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张明宇
1、高校生囤积行为的特征及其执行功能研究 2、内外源性注意对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 3、投资者情绪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关系研究 4、奖赏提示对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影响:来自ERPs的证据 5、自我参照加工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6、从表征认知到共生认知 7、工作记忆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 8、项目经理的情绪智力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社交能力的作用 9、眼动仪在景观设计及公园导游图中的应用研究 10、积极情绪对孤儿的面孔信任水平的影响研究 11、外显与内隐情绪启动对认知失调的影响研究 12、大学生自我分化、希望与职业同一性的关系研究 13、儿童期虐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4、社会排斥、自尊对嫉妒的影响 15、大学生无聊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抑郁与学业倦怠的中介作用 16、高中生羞怯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 17、认知研究中的MPT模型及其应用 18、家长式领导、工作心理控制源、积极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19、医务人员组织氛围、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20、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学习规范意识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来源:学术堂) 
可以去参考下(心理学进展),不过你写这样的题目会不会有点儿不太适合?
老实说,你的目标好大呀!个人认为,父母的心理特点和子女的心理成长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是不是从中抽取一至两个对应关系来进行论述比较好呢?比如说家庭暴力?提纲就免了吧!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1]陶传谱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 2003,(05) [2]李明 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3]高丹 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 2007,(03) [4]李秀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 2004,(02) [5]谷霞,赵应艳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6]孙东媛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3) [7]陈健芷,张守臣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1) [8]齐平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非德育化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4,(08) [9]李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史春梅,江立成 简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1]李琳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理性情绪干预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5,(01) [12]曾金强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目标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7,(01) [13]张艳,杨惠敏 关于21世纪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14]李德 解析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15]燕林涛,亓瑞环 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4) [16]王忠新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方法研究[J]时代经贸(理论版), 2007,(04) [17]李献中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5) [18]张桂春,康婷 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07) [19]苏瑞典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 2003,(28) [20]宋昌荣 大学生心理异常与自我调节策略[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