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tfter
作文教学乃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中学课本迄今为止尚无一套独立完整的作文教材。现行作文教材也仅是作为课本的写作部分,分散在各册之中。许多教师在平时作文教学中亦随心所欲,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重难点。不少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看了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再者便是些模式作文,文章干巴巴的,没有创意。这些“学生作文烦,教师批改难,反馈周期长,提高效率慢”等老大难问题,再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无暇阅读,近些年来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滑坡的倾向。学生的这种写作状况与作文教学中“文体意识不强,课外阅读不够,课堂训练不足,评改方式单一”的教学分不开。因此,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 一.树立文体意识。 1994年高考作文答卷把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但不少学生竟然写成议论文,而且是标准的议论文。高考对平时的教学是一种权威性的检验,高考作文答卷的文体偏差表明:作文教学忽略了文体训练,导致学生文体意识模糊,各种文体写作的应变能力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花工夫,进行各种文体的训练。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格式。议论文的基本格式是起承转合;读后感的基本格式是引议联结;记叙文的基本格式是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说明文的基本格式是抓特征,按次序。其他文体也都有各自的基本格式,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格式的基础上,再从拟题、章法、语体三方面进行格式的强化训练。 因文设题,拟题。 标题因文而异。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透过这一“眼睛”,我们要能一眼就看到文章的体裁,这要做到因文设题。记叙文标题大多着眼于人物、事件、环境,用形象思维;议论文标题着眼于论题、论点、论据,用逻辑思维。只有如此,标题才会具有鲜明的文体特色,给人以鲜明的第一印象。 所谓因文解题:就是根据文体要求去识题辨题,记叙文重“记”,议论文重“议”,说明文重“说”。 拟题训练和解题训练,从格式的角度讲可起到短、平、快的效果。 因文变法,章法。 章法是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就是组织安排结构层次的法则。不同的文体表达主题的方法不一样,它要求采用的章法自然也不一样。议论文要求以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的章法去突出中心;记叙文要求以构思新颖,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而说明文则要求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的章法说明事物。正因为文体决定章法,所以通过章法训练,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可提高学生因文变法的能力。 因文用语,语体。 语体因文体而异。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求用语鲜明精当,力透纸背;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求用语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求用语准确简明,语序分明。语体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文体变换不同的语体,使语言表达切合文体要求。这种训练的重点是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遣词造句切合文体,适合环境,二是掌握根据文体选用表达方式的方法。 拟题,章法,语体三路并进,文体这一格的训练就会落到实处。 二.提倡阅读教学。 杜甫的诗中曾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把学习视为阅读的最好范例之一,是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甚至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而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阅读,从科学上来说,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来影响孩子改变孩子。让学生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他会在今后的学习上持久地领先,在一生的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 1.通过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许多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创作兴趣都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开始萌发的。书中那些深刻透彻的人生领悟,生动形象的文学描写,具有文采的修辞语句,精巧新颖的个性化创作,都吸引着学生,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这种产品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有新的创意,能充分展示个性,而非人云亦云的东西。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同时也让别人感动。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不写虚情假意的文章,要让学生认真用眼睛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笔表现美。让他们关注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美的感受,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通过文章反映出来。有了强烈的创作动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文章才能产生,以读促写,写而促读,读与写产生了良性循环,阅读与写作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 2.