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iamen1
2025-08-02 05:18:45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现场总线技术、以太网技术等,可实现系统的网络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开放性,但是这些控制网络一般都是基于有线的网络。有线网络高速稳定,满足了大部分场合工业组网的需要。但是,有线网络只能沿着一维的线路传输数据,传输需要导体介质,因而带来规划布线、预设接口、线路检测、线路扩容等一系列和传输途径有关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不可避免地具有破坏建筑、浪费接口、检修困难、扩展困难的弊病。在现代控制网络中,许多自动化设备要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当工业设备处在不能布线的环境中或者是装载在车辆等运动机械的情况下,是难以使用有线网络的。与此相对应,无线网络向三维空间传送数据,中间无需传输介质,只要在组网区域安装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以建立局域网;移动终端只要安装了无线网卡就可以在接收范围内自由接入网络。总之,在网络建设的灵活性、便捷性、扩展性方面,无线网络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无线局域网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将在工业控制网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无线局域网简介 一般来说,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这里的无线媒体可以是无线电波、红外线或激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是现代数据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无线局域网可以在不采用网络电缆线的情况下,提供网络互联功能。 无线协议简介 无线局域网络协议标准建立至今已有较长时间,但由于无线局域网速度低、协议标准不统一、价格昂贵,用户为保护投资,不愿意使用无线网络,因此无线局域网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来,随着速率较高的无线通讯协议开始推出,无线局域网得到快速发展。 IEEE11是IEEE802标准委员会在1997年通过的第一个无线局域网的国际标准。1999年9月,该委员会又颁布了IEEE11b标准,包含了ISO/OSI模型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该标准工作在4 GHz,传输速率可达11 Mbps。 IEEE11b标准将节点设备分为基站和客户站,各客户站相互间可直接通信,也可在基站的统一管理下进行通信。一个基站与一组客户站的连接称为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两个或多个BSS构成扩展服务集。IEEE11b标准规定了物理层的三种实现方法,即跳频扩展频谱方式FHSS、直接序列扩展频谱方式DSSS和红外技术IR。在MAC层采用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避免)技术进行通信介质访问。为了尽量减少冲突。11b设计了独特的MAC子层,如图1所示。下面的一层叫做分布协调功能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子层,该子层使各个节点采用竞争的方式使用信道,向上提供争用服务。这种信道接入方式可能会导致冲突的发生,但是对信道的利用率较高。上面的一层叫做点协调功能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图1 IEEE11的MAC子层 子层,该子层使用集中控制的接入算法,基站以轮询的方式将通信权轮流交给各个客户站,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发生。但是基站需要周期性的轮询所有客户站,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因此适用于中、小型网络。无线局域网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美国Radia-ta和Atheros公司分别宣布将推出IEEE11a芯片组。11a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4 Mbps。Atheros公司宣称,他们的芯片组在“Turbomode”(强化模式)下,速率可以达到72 Mbps。对11a来说,不仅仅是传输速率的提高,它将工作在5 GHz的频率上,从而避开了拥挤的4 GHz频段。2001年11月15日,IEEE试验性地批准了一种新技术11g,该技术可以提升家庭、公司和公共场所的无线互联网接入速度,该技术使无线网络每秒传输速度也可达54 Mbps,比现在通用的11b要快5倍,并且和11b兼容。以上介绍的技术标准可通过下表1进行对比。 表1 技术标准、频率分配及传输速率 技术标准 制定年份 频率占用 最高速率 调制技术 11 1997 4GHz 2Mbps FHSS 11b 1999 4GHz 11Mbps DSSS 11a 1999 5GHz 54Mbps OFDM 11g 2000 4GHz 54Mbps DSSS
