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chaowu
题目你还没选好吗 要多少字呢 如果你写不出来或者没时间写可以咨询一下我咨询一下对你总有好处的具体看我下面号吧接下接下结束(上面3 行加起来是我号 加我 我在线的) 
论文之家搜集整理的273个自考会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仅供参考。 006对我国合并商誉问题的思考 007改进我国合并报表实务的若干建议 008试论高等会计教育中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009社保基金会计管理初探 010对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的思考 011所得税会计两种债务法的比较与应用思考 012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若干问题思考 013关于租赁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014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015会计国际化动因与路径分析 016科技革命与会计国际化 017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发展问题思考 018法国会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019法德会计模式与美英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020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思考 021企业会计政策的制订与评价 022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023会计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024试论会计与决策有用性 025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026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027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028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029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核算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030浅谈无形资产会计创新 031试论会计目标的确认 032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033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 034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 035论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 036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影响 037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038对会计理论多样化原因的认识 039试论稳健主义 040试论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 041试论资本市场与信息控制 042略论我国会计模式的构建 043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和科学化 044论不确定性会计 045试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046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047关于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结构 048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049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050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分析 051论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052委托-代理关系与会计控制权浅论 053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 054会计准则供求关系的经济分析 055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056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 057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 058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059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 060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061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及管理策略 062论合并会计报表模式 063我国法务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064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变革的理论探讨 065中小企业实施会计控制问题的思考 066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067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思考 068论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会计约束 069企业业绩评价: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博弈 070会计发展思想史研究 071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 072环境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073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 074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075会计信息失真:综合分析与对策 076独立董事制度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督 077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078试论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079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080会计透明度问题及影响会计透明度实现的原因分析 081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082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探析之我见 083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 084关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085会计故意性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探悉 086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分析?从股东需求的角度 087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策略选择 088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 089《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 090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091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思考 092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093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浅析 094试论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处理的特殊性 095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规范研究 096关于大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 097财务报告粉饰与财务报告优化的比较研究 098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单位财务负责人受托责任 099会计教学中对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问题研究 10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问题研究、 101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102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 103对现行国有股减持方案负面影响的分析报告 104当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105浅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106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启示 107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途径分析与研究 108法务会计研究 109法国企业财务会计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10德国企业财务会计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11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2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3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4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15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探析 116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117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118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 119中外全面预算管理比较 120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来自某XX企业的实践 121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122COSO报告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发 12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124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125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126上市公司权益估值:一个案例研究 127所有权结构与股东财富:一个案例研究 12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129上市
摘 要:,我国中小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风险。为此,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过程中要明确会计主体;会计制度的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适当运用谨慎性原则;会计制度应尽可能与税法保持一致;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会计核算弱化;会计核算制度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一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严重。从近几年的税务管理和税务稽查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因为会计核算弱化,导致了财务核算及税务处理上发生错误,造成了需要承担补税罚款等不必要的损失。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日趋严重 中小企业较少配备专职会计,使用兼职会计现象比较严重。虽说这些会计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培训,也有一定 的从业经验,但他们往往一个人身兼数家企业会计职务。兼职会计由于不参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他们在做账过程中任凭业主支配。业主提供多少凭据就做多少,不能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缺少对企业经营行为应有的监督,失去了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同时,由于这些兼职会计身兼数家,对他们缺少约束机制,一旦在利益上和业主存在利害关系,达不到目的不辞而别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兼职会计相对稳定性差,如交接不及时还可能造成下一任会计做账不衔接,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从而违反有关会计规定和财务准则。 中小企业业主与会计存在裙带、亲属关系。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所有经营行为都是自己说了算,因此他们在经营管理上不希望外人知道更多的企业秘密,于是对比较敏感的会计部门都用亲属和有裙带关系的人,而这些人因和业主存在不可分割的利害关系,往往在账务处理上完全听从于业主,不能放开手脚核算。会计监督作用完全失去,从而导致财务核算混乱,弄虚作假的行为时有发生。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更新较慢,远不能适应会计核算的需求。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改制后的中小企业大量使用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临近退休或己退休的老会计,这些企业会计大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会计人员,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较慢,无法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他们不具备应有的机知识,对税务部门要求的网上申报无法适应。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风险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弱化现象导致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银行存款、现金管理、仓库管理极度混乱;会计核算不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如收入与成本费用不配比、折旧的摊销前后不一致、成本核算不规范等,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资料不真实;银行账户多头开户,将某银行账户不归并入账进行收支账外核算。 支出凭证套用不合法凭证或白条入账。存货管理混乱,购入原材料无验收制度,仓库无领发货制度,存货计价任意,账物不符,账账不符;产品销售不入账、设置“小金库”,应收账款失控,收入支票任意背书,“实收资本”不实,空壳验资或以其它形式抽逃资本。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制度的适用主体要明确。这一原则要求对中小企业应该有比较明确的界定标准,以保证会计制度有一个恰当的适用范围。中小企业的速度很快,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资产多少等指标经常变动,将这些指标作为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势必其可操作性。另外,因为出资者是否进行企业的日常管理同企业规模大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也不宜作为划分的标准。笔者认为,正确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应该是两条:其一要看它是否从资本市场筹资,其二要看它的注册资本的大小。不从资本市场筹资而且注册资本低于规定标准的应将其界定为中小企业,采用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 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 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 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 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 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 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包括成本 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 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 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 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 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管理会计 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 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 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 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 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 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 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 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 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 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 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 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 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 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 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 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由于我国目前 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 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 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 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 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 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 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 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 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 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 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 究与总结。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 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 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 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 计。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 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 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 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 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 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 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 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 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 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提出以 下改进措施: 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 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 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 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 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 要。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 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 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 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2管理会计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之 路。管理会计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得到的成功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整理、推 广,形成示范效应。要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 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 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及时总结我国企业开展管理 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管 理会计理论体系。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 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 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3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首先是加快企业改革,尽快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 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 “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 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 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 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 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4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虽然二十多 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要真正使管理会计在实践 中加以推广应用,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 人员队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组成以高智力的员工为 主体,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大大扩展,要求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 的综合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在经 济类、管理类专业中均设置管理会计学科,改革现有的管理会计教 材,解决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重复的问题,引进案例教 学方法,增强所学模型的实用性。 总之,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及我国企业法人 治理结构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化企业的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结构及环境的变化,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已成 为大势所趋,其发展任重道远。只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认真 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管理会计在我国必将形成一门系 统科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