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wlively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有:新闻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初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首都体育学院有:新闻学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体育人文社会学的专业素养,熟悉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法规,了解新闻与体育行业的发展变化,能够在新闻、出版、宣传领域从事策划采编、媒介经营管理及文化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新闻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具有合格的公民素养、积极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具有良好的人文及科学素养,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技能;了解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体育新闻的特点,了解中、外新闻工作、体育工作的历史和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写、编、评及摄、录的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对重大体育赛事具备独立报道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新闻及文化传播领域所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及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英语与计算机的使用技能,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计算机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专业技能标准。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达到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拥有健康意识,掌握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修业年限: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授予文学学位) 
北京体育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 重点学科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运动人体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 体育人文社会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 民族传统体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2007北京体育大学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一览表学科名称 重点学科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体育人文社会学 北京市重点学科 2002 运动生理学 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 1988、1993 排球 国家体委优秀重点学科 1988、1993 体育统计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 艺术体操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 田径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游泳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训练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生物力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8、1993 运动医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运动解剖学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体操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乒乓球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89、1993 足球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93 武术 国家体委重点学科 1993研究生院是全国体育系统中第一所有博士学位的授权单位,第一批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目前,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招收共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94人,在招收的194人中,其中博士:58人;硕士:136人。研究生在学期间主要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分为必修、必选和专选,开设课程主要有:外国语(英、俄、日)、体育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保健、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等。研究方向(按学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体育社会学;比较体育方向;硕士:体育教育;体育管理;社会体育;体育社会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运动人体科学:博士: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硕士: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运动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健身与康复的科学理论与应用;运动技术动作分析、诊断与优化;现代科学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博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方向;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方向;一般运动训练学方向;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方向;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方向。硕士: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全民健身的理论与实践;一般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的理论与实践;运动项目职业化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博士: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方向;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实践方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武术职业化的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硕士: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健身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文化学基础;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竞技心理状态的监控;体育活动的心理机制 表演专业:基本理论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理论。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基础理论、艺术概论、文学修养、编导理论与实践、教育学、心理学、体育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体育表演艺术相关的表演艺术学、体育学的基本技能。表演基础理论与技能、表演剧目、音乐制作、编导理论与实践、专项训练、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基础训练、体育等课程的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体育管理学导论、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体育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精管理,懂体育”。基本技能社会调查与公文写作能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的技能、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基本技能。主要技能包括:通知、请示、决定、公告、通报、报告、批复、函等各种规范性公文,会议纪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等非规范公文,新闻稿件以及政务信息等的写作能力;运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管理软件的能力;管理统计与定量分析能力。应用心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实验、测量、咨询技能。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治疗、运动心理学等课程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实验操作技能: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实验,认知实验。心理测量与评定技能:智力测评,人格测评,情绪测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技能:组间差异检验,简单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会谈技术,主要治疗方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应用心理学信息查询技术:主要心理学期刊,主要心理学网站,心理学专业词汇。英语专业:基本理论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以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同时熟悉体育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英语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教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国际体育组织、世界体育史、体育学概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外事礼仪的基本常识。基本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尤其是在体育领域中的灵活准确的应用能力。(1)英语听力能力指学生能听懂真实交际场合中各种英语会话;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与此类题材相关的演讲和演讲后的提问,听懂电视时事报道和电视短剧中的对话,能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并用英语简要地做笔记的能力。(2)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指学生能够能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能比较流畅和准确地向外宾介绍国内的名胜古迹、我国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方针;能比较系统、深入、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3)英语阅读能力指学生能够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书评,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英语写作能力指学生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5)英语翻译能力包括英语口译和笔译的能力。口译能力包括能进行口头概述,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中等难度的英汉互译,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笔译的基本能力指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6)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本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等。教育学院是培养中国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人才的摇篮。下设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体育师资人员、社会教育指导人员、体育科研、管理以及其他体育专业人才。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毕业生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训练、竞赛工作;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普遍具有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技术指导以及科研等方面能力,能在基层社区、体育辅导站、各级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相关单位从事运动健身指导、运动健身保健咨询以及社会体育事业的经营管理或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学院2005届毕业生333人,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271人,社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62人。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健身、体操、艺术体操等专项。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竞技运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级业余体校、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运动训练专业的基本要求主要为以下两点:思想政治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竞技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运动训练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动技术学科、运动人体学科、教育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分析方法和技术;3、具有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竞赛组织与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体育工作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一般运动训练和专项运动训练的发展动态。竞技体育学院2005届毕业生共241人,其中男162人,女79人。优秀运动员38人。毕业班中有国际健将6人,健将32人,国家一级运动员75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28人。