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nic
这个学期,我重在对小朋友的思想教育,结合学校少先队的德育工作,利用晨会和班队课等有利时机,在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爱从小事做起”的活动。记得刚开学,学校要求我们布置好教室,在布置的过程中感觉生物角有点空缺,假如能放几盆花草就好了。一次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是:我是班级的一员。这正好是教育学生热爱班级的好机会。上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讨论怎样才算是热爱班级,做个有爱心的人?他们发言积极,有的说:爱班级就是不扔垃圾;有的说:有爱就是相互帮忙;也有的说:有爱班级之心,就是不给班级扣分。我又追问:“那么我们班的植物角没有植物怎么办?”学生立刻就说:“自己种吧!”也有的说:“从家里带些吧。”最后我总结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同学都有爱家的责任。第二天,我发现植物角的空桌上多了几盆仙人球。虽然小的不起眼,但是我的心里很清楚,学生已经在萌芽爱的种子了。我借次机会表扬了该同学,并趁次机会分配了管理班级的小职务。如:关窗户的,课间排桌子的,整理讲台的……学生都很乐意地报了名,争取做好这些工作,我也满怀感激和信任孩子们。几个星期下来,孩子们各所其责,而且任务完成得很及时。有一次,施蔚然小朋友不小心把一盆仙人球打碎了。我教育到:“班级的东西被你损坏了,虽然你不是故意的,那你有没有办法使这个地方不缺少什么呢?”他低着头一言不发。第二天,我到教室的时候一看桌子上多了一盆水仙花,长得郁郁葱葱,非常的好看。孩子们告诉我是施蔚然送的。接下来的日子里,施蔚然天天给水仙花换水。几个星期过去,水仙花开了,开得很灿烂。我把水仙花放在讲台上,专门用了一节课时间,让孩子们观察并写一篇关于《水仙花》的小文章,很多小朋友在文字中提到了:在施蔚然的精心照料下,水先仙花开得很茂盛。此时我知道,爱已经开始在孩子们的心中传播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教室里时常会出现一些新鲜事物,如清洗的抹布,挂钟的电池等。上周四,徐锦康小朋友又为班级添加了两把扫把和两个簸箕。除了出物,还有一小部分在出力。如有小朋友身体不舒服呕吐了,不等我说就有小朋友去运沙子,主动清扫。每天下午总有不是值日的孩子,自己留下帮助打扫卫生,尤其是劳动委员林露依,天天最后一个关好门窗离开教室,交给她的任务我非常放心。这样的一份份爱不时让我感动。虽然在我们老师眼睛里都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在孩子们的心里可不是一般的事情。他们在用自己的的行动爱着班级,爱着他人,爱着集体。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们,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小爱编织着人生的每一天,有这些孩子,我快乐工作着、生活着。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最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思想情操。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深深地陷入沉思,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却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 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工作而有劲头。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作者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其实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书中的主人公恩里科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关系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是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高等的教育。 南宋名将岳飞,他少年时就立志“精忠报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忍辱负重,含冤而死,边防叔叔,为了领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牺牲,赶走了入侵我国边境的侵略者,多少体育健儿,为了让五星红旗能高高飘扬在赛场的上空,忍着伤痛,奋力拼搏……他们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人奋发向上。 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更该用“爱”呵护每个孩子,教育每个孩子。虽然幼儿园孩子比较小,知道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渗透一些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孩子们在早期的教育中形成一定的意识,成为人生中“爱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