特点: ·支持IEEE 1lb标准4GHz ISM频段 ·支持高级用户验证,提供坚固的安全性WEP128,MAC地址控制 ·带符合IP 66/NEMA 4x标准的防水锈外壳,保护系统不被损坏 ·提供冷却风扇和加热器,防止系统过热和过冷 ·提供按钮和LED显示,可方便的设置温度 ·采用IP66防水接口,保护电源、LAN和无线接口 ·提供各种天线,用于增大传输距离 WLAN-9200是一款用于室外的增强11Mbps无线局域网网桥。它能够在无须任何物理布线的情况下,将多个远程站连接到局域网中。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维护及组建相应电缆网络的成本。WLAN-9200带有一个坚固的外壳,可以防止水、酸、闪电、低温及高温对系统的破坏。由于这些特点,WLAN-9200工作极为稳定和可靠,是室外应用的理想选择。因此,WLAN-9200非常适合在布线困难的恶劣场所使用,如水库和建筑物。WLAN-9200与IEEE 1lb标准兼容,具有各种强大功能。在提供高度安全保护(WEP:128位),DHCP客户、SNMP代理等的同时,能够提供11Mbps的高传输速度。此外,为了满足室外恶劣环境下的使用要求,WLAN-9200还提供了先进的系统保护功能:发光保护、冷却风扇、加热器、防水接口、工业设备箱、电源/LAN同轴电缆等。 成本低,安装简便 WLAN-9200可以将不同的分布式站点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宽范围的无线网络。它能够节省到远程地点的布线成本。WLAN-9200采用了专门的设计,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其装上或拆下。此外,WLAN-9200还提供了按钮和LED显示,用于显示和设置高/低温度。用户可以使用它快速组建自己的无线网络。为了能够在更远的范围内使用,WLAN-9200还提供了各种天线,用于延长传输距离。 可靠稳定的坚固设计 WLAN-9200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带有一个不生锈的防水外壳,能够对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它符合IP 66/NEMA 4x标准,具有耐腐蚀、防紫外线、安全和自动灭火的特点。为了防止WLAN-9200内部过热或过冷,研华还在它的内部设计了一个冷却风扇和一个加热器,用户可以设置高/低温度设置。当工作温度高于或低于用户指定的温度时,冷却风扇或加热器就会开始工作。此外,WLAN-9200还提供了防水接口和防闪电保护,可以对电源,局域网和天线接口起到保护的作用。 远程站点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 WLAN-9200与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1 lb完全兼容,它提供11Mbps(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进行更快的数据传输。WLAN-9200在4GHz ISM频段采用了DSSS技术,不会被噪声所干扰,使数据的传输更加安全和可靠。 保持通信的私有性 WLAN-9200采用了多种安全功能对您的无线网络进行保护(WEP128加密,MAC地址控制及口令安全)。通过采用先进的WEP128加密,您可以选择WEP密匙来保护您的数据,防止未授权的无线用户查看这些数据,只有接入点和无线适配器的可接入性,多种安全机制协同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对有线及无线网络的未授权访问。 BADAM-4550系列4GHz无线调制解调器(RS-232/485接口) ADAM-4550是一款直序扩频无线调制解调器。它工作在4GHz的ISM波段上,该波段在全球都可以无需申请即可使用。通过RS-232或RS-485串口,ADAM- 4550可以以高达2Kbps的速度与计算机或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ADAM-4550以半双工的方式工作,并以1Mbps的速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它具有100mW的输出功率,并且如果使用自带的小型天线,它的传输距离可达150米,如果使用研华的高增益室外天线,其传输距离可以超过20公里(视距)。 RS-485标准支持半双工通信。这意味着使用一对双绞线即可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通常由握手信号RTS(请求发送)来控制数据流的方向。但在ADAM-4550中带有一个专门的I/O电路,它可以用来侦测数据流向,在不需要握手信号的情况下自动切换传输方向。 ADAM-4550无线调制解调器提供了可靠的“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网络无线连接。一个典型应用是将一个ADAM-4550模块通过RS-232与主计算机相连,将其它ADAM-4550模块放置在远程现场。每个ADAM-4550模块都可以通过RS- 4550网络与远程设备相连接。远程ADAM-4550模块将远程数据传送到主ADAM- 4550模块,而主ADAM-4550模块会通过无线传输向远程ADAM-4550模块发送控制命令。 