管理学院现有公共事业管理和高尔夫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目前2005届应届毕业生共计59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6人;高尔夫球管理专业23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本专业共分体育管理和高尔夫球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体育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具备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及本专业方向教学与理论研究人才的专业。体育管理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市场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消费者行为、体育管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经纪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国语等。高尔夫球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方法、现代企业管理(旅游、酒店管理)、体育市场营销、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草坪养护管理、球童管理、高尔夫球发展史、高尔夫球规则、球场设计建造与监理、外国语等。就业方向是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团、体育新闻单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社会体育管理机构、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管理部门等。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是培养具有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科学研究能力专门人才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向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与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的生物科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技术诊断和体育保健与康复的方法,并具有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时要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信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主干学科为生物学、临床医学和体育学。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临床医学、传统医学、教育学、运动技术与训练等;本专业主要实践环节有: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实践)、俱乐部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主要专业实验有:运动员机能评定、动作技术分析与诊断、医务监督与康复的手段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5届毕业生共有57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0人。基于我国体育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本专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就业前景,就业方向为教学单位、科研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保健康复和健身俱乐部、体育器材公司等部门,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指导运动训练、保健康复和全民健身、器械推广等工作。武术学院培养系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通过四年本科的培养,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体系;在精通某一专项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全面通晓本专业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即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及创新能力;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不断追踪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武术学院2005届毕业生有100人,其中武术套路专项44人,散打专项37人,跆拳道专项19人,经过四年大学的系统培养,武术学院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技术技能水平、文化素养及人际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北体大武术学院聘用新世纪的新型武术人才。 体育传媒系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新闻出版及宣传部门从事体育新闻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体育节目的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体育新闻学、大众传媒学、体育学
一、内容要求 毕业设计报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根据任务书指出的内容和指标要求写出设计过程、课题所涉及元件结构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计算,有关基本原理的说明与理论分析;给出所设计课题实际运行的数据或参数,并与理论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最后要对所设计课题实用价值做出评估说明;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设想及未能采纳的原因等。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案提出的依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和比较;设计过程;所运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和方法;数学模型及其依据,数据计算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估;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提出合理化建议。毕业论文的基本论点、主要论据;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规定联系实际展开理论分析。 (三)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正文应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解决方案提出的依据,解决方案的选择和比较,结论。 二、论文印装 毕业论文用毕业设计专用纸打印。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24磅;版面页边距上3cm,下、左5cm,右2cm。 三、论文结构、装订顺序及要求 毕业论文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 (二)内容。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教务部审查签字后生效。 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4、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 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6、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7、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在前,英文的在后。 8、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9、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8000字(或20个页码)。外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符,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符。 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 1 1 1 1 格式是保证文章结构清晰、纲目分明的编辑手段,毕业论文所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上表规定,并前后统一,不得混杂使用。格式除题序层次外,还应包括分段、行距、字体和字号等。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居中放置,其余各层次(节、条、款)题序和标题一律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距下文双倍行距。段落开始后缩两个字。行与行之间,段落和层次标题以及各段落之间均为24磅行间距。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两个字,不加标点,下同。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及以下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一律用小四号黑体字。 (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0、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11、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附文)。 12、附录。 13、实验数据表、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封底。 附: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1、专著 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2、论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3、报纸文章 示例 [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4、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5、学位论文 示例 [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6、报告 示例 [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7、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8、其他要求 (1)文字 论文中汉字应采用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2)表格 论文的表格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和插图及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表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 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 表序和表题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无表题的表序置于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论文位置应一致)。 (3)插图 插图要精选。图序可以连续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采用哪种方式应与表格、公式的编序方式统一,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仅有一图时,在图题前加‘附图’字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插图以及图中文字符号应打印,无法打印时一律用钢笔绘制和标出。 由若干个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出。 图序和图题置于图下方中间位置。 (4)公式 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或逐章编序,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距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加虚线。 (5)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 (6)软件 软件流程图和源程序清单要按软件文档格式附在论文后面,特殊情况可在答辩时展示,不附在论文内。 (7)工程图按国标规定装订 图幅小于或等于3#图幅时应装订在论文内,大于3#图幅时按国标规定单独装订作为附图。 (8)艺术设计作品 无法用纸质文档保存的艺术设计作品应用光盘或照片保存。 (9)计量单位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按国家计量局规定执行。 以上是我的毕业论文要求,全国各个学校其实都是一样的 回答完毕
运动训练专业。主要课程:实用运动解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运动训练生理学、体能与营养恢复、运动损伤与治疗、医务监督、教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武术(套路和散打)、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中医基础、中国武术史、武术套路、技击、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伤科推拿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各专项理论与方法等。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外语、计算机基础、科研方法概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等。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管理学基础、健康评价、运动按摩、中华体育养生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开发、运动竞赛学、医务监督、计算机应用、外语、大众健身娱乐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与技术等。 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物、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经济数学、计算机语言、运筹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奥林匹克运动等。 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在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体育产业概论、体育企业战略管理、体育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营管理、会计学原理、公司财务管理、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赛事的经营与管理、俱乐部管理、体育经纪人、体育赞助、体育风险管理等。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体育记者、编辑、主持人、解说员、评论员、媒介公关或信息主管、体育节目策划、体育设计、体育赛事与体育组织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主要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媒介经济学、体育史、体育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体育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学、体育摄影、媒介管理、传播心理学、节目主持人、体育社会学、体育美学、体育广告学、网络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