光盘);2、教学设计集、论文集;个案集。3、研究报告。
329 评论(11)

kathyfxy

数形结合思想在书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中阶段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以及应用途径分析1数形结合思想的涵义及内容数学学科教学的开展注重从客观角度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关系,两者关系的研究,不仅为数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研究途径,也为当代数学教学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数字与空间图形在本质上是具有一定关联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则恰好为数学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数字与图形结合科学教学方式。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要求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数学图形进行恰当的融合,通过在数字代数学和结合图像学之间搭建起科学有效的连接,使得抽象数学问题能够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使数学问题的处理方式更为简捷有效,这在初中生的抽象知识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都是有着极大促进作用的。2初中阶段数形结合应用原则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开展:在方程、不等式研究中建立起对应的函数模型,在函数图形处理时建立有效的几何模型,以及通过图像形式处理代数、几何的相关问题等,在从不同角度开展数形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不同类型数形结合的具体原则。如在开展直角坐标系课程的讲解中,必须在学生脑海中构建起有序实数对和坐标轴间的关系,并且严格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进行课程讲解,此外在对三角函数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也必须以一一对应原则为导向开展教学,这在保证数学模型研究准确性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在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形结合思想中的不同应用原则要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数与形的巧妙结合与灵活转换,能够极大的提升数学问题的处理效率和教学效果,在调动学生数学问题研究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其数学学习中的数形结合思想。3初中阶段数形结合思想结合途径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结合途径主要包括数学思想渗透,例题分析以及实践教学等内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是指教师在数学公式,定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从对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上,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分析过程和不同问题的比较形成数形转换的逻辑思维,以此为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16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