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逸羽
1、中国音乐史学研究 2、通俗音乐现状及发展趋势研 3、民族音乐学研究 4、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研究 5、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6、中国歌剧艺术研究 7、外国音乐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研究 8、作曲技术理论与音乐表演理论研究 钢琴类的: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 论钢琴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 即兴伴奏与音乐表现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论钢琴踏板的重要性及运用 试论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论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论钢琴的指法艺术 对钢琴演奏心理问题的研究 试论钢琴奏鸣曲的发展 关于钢琴演奏的心理训练问题 培养学生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能力 钢琴教学中发挥主体性的研究 分析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试论二者的写作特征 集体课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因素在浪漫派钢琴作品中的体现 肖邦钢琴练习曲的研究 简述肖邦的创作手法 右踏板在钢琴中的运用 谈谈钢琴的演奏方法 舒曼的钢琴创作 论爵士乐的风格演变 儿童钢琴启蒙教学与辅导 论钢琴学习中复调的训练 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钢琴踏板的原理与运用研究 论钢琴演奏技术与训练 论钢琴曲<<绣金匾>>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陕西民歌主题变奏曲>>的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兰花花>>的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翻身的日子>>的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解放区的天>>的创作与演奏 论钢琴曲<<花豉>>的创作与演奏 浅谈钢琴曲<<变奏曲>>创作与演奏 浅谈钢琴曲<<二泉映月>>的创作与演奏 浅谈钢琴曲<<巴蜀之画>>的创作与演奏 浅谈钢琴曲<<北风吹>>的创作与演奏 浅谈钢琴曲<<松花江上>的创作与演奏 如何提高学生的练琴效率 如何运用钢琴的踏板 试论中国钢琴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钢琴初级教学如何选择使用的教材 如何正确的读谱 浅谈贝多芬奏鸣曲<<热情>> 如何弹好声乐伴奏 浅变钢琴伴奏对钢琴演奏的益处 浅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第81号a 建国初期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及影响 钢琴演奏中记忆力的培养与背谱方法研究 论钢琴演奏的发音与触键方法 钢琴作品的视奏能力研究 试论钢琴演奏的重要美学原则_技术与表现的统一 论钢琴演奏中的身体协调与运动平衡 论钢琴曲<<浏阳河>>的创作与演奏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通过几代作曲家的努力,已经在我国20世纪钢琴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得到基本确立,但各个时期对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认识以及所体现的具体内涵也是各有所异的,却呈现出一种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以民族化为主线不断追求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已形成中国钢琴音乐风格演进的主要脉络。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格”的作曲理论体系等诸多的因素,距离我们建市“中国钢琴学派”而挤身于世界钢琴艺术之列的目的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讨20世纪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追寻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民族意蕴的形成轨迹,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钢琴音乐由萌芽起步到繁荣的各个历程都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完成。探究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轨迹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其风格的演进是由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的,这几个阶段对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的认识以及所体现的具体内涵是各有所异的,呈现出一种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1949年前基本上可分为萌芽起步期和艺术创作雏形期,钢琴音乐作品所呈现出一种共同的风格特征,即把具有民族音调作为追求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对风格的认识尚处于形式化的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17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初步繁荣期,追求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的主要手段是引用我国传统的民间曲调与创作具有民族音调的旋律。传统音乐的钢琴改编及和声的民族化探索,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主流。文革期间虽然钢琴改编曲是钢琴音乐惟一的创作形式,可钢琴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可谓钢琴音乐风格的转折期。尽管如此,这两个时期的二十几年间,对风格的认识同样是片面的理解,依然处于形式的层面。直到1977年以后,钢琴音乐的创作才摆脱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