规格 ·RS-232/RS-485传输速率(bps):1200,2400,4800,9600,2K,4K,6K,2K ·RS-232接口接头:孔型DB-9 ·RS-485接口接头:插入式螺丝端子 支持AWG1-#12或2-#14-#22(5到5mm2线径)电缆 ·无线传输速率:1Mbps ·无线传输频率:45GHz(标称值) ·无线传输功率:100mW(标称值) ·无线调制:直序扩频PSK ·无线收发器地址:可软件配置为254个不同的地址 ·通信距离:550英尺有效距离(在开阔地使用2dBi全向天线的情况下),实际距离取决于环境条件、天线类型及位置 ·工作温度:-10�0�2到70℃(14�0�2到158℉) ·电源要求:+10~+30VDC ·功耗:4W ·尺寸:60mm×120mm(36”×41”) 特点 ·可软件配置RS-232或RS-485,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Kbps ·在有外部天线及放大器的情况下,传输半径可超过20公里 ·内置看门狗定时器及自动RS-485数据流控制 ·扩频无线调制 ·工作在全球通用、无需申请的波段(4GHz) ·模块间的1Mbps无线数据传输速率 ·可软件配置无线收发器地址 ·方便的DIN导轨、面板或堆叠安装 ·带有存储通信设置的EEPROM ·支持点到点或点到多点的应用 ·透明的IEEE1协议及用于确保数据完整性的10K缓存 ·用于故障诊断的电源及数据流指示灯 ·带无线连接测试的诊断软件 ·符合FCC Part15及ETSI 683/328标准 六、结论 通过无线局域网对工业设备进行控制简单易行,但是成本稍高。目前,绝大多数无线控制如前所述采用的是IEEE11系列协议,它与我们大多局域网所采用的以太网可以无缝连接,所以,对于用户层测控程序没有任何影响,只需对原有方案的物理层设备作简单的配置即可。例如选用上述的研华的无线产品替代原有的有线通讯装置,其它硬件及软件配置均不受影响。
无线局域网的典型组网方式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百事通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 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最大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网络上协调工作。无线网状网整体网络中的任何位置的 AP 都拥有相同的带宽,不会因多级连接而降低带宽。无线网状网可以构成覆盖城市范围的宽带无线通讯网,可以提供无线的 VOIP 和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服务,也可以为某些特定行业用户,提供城域宽带无线移动接入服务。
浅谈ADSL技术及其应用文章来源:天天加油 更新时间:2008-10-28 浏览次数: 发表评论内容摘要:【摘 要】文章介绍了ADSL宽带接入技术及其特点,和几种常用的ADSL应用方式,并将其与目前流行的几种接入方式Modem,ISDN,Cable Modem和DDN进行了对比,得出ADSL… 【摘 要】文章介绍了ADSL宽带接入技术及其特点,和几种常用的ADSL应用方式,并将其与目前流行的几种接入方式Modem,ISDN,Cable Modem和DDN进行了对比,得出ADSL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ADSL;核心技术;应用方式;频分复用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在商业领域和多媒体服务的迅猛推广和应用,人们享受着Internet上的各种服务,当然必不可少地以某种方式接入Internet。为了实现用户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提高用户上网速度,光纤到户(FTTH)是用户网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光纤用户网的成本过高,不可能广泛普及。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多项过渡性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包括N-IS?鄄DN、Cable Modem、ADSL等,其中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最具前景及竞争力的一种,相信在未来十几年内将占主导地位。 二、ADSL核心技术 ADSL是英文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的英文缩写,ADSL技术是运行在原有普通电话线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它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ADSL的核心技术实际上就是编码技术,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基于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音)复用编码方式。此外,常用的还有CAT(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抑制载波幅度/相位)编码方式。尽管两种方式都采用正交调幅(QAM),但DMT中数据是被调制到多个载波之上,而CAP中数据则被调制到单一载波之上。比较而言,DMT 技术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对线路依赖性小,只是实现起来相对复杂,成本稍高一些。 DMT将它以4K为宽度单位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 个下行子通道。与ISDN单纯划分独占信道不同,ADSL中使用了调制技术,即采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或回波抵消(Echo Cancellation)技术实现有效带宽的分隔,从而产生多路信道,而回波抵消技术还可以使上行频带与下行频带叠加,使频带得到复用,因此使得带宽得以增加。此外,DMT还可根据探测到的信噪比自动调整各个子通道的速率使总体传输速度接近给定条件下的最高速度。这些正是DMT优势所在。 三、ADSL的技术优点 ADSL接入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可直接利用现有用户电话线,无需另铺电缆,而且上网和打电话互不干扰,适合于集中与分散的用户。