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quan1995
高中生的消费观目 录1一,问 题 提 出二,具 体 目 标三,研 究 过 程四,分 析 结 论五,研 究 成 果六,问 卷 调 查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家长们对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到哪些方面呢 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 高中生应建立怎样的理财观念 这些问题,都是家长,社会十分关注的而我们作为高中生,作为消费的直接参与者,对此也感到十分好奇,很想知道与我们同龄人的想法,做法因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的消费状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一,问题提出二,具体目标1,预设目标: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的消费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2,达到目标: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消费状况合理的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撰写论文,实现预先设计的目标三,研究过程1,准备工作:选择课题,寻找李挺老师指导,查询资料制作100份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2,调查过程:调查对象是高一男女生;调查地点:教室和宿舍3,统计过程:回收98份问卷调查,组员利用课余时间采用人工统计法进行统计4,报告撰写:首先对统计的数据和参与查询到的资料做了认真彻底的分析,确定报告格式,分析对象,撰写论文四,分析结论 (一)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1,合理的消费观念据第二题调查结果表明,约83,6%的中学生消费比较合理,只有部分中学生的开销比较大据第十一题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消费时,注重质量,实用的占75,2%,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另外,消费有计划性,有步骤想也是中学生所注重从第十二题调查表明,近54%的中学生有自己的"理财计划",消费的有序进行也是中学生消费观念合理性的表现之一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据第三题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资料是中学生继食品消费以后,居于第二的消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很重视学习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这表明中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消费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所占的消费比例显示,中学生的精神消费也日趋完善,信息取得的途径趋于多样化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4%7%6%3%百分比448 957人 数很快就会有 没有偶尔有有拥有情况1%1%4%4%百分比23646 13人 数没见过没用过偶尔使用经常使用使用情况关于银行卡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快捷,便利方式受他们青睐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第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18%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于父母及亲属,这种经济来源稳定可靠且可观;第六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7%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状况;第十题显示,有69%的中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自食其力的准备,更由7%的中学生已进行过实践这充分反映了中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正趋于理性化,对于将来消费思考日趋成熟1%9%百分比692人数否是消费是否考虑家庭状况2%8%百分比1683人数否有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必要性5%9%7%5%百分比310394人数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储蓄其他亲属父母经济来源(二)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1,消费结构的片面性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如某几项消费内容占的比重比较大;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进入误区中学生应该具有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攀比现象严重由第七题圆锥图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比较严重过分攀比,不但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利于我们养成了良好的消费习惯因此,中学生自己要懂得克制自己,父母和老师也要及时帮忙纠正这种歪曲的消费观念3,家长对理财教育教育不够到位从饼图,我们知道父母忽略了对我们理财方面的教育,这样很容易导致中学生消费不合理的现象自食其力准备情况自己认为是否懂得理财(三)培养合理消费的建议1,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不攀比, 不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2,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3,学校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如开设理财教育课等五,研究成果1,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在消费时注重质量和实用,并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有比较严重的攀比心理,这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关2,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调查过程,我们礼貌待人,向不熟悉的同学认真介绍情况,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在统计数据过程中,高度集中精力,面对没有趣味的数据,也要克服惰性坚持工作,端正了做事情的态度,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附:中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1,你的经济来源:A,父母 B,其他亲属 C,你的储蓄 D,自己的劳动所得2,你平均每月的花费:A,300元以下 B,300―400元 C,400―500元 D,500元以上3,你的消费内容(从多到少排序,只填序号):A,服装 B,食品 C, 上网 D,音像 制品 E, 报刊杂志 F,学习资料 G,健身器材 H,化妆品 I,美发 J,医疗 K,其他4,你认为高中生每月花费应在: A,300元以下 B,300―400元 C,400―500元 D, 500元以上5,你认为消费合理吗:A,合理 B,一般 C,不合理6,消费时是否考虑经济状况:A,有 B,否7,你认为你周围的同学是否有攀比现象:A, 有 B, 没有8,家长是否对你进行过理财教育:A,经常 B,不经常 C,没有9,你认为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是否必要:A,有 B,没有10,你做好自食其力的准备了吗:心理上 A,有 B,没有行动上 A,有 B,没有11,你消费时更注重:A,质量 B,品牌 C,实用 D,价格 E,无所谓12,你认为自己做过"财政计划"吗:A,有 B,没有13,你认为自己懂得怎样理财吗:A,懂得 B,不懂得14,你是否使用过银行卡:A,经常使用 B,偶尔使用 C,没使用过 D,没 见过15,你手中有归你使用的银行卡吗:A,有 B,偶尔有 C,没有 D,很快就会有 
自我们呱呱坠地之日起,我们就开始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日渐成为消费大军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青少年的消费现状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现如今,每逢过年过节,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一种同学间增进友谊的方式,但随着送的礼物越来越贵重,同时给家里的经济带来了不小压力。这种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心理并不可取。从众心理引发消费会引发对某种、某类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但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和的从众心理对我们青少年的个人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青少年在生活中应树立“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正确消费观念。然而意识是物质社会的反映,这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也和社会的教育、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社会和家长也应该考虑一下教育的方式是否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了孩子不正确的消费观。 贵的、名牌的东西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现在有的人非名牌不穿、非洋快餐不吃,我国有句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种奢侈的生活不应该提倡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实践表明,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人,更加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在资源短缺的现今社会,节约是一个永远不会褪色的话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做起,拒绝华而不实的消费观念,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在生活中努力节约身边的每一点资源,为我们的将来做一点贡献。 有时候我们在大街上常常会看到有的人身穿奇装异服,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好看,但过分的标新立异就会很难看。这种借助消费活动展示自己个性的行为,有时能够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但那种不计代价,不考虑社会是否认可的过分标新立异的行为,就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阻碍作用。文化会给社会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防止这种因为过分的求异心理而引发的消费行为。 有时候我们因为支出无计划或为了撑面子而不考虑自己家庭经济能力所进行的消费,会让我们在事后无限的懊悔。据调查,现在的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些因为一时冲动而购买的无实际用处的物品,这就造成了浪费。因此我们在消费时应该有求实心理,即在选择商品时考虑价格是否便宜,质量是否过硬,服务是否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发泡塑料制成的一次性食具会对我们的臭氧层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用完的纸张随意丢弃会造成二次浪费„„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现状,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消费观念,是不是没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呢?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健康,为了节约我们日益短缺的资源,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因此,请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目前仍无法自食其力的我们来说,花钱要有节制,制订计划,能够节省的要节省,少花钱多办好事,让钱发挥更大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利于我们以后能够理性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于法律的渠道挣钱,把钱用在益于国家社会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让自己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加充实,让我们的国家、社会更加美丽!有用就好评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