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等9712
主要是从写作角度对全篇论文作出评价。评价要点是:1.观点是否正确、鲜明;2.论据是否充分;3,分析是否全面;4.结构是否合理;5.语句是否通顺;6.有无现实指导意义。下面是《对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几点思考》一文的评语:本文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当前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作了较全面的和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制止措施,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参考价值。论文论点鲜明,结构合理,条理分明,论据较充分,语句通顺,文笔流畅。 
你好此类议论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是指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发表评论,或褒贬是非,或判断正误,或甄别优劣等。如: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千多个日子。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很容易让人看出它们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话题——助人为乐。三则材料都来源于生活,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行为,都有其思想的基础。面对这种情形发表议论,就属于评论型议论文。围绕上述材料,河南的一考生这样写的:助人为乐应从自己做起这样一则调查让我感触很深:在青少年中,当被问及“最欣赏的品质”时,回答是“助人为乐”;而对如何对待他人的麻烦,却有不少回答是“悄悄走开”。要求别人提供帮助,自己却竭力逃避对别人的帮助,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的反思。我认为,帮助别人是应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义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助人为乐要从自身做起。首先,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具备助人为乐的品质。“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行为古已有之,她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其次,“帮助人”与“被帮助”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帮助别人”这一前提,我们没有资格接受他人的帮助。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再次,“助人为乐”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综上所述,“助人为乐”是时代的召唤,“帮助人”是“被帮助”的前提。我们应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坚决克服“悄悄走开”的错误思想,作一名乐于助人、勇于助人的好青年!例文开头通过简洁地引用材料,点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奇怪的现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不愿意去帮助别人,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通过系统的评论,褒贬的情感很明显,是非曲直不言自明。在我们初中课本上也有两篇评论型议论文的典范作品,那就是吕叔湘先生的《论“基本属实”》和《“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这两篇短论,都是评论报纸用词不当。作者在读报过程中对某种语言现象产生了疑问,就记下来,经过细致地分析这一语言事实,作出了评论。有很强的针对性。写好评论型议论文,我们要注意四个方面:一、选好论题。写评论首先要确立评论的对象和目标。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和矛盾很多,在纷繁的表象中,通过自己敏锐的感觉以及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感受力和思考力,来选取有价值的论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二、以小见大。在写评论时,要学会选材,要能从生活中的大事中选取一个小的突破口,经过分析、开掘,揭示其普遍的、深刻的含义,从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角度越小,评论起来越集中,力度和深度就越好,就越能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和高屋建瓴地思考分析,从而写出新意迭出的评论来。三、要有剖析和概括。评论的主要手段是议论,议论则应以剖析和概括为重点。只有剖析才能揭示事物、问题的内部与外部的联系;而概括则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这两者在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的。在剖析的过程中,根据对象或问题的实质,要中肯,还要一针见血,毫不留情,也要有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谈心,将议论深入到灵魂的深处。概括则要简洁明快。针对公共汽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问题,对爱抢占的青年人所做的评论,大声棒喝的评论,则不如推心置腹的谈心来得有效果。四、短小精悍、活泼隽永。评论要写得短小精悍才容易阅读,也便于扩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用心地提炼思想,锤炼语言。在内容上和篇幅上都要精练。形式以灵活多样为主,不要有八股的老面孔,给人一种说教的姿态,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在轻松幽默中,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隽永的文字,从而打动读者才好。望采纳祝你好运
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组建课题团队,确定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2)制定调研方案,完成前期调研资料整理汇总。(3)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汇总调查结果并分析、归纳,撰写报告。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课件模板,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调整、改进。(2)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设计课件定制订单模板,开展个性化的课件定制服务,不断修改、完善。(3)开展教学实践,整理研究资料。3、第三阶段:结题阶段(1)整理研究数据,形成研究报告。(2)组织内部评估。(3)整理课题建设材料,进行总结、评估,完成结果分析并撰写相关论文,申报并迎接评审。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只是计划,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的情况。但进度安排依旧不可少,可以为我们明确研究方向,让个人更清晰,知道要做什么。同时,课题负责人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论文中的结果分析写法如下:一般论文中的这部分会用图表简要地列出分析结果( results, findings) ,并围绕主要论点和操作论点来比较分析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完成数据分析以后,就要结合研究目的,即自己提出的论点来解释分析结果。数据分析只是对某个数值作出统计显著性的判断,这个数值和相应的判断,到底具有什么意义,研究者须给出解释。在解释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点,比如前人对该问题所持的观点或做法,或同类研究得出的结论,用它们来衬托自已论文结论部分所得出论点的新意和实际意义。论文结果分析后的结论的写法首先要根据分析结果,精练地概括出几条本研究的贡献(contribution)。如上述关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研究,简要说明“临床路径管理优于现行管理方式”这个主论点已被验证,并列出几个操作论点的验证结果即可。其次,对本研究作自我评价。分析结果要注重客观性,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而结论部分可以渗人主观意见,表达作者对本研究工作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研究结果适用范围的说明。例如上述关于临床路径管理的研究,是在某个三甲医院调研得出的结果,其他三甲医院是否都适合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或者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采用,其他级别的医院能否应用等,作者可在此处提出主观看法和判断。评价的另一方面是显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此,需找出参照点,以便对照说明本研究结果的新意和价值所在。例如《勤劳而不富有》一文中,引用制度经济学现有说法“制度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作为参照点,这个说法解释不了中国的现实,即在交易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十几年的经济连续高速增长。但这个观点却正好衬托了该文结论“人力资本替代制度资本”的新意,显示出研究结果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价值。教科书或文献中的某种说法,都可用来作为参照点。专业学位论文更注重实际价值。可以选用现有的做法和说法作为参照点,借以显现本研究的实际价值。上述“临床路径管理”的研究,就是用现有管理方式作为参照点。涉及薪酬方案设计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参照点可以是现行的薪酬方案或评价指标体系。前述“酒店成功的关键在于确保名厨”的研究,很可能业内人员对于酒店发展有不同看法和不同选择,有人主张发展餐饮业务,有人主张发展住宿业务,主张发展餐饮业务的人,有的认为要抓名厨,有的认为要抓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在结果的说明中,要利用这些参照点来说明本研究结果的新意和价值。最后,就作者认为本研究后续值得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建议包括研究中次要的发现及研究的局限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