能为用户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带宽。采用点点的拓扑结构,保证用户独享高带宽,适合视频业务及高速Internet等数据的接入。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可享受超高速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带宽。ADSL具有下行2~8Mbit/s,上行64K~640kbit/s的传输速度,为普通拨号Modem的百倍以上。 节省费用,上网和打电话互不干扰。ADSL使用电话线传递电话语音和数据,但数据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使用ADSL上网不需要缴纳拨号上网的电话费用。ADSL数据信号和电话音频信号以频分复用原理调制于各自频段互不干扰。上网的同时可以使用电话,避免了拨号上网的烦恼。 独享带宽安全可靠。Cable Modem下行虽然可达到20Mbit/s,但由于是一种粗糙的总线型广播网络,结点下的成千上万用户挣抢20Mbit/s的带宽,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总线型网络先天的广播特性,造成了信息传输的不安全性。ADSL利用中国电信深入千家万户的电话网络,先天形成星型结构的网络拓扑构造,骨干网络采用中国电信遍布全国的光纤传输,各结点采用ATM宽带交换机处理交换信息,您独享2~8Mbit/s带宽,信息传递快速可靠安全。 安装快捷方便。在现有电话线上安装ADSL,只需在用户侧安装一台ADSL Modem和一只电话分离器(由电信部门免费提供),用户线路不用改动,极其方便。 当然,ADSL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互通性的问题以及由于ADSL对距离和线路情况十分敏感,离得越远,速度越慢且不稳定,因此速率有时难以保证。它容易受干扰,对于线路的要求高,随着线缆长度的增加数据传输质量随之变差。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四、ADSL的应用 ADSL的宗旨是通过普通电话提供高速数据通信和交互视频功能。ADSL宽带不仅是目前家庭用户高速接入的最佳方法,而且在局域网高速接入方面,也显示了其潜力。ADSL提供灵活的接入方式,即专线方式与虚拟拨号方式。专线方式即用户24小时在线,用户具有静态IP地址,可将用户局域网接入,主要面对的是中小型公司用户。采用专线接入的用户只要开机即可接入Internet。虚拟拨号方式主要面对上网时间短、数据量不大的用户,如个人用户及中小型公司等。这里的“虚拟拨号”是指根据用户名与口令认证(比较类似Modem和ISDN的拨号程序),接入相应的网络,并没有真正的拨电话号码,费用也与电话服务无关。应用ADSL,可实现家庭用户宽带接入、单位局域网接入以及网络互联。 应用ADSL的几种常用方式: 单机接入。如果用户家中只有一台计算机准备通过ADSL上网。当您向电信部门申请ADSL线路后,电信相关部门则会提供分离器和ADSL Modem,分离器与ADSL Modem之间用1条2芯的电话线连好,ADSL Modem与计算机的网卡之间用一条网线连接即可完成硬件安装。再运行一个专门的软件将TCP/IP协议中的IP,DNS和网关参数设置好,便可进行网上冲浪了。 家庭双机共享。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有2台以上计算机,如果仅有2台计算机想通过一部电话上网,可选择一台性能较好,并且固定使用的计算机做代理服务器,为其安装双网卡,一块网卡与ADSL Modem的LAN口连接,另一块网卡使用交叉的网线与另一台计算机相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交叉网线(网线两端水晶头做法不相同,一端TIA/EIA-568B标准,一端TIA/EIA-568A标准)的制作方法。然后将配置较好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管理软件设置成代理服务器,另一台计算机设置成共享模式,这样这台计算机就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宽带上网了。当然那台作为“代理服务器”的计算机要一直开机。 局域网共享接入 (1)用HUB构造小型局域网,将一台性能较好的计算机配置成代理服务器,安装双网卡,将一块网卡与ADSL Modem的LAN口连好,另一块网卡使用直连线与HUB相连。本地局域网上的客户机通过该服务器访问外部信息资源。这样只需申请一个IP地址,其他本地客户机可采用保留IP地址。 (2)采用专线方式,为局域网上的每台计算机向电话局申请一个IP地址,这样无需设置代理服务器便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只是目前电话局所能提供的IP地址数是有限。 五、ADSL与其他接入服务的比较 ADSL的技术原理和调制方式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与普通拨号Modem和有线接入的Cable Modem是不可以互换使用的。现比较如下: 与普通拨号Modem及ISDN。普通拨号Modem最高速率56k,ISDN最高速率128k,ADSL的速率优势是十分明显。ADSL更为吸引入的地方是:他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打电话和上网互不干扰,ADSL的虚拟拨号方式不同于普通拨号Modem及ISDN的拨号连接,ADSL拨的不是具体的ISP提供商的电话号码,而是VPN(虚拟专网)的接入IP地址,所以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而只缴纳上网费或月租费。