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7

殇膤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拒绝模仿与抄袭的议论文素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iyaoqing

已采纳
杂弹抄袭文学所谓原创,就是每个人自己挖空心思写出来的文字,完全是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东西才叫原创,我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作为论坛的一份子,我们有权保护自己一份心血,每个故事,每篇文字都是自己一份心情,都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并不容易,简单点说,我只是一个码字民工,一个网络写手,虽然只是九流写手,写不出什么大作,但是作为一个写手,自己写出的东西不希望别人去抄袭,不但是我,我想所有的人心情都是一样。抄袭别人的东西是写作人最为可耻的,既然爱好文学,既然一样的爱好文字,就自己写,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心情去写,但是,有些人却一心想不劳而获,那就是抄袭。甚至,在网上写作实在太便于别人抄袭了,连手都不用动抄都不用,复制一下粘贴就可以了。我看了气愤不过。最气愤的发现就是一些“作者”抄袭别人的东西,就删掉稿子的原“作者”。马上把名字改为自己的,最让人杞人忧天的“忧”是。我还是有点怕别人剽窃我的文章,我怕到时间别人误会以为是我抄袭别人的,我除了和报刊杂志有约的稿子不发在这,因为要遵守约定,我在网上发稿,我知道没有稿费,写的也只是心情文章,但与报纸媒体相比,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那就是随时知道自己文字的点击量和读者的意见,因为在网络我们不需要听到恭维话,因为网络都虚拟着,却也真诚着。文学本是一片纯净的天空,人性的美好与丑恶都一一呈现这篇天空里,当自己用心写出的文字,自己就有一种满足,一种认同,一种自得,一种肯定,用心堆砌的文字,它的光华照亮的是自己的身心,而抄袭者得到只是当时的满足,一种不安,一时间的陶醉,你抄袭你永远做不回你自己,你永远只是活在别人的天空里,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我们每个人都有灵魂,都是自己的舞者,自己都有影子,所有的努力都要靠自己,你不舞,你的影子怎么会动,你不努力,你永远只是一个小丑。对于网络上抄袭的人来说,关键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可能总是在想人家的东西肯定不错。现在网络上有的文字图片千篇一律,大家相互模仿,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奈,说白一点就是抄袭,我们的生活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诗歌来堆砌,用自己的心情写出自己的天空,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有些好的句子可以引用一下,也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但是不用抄袭吧,把别人的文字甚至图片全部占为己有,还标着原创,让人看着难受。所谓抄袭就是,窃取别人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就是一种不劳而获,不管谁写的文字,都是自己一番心血,毕竟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自己的心思,我一个朋友文章写在日记里,文字写了还不到5个小时,甚至还没有时间发出来,结果给人先发表了,还有10年前写的文字有人现在还发在网上,还注明自己原创,当找到那人时,反到给人理直气壮的感觉,这就是所谓抄袭,搞不好还得让对方反说一句,说自己才是抄袭,真是百口莫辩。对于抄袭,文艺界有个术语,叫做剽窃,比如相似的构图,雷同的情节,让人一望便知,每个文学者的成功“捷径”不思进取是不会成功的,只有自己的努力,不断的进取才有所成就,抄袭,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动脑筋就能得到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人最可恨,也最可耻,抄袭和反抄袭,似乎是一对永不会消失的冤家。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文字都可以写自己的情感,你抄袭即便我们彼此素未谋面,但是这片文字天空我们有义务捍卫它的干净和清凉,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剽窃行为来污染这片天空,我们只好一起来打击,抄袭别人文字完全是一种懒惰行为,达芬奇曾说“懒惰会毁掉人的才智”如果一个论坛一味重复地抄袭,没有创新精神,是否还能前进。结尾我想问一下抄袭者,你是要抄袭呢?还是要无耻呢?还是要你所谓的不道德?欢迎回答?呵呵!

