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奇
总体来说,20世纪是廉价的石油时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撑了人类工业的大发展,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价的石油在20世纪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次石油危机使世界为之震撼。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迷茫,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蕴藏多少油气资源,只是凭借我们现有的手段来发现我们能发现的油气资源,尽量提高采收率,产出更多的油气来。石油工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充满了希望,但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决定了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人预测21世纪石油时代即将终结,因为人类已经通过各种手段从地下开采了一个多世纪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油气的产出急剧加大,油气消费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气需求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着,以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人类将会在21世纪用完地下的油气资源,石油时代将要在21世纪终结。而21世纪油气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得依靠油气资源来维持发展。这里我们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认识,对21世纪的世界石油工业做一些初步展望。 
石油在目前的国际能源消费中占到40%,是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能源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增长与国际石油需求增长存在着较明显的相互对应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004年是自1976年以来石油需求增长率最高的一年,但是这个周期已有下降的趋势。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增长率是因为美国和中国有非常强劲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25年中,发展中国家从来没有出现过5%这么高的石油消费增长率。中国达到世界GDP增长的24%,经济增长率为5%,2006年还将持续这个态势。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从上年的5%降至4%,2006年可能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即使这样,该数值仍然要高于3%的长期平均增长率。近40年来石油消费增长与世界经济增长变化情况(据IMF,2006;BP,2006)石油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原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原油价格经常伴随着供应短缺或过剩而发生大幅度波动。石油价格的暴跌和暴涨,都是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并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的发展。据亚太经合组织估计,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会使全球通货膨胀率上升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25个百分点。该组织还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从2003年的1%上升到2%,主要就是由于石油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美国经济的几次衰退(分别是1990—1991年,1980—1982年,1974—1975年)前,都发生了石油价格的暴涨。由于原油作为一种商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原油价格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且还对居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原油净进口国来说,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增加其原油进口成本,并对其经常账户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其经济运行状态,严重的油价上涨往往导致随后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失业人数的增加。从1970—2004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情况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出现过五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从历史上看,油价的大幅度上涨对全球经济产生明显的冲击,其中,最严重的冲击是1973—1980年间的两次石油危机所产生的冲击。时间原油价格对发达国家影响初始价格(美元/桶)最高价格(美元/桶)价格涨幅(%)贸易平衡(亿美元)GDP增长(%)1973—1974年6252-880-61978—1980年9179-2320-71989—1990年358-380-21999—2000年257-960-42003—2004年329-1070-3原油价格变化对发达国家贸易和经济增长影响(据IMF,2005)历史数据表明,1973年的那次石油冲击,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1974—1975年的严重衰退,而20世纪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更使发达国家出现了1979—1982年长达3年的特大的经济危机。在后一次经济衰退中,整个西方陷入了通货膨胀和工业生产下跌的停滞膨胀,即经济滞胀。从1971年到2003年美国出现的五次经济衰退都与油价大幅度上涨有关。除了1973年、1980年衰退与油价上涨基本同步外,其他三次存在一定的滞后。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高油价与高增长率并存,表明国际油价飙升并没有像20 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那样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甚至爆发衰退。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占世界经济最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复苏的上升期,消费出现新热潮,投资显著增多,因而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石油消费大国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替代能源等节能措施,降低了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1970—2003年美国原油进口实际价格与经济衰退的对应关系(美国能源部等,2002年)但是,油价飙升仍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它抑制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每桶石油的价格上涨5美元并持续一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就将减少3%,同时,油价上涨还带动了航空、交通运输、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业成本或产品成本上升。其次,高油价还使全球通货膨胀有死灰复燃之势,股市和汇市也动荡不已。值得关注的是,高油价困扰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油价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冲击要比对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更严重。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保持下去,一年内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下降3、4和5个百分点,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8个百分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受高油价更大冲击的原因在于对原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美国能源部预计,从2001—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将增长9%,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将高达2%,增幅大大高于美国的5%、日本的3%和西欧的5%。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不断将制造业生产转移到亚洲地区,也增大了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原油需求。亚洲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因素使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抗高油价的能力比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低得多。其二,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到目前为止,高油价还没有使亚洲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慢,但据一些亚洲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高油价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显著增大。因而,如果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亚洲经济有陷入“滞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