普通拨号Modem及ISDN将逐步被淘汰。 ADSL与DDN。用户在使用万维网时需要的宽带业务主要是从Internet网站下载多媒体信息,而向万维网网站发送的信息仅需要很小的带宽,ADSL为非对称接入方式,上行最高1 Mb/s,下行最高8 Mb/s,相对DDN对称性的数据传输更适合现代网络的特点。同时ADSL费用较之DDN要低廉的多,接入方式也较灵活。 ADSL与和 Cable Modem。CABLE MODEM是广电系统普遍采用的接入方式,由于原来铺设的有线电视网光缆天然就是一个高速宽带网,所以仅对入户线路进行改造,就可以提供理论上上行8M、下行30M的接入速率,目前美国50%以上的宽带用户就采用CABLE MODEM方式接入,它的缺点是采用共享结构,随着用户的增多,个人的接入速率会有所下降,安全保密性也欠佳。与Cable Modem相比,ADSL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ADSL在网络拓扑的选择上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为每个用户提供固定、独占的带宽保证,而且可以保证用户发送数据的安全性,而有线电视视讯网结构上是总线型的,其承诺的10 M甚至30 M的信道带宽是一群用户共享的,一旦用户数增多,每个用户所分配的带宽就会急剧下降。再者,HFC方案必需兼顾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而占用了部分带宽,只剩余了一部分可供传送其它数据信号,所以Cable Modem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一小半。国外公司实验表明,其速率减为 1M-2Mbps,更常见的是 400K-500Kbps。 六、结论 通过以上对ADSL技术分析,可以看出非对称传输的ADSL技术可以在现有的线路上提供服务,适合高速Internet接入及视频点播等应用,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中等以下城市及沿海地区,可以优先使用 ADSL 技术。但宽带并不是ADSL一枝独秀,国外比较成熟的方式通常是EDSL或VDSL,中国电信推出这项业务也是为了短期内能和LAN接入商瓜分市场。 【参考文献】 [1]陈伟,张伟编著局域网组建实例与技巧[M]北京:科学出版社, [2]胡道元Intranet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俗点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却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变化。之所以还称其是局域网,是因为会受到无线连接设备与电脑之间距离的远近限制而影响传输范围,所以必须要在区域范围之内才可以连上网路。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局域网同样也需要传送介质。只是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不是双绞线或者光纤,而是红外线或者无线电波,且以后者使用居多。 红外线系统 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微米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由于它采用低于可见光的部分频谱作为传输介质,使用不受无线电管理部门的限制。红外信号要求视距(直观可见距离)传输,并且窃听困难,对邻近区域的类似系统也不会产生干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外线具有很高的背景噪声,受日光、环境照明等影响较大,一般要求的发射功率较高,红外无线局域网是目前“100Mbit/s以上、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可行的选择。 无线电波 采用无线电波作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这主要是因为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较广,应用较广泛。使用扩频方式通信时,特别是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方法因发射功率低于自然的背景噪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抗噪声能力、抗衰落能力。这一方面使通信非常安全,基本避免了通信信号的偷听和窃取,具有很高的可用性。另一方面无线局域使用的频段主要是S频段(4GHz~4835GHz频率范围),这个频段也叫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al)即工业科学医疗频段,该频段在美国不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限制,属于工业自由辐射频段,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无线电波成为无线局域网最常用的无线传输媒体。 除了传输介质有别于传统局域网外,无线局域网技术区别于有线接入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不统一,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应用。目前比较流行的有11标准(包括11a 、11b 及11g等标准)、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HomeRF(家庭网络)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