拒绝模仿与抄袭的议论文素材

351 评论(13)

慢洋洋

晚餐后,伫立阳台,凝眸高远的夜空,蓦然想起一位朋友前些日子曾经叹息着对我说,像你这样文静,美丽,自然而真率,少世故,好幻想的人,苦心孤诣地执著于梦想,不为物欲所动,一心一意愿从事于写作,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如何叫人不为你担心?你就一直这样下去,不想想自己的未来么?当时闻言,我只是淡淡一笑,未作任何分辨。此刻静中细思,却觉得她的话中大有深意。冰心曾经说过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道当初它的芽儿,浸满奋斗的泪泉,撒满牺牲的血雨。”这短短的几句话,道破的是一个事实,一个绝对的事实,那就是:人生是一个先苦后甘的过程,只有抬头挺胸地迎接人生的风霜雨雪,接受生活的磨练,才会超越平庸与凡俗,获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赢得世人的景仰与敬重!然而,令我奇怪的是,对这颠扑不破的事实,至今仍有许多人私下认为,这样的人生信仰,这样的生活道路只适用于男人。至于女人,他们的意思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他们津津乐道的是:“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言下之意无非是,男女“天生”有别,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艰苦奋斗,事业有成,享受美好生活,这样的人生经历是男人的事,而像攀缘的凌霄花依附于成功而强大的男人,过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则是女人的风光与幸福。这真是使人气恼的事。这样的思想意识,与“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会读书反而是美德!)的传统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会像霉菌腐蚀女子的灵魂,摧毁女子的自主意识,使女子从灵魂到**完全附属于男人,迷失自我,沦为男人的玩偶,成为地地道道的“第二性”;这样的思想意识如果任其发展,将贻害无穷。且不说它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是个极大的损失,会平白糟蹋许多人才,单是对女性自身的智性发展,精神的提升与尊严的需要而言就是一种极端的轻视,一个看似缤纷舒适,实则后患无穷的陷阱。男人们受传统意识与自身利益的驱使鼓吹女人这样生活还情有可原,女人如果不知警醒,按照男人们如此的设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则是大错特错。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女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依附于男人,一味迎合男人的生活与审美趣味,委曲求全动辄得咎,甚至为了保全自我,不惜残害同类的生活状态,已是一面明镜,应该能够照彻女人的心扉,使女人克服自身的惰性,克服天性中的脆弱,理性地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发掘内心的力量,勇敢地面对与承担人生的选择,逐步摆脱精神的羁绊走向自尊、自立、自强、自由,走向自信与成熟!也许朋友没有意识到,她的潜意识中就隐含着希望我逃避苦难,做一个小鸟依人的女人,仰仗一副强健的臂膀,大树底下好乘凉,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不必自讨苦吃地弄什么文学……这样的沉思,使我悚然心惊! 我的思绪一路飞驰,不由又想起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托翁”的安娜因为缺乏理想,兴趣狭窄,将爱情等同于生活,沉湎于情感世界不能自拔,最后选择了**;而“米切尔”的郝思佳则以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散发出来的魅力,恒久地吸引着白瑞德,赢得瑞德的爱情!这两部名著塑造的这两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女子,一样的貌美如花,结局却截然不同,女子的前途命运该如何书写,发人深醒!再想想自己许多年来,为着少年时纯真的文学梦,远离故乡与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忍受着刻骨的乡愁,抵制着玩乐的诱惑,让生命浸润在书籍的清香里,将时间挥洒在洁白的纸田里,任精神追随着古圣先贤思想的羽翮,像云鹤高飞!这样的生活错了吗?至少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少年时代迷恋于唐诗宋词里的意境,于晨曦初露的清晨,宁谧的午后,不语的黄昏,或者是幽静的雨夜轻轻吟诵着诗句是我人生的美好记忆之一,那么,现在像痴心的精卫在一息未绝之前不曾停止衔石填海的信念,不向命运低头,不向世俗妥协,执着于理想,憧憬爱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对人类苦难怀抱着悲悯之情,将个人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激流深刻地交融在一起,我坚信,在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也势必成为我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此刻,清夜扪心自问,我发现自己仍然愿意效法马丁路德的精神:“即使我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仍会种下我的苹果树。”就让我沿着这样的人生信念一路走下去吧!
205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