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中国佛教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22

562008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中国佛教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TW_GL

已采纳
_HiEl6XOzmVyDQW8NnqGI-653uqfvs61bvP3jShPWce_5QfMLob3NGWJgAoRMQcZU3MEH4a

关于中国佛教的论文题目大全初中

158 评论(10)

shiyunkai

楼主可以看看季羡林教授的《我和佛教研究》,深入浅出,很有帮助。
182 评论(9)

风轻云淡~

可以研究佛教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可以看《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
88 评论(13)

shanyue123

进入地狱的宗教(佛教自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名字绝对抢眼,自残性很强
357 评论(12)

yi叶pian舟

佛教主宰了中国的历史,唐朝和清朝全中国人民信佛教,清朝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佛教帝国
228 评论(15)

小小月亮ln

简述历代佛教美术特点浅谈这些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得社会信仰心态?  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佛教美术源于古代印度,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马土腊和芨多等地区与时代的佛教雕塑。中国艺术家在学习摹仿过程中,逐步将它们加以改造,使其既保存了某些原产地的样式,又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特色。而印度犍陀罗佛像受到希腊化时期的古典雕刻影响,它们也有个雕塑本土化的演变过程。因此,在欣赏中国古代佛像时,适当对照希腊、印度的古代雕刻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认识和理解各自的美感区别。同时需要了解佛教造像的经规仪轨。上文提到的佛像两耳垂肩,手长过膝,就出自经规仪轨。佛像有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形象上的神化特征,两耳垂肩、手长过膝而外,又如螺发绀青相、顶上肉髻相(不是普通发髻)、眉间的毫相等等可以通过造型艺术加以表现的相好,在雕塑时都必须严格符合要求。佛和菩萨的肢体动作,特别是手势(称作“手印”或“印相”)各有含义。各种佛经人物依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造形(如有的三头六臂,有的千手千眼),不同的服饰标识(如佛和罗汉著朴素的袈裟,菩萨则衣饰华丽)、不同的姿势(如接引佛才站着,其他佛皆取坐姿)等等,都有固定的要求。如不了解,很容易觉得佛教造像怪诞和雷同。
25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