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广阔无垠,无比丰富的,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为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观察。学生观察生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意观察,一种是无意观察。有意观察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法”。我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引导学生重点揣摩“林冲奋起反抗杀死陆虞候等人”中的几个动词后,要求学生学习准确而形象的使用动词,以表达人物的感情。还有我让学生观察上体育课“跳远”、课间操“升旗的过程”,午餐时学生“插队抢饭的过程”,分别写一片断,大部分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能用准确而形象的动词描绘出来。学生的“新闻联播”记录本记满了国内、国际的热点时事、文化体育以及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这些记录不仅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通过阅读借鉴写作技巧。 只读不写只会让思维停顿。因此在扩大阅读视野的同时加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以说,阅读是间接生活之“源”,课本是“例子”。学生的阅读是吸收,是认识生活;写作则是表达,是反映生活。写作是一种智力劳动。当学生没有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掌握这种劳动时,往往会有畏难情绪,但当他们领悟了读和写的关系,能够模仿范文写作后,写作便成了一种乐趣。写作的乐趣又会促使他们更有兴趣去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读写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阅读是输入,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是输出,表现语文能力。阅读和写作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一记叙文写的多一点,可以真情实感(如我与地坛),也可以对社会谈体会,力求深刻就行。
一、命题要新颖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平时训练时,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尽最大可能创造出新颖的作文题目,以争取作文得高分的第一良好印象。如,面对题目《_________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1)《读_______我真______》(2)《听________我真_______》(3)《看_______我真_______》。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听”、“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二、开头要引人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三、内容要情真构思内容,要做到以真情感动人。切勿内容假、大、空,切勿写自己并不了解的内容,不能感动自己当然便不会感动别人,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选择自己受感动的内容,这感动自己的内容往往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琐屑的小事件,小细节;或者是自己曾阅读过的有很深印象的书刊登载,写作时可以将旧内容换新角度使用。写自己的真感,如《尴尬的一幕》。考生写一细节:走廊上,与老师擦肩而过,自己试着努力想对老师说声“老师好”,可终于没有说出来,面对老师的微笑,自己低头而匆匆逃过,感到尴尬至极。这是一个真切动人的小细节,是作者的实情流露,更是文章内容的精华细节。真情的细节内容构成文章的血肉躯体,是好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分作文的关键,因为好细节才能打动批阅者心。四、结构要创新精心布局,创新结构框架,在阅卷者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如:反复排比式、日记体式、剧本形式、小标题式、镜头组合式、问答式、应用文体式等,都是有创新意义的结构体,且这种新框架极利于考场作文获取优分印象。五、书写要工整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是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的良好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
单纯从问题来分的话当然是议论文 记叙文 应用文 说明文等等。楼主如果强调高考的话建议侧重议论文以前的高考是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渐渐演变到现在其实给考生的自由度已经很高了单纯从高考来分析的话 应用文一般用的较少如果一个考生能把作文写成说明文而且得高分的话那很难记叙文和议论文现在变成了考试趋向尤其是议论文 很多高考的满分作文都是议论文以上是个人意见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属于“新材料作文”。材料贴近现实,而且寓言故事有一定的趣味性,在紧张沉闷的考场上给考生一些放松的机会,很人性化。该材料审题难度适中,立意容易把握;构思角度灵活,有限制有有开放,比较利于不同经历、不同水平的考生发挥自己的水平。是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亮点,不愧为全国试卷!打分:8分 2、全国卷Ⅱ作文题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点评:也属于所谓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明白易懂,审题容易把握;但构思角度单一,不利拉开距离。比全国卷1稍次。打分:7分 3、北京卷作文题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点评:属于“语境性命题作文”。歌词内容模糊,引述前后语境不完整;虽有利于考生发挥想象,但总体看不太成功。命题选自张韶涵流行歌曲歌词,在缺少相对完整的上下词文的情况下,令人莫名其妙。貌似给学生留下了十分开放的构思空间,但十分不利于公平竞争。知道这首歌的更利于发挥,不熟悉这首歌的审题上自然要吃亏!况且,这首歌词本身就属于不太规范的汉语语言,作为高考作文题目,导向也值得商榷!不过此题有利于那些想象力比较丰富、文学水平较高,有一定的诗词、歌词欣赏水平的考生写作!但考试作文面对的是广大学生,毕竟不是文学创作比赛。打分:4分 4、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一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点评:属于“评论性新材料作文”。材料选择较有意思,审题立意有一定难度。部分考生可能摸不着头脑,但有利于语文水平较高,阅读能力强、捕捉语言信息较敏锐的考生发挥水平。打分:7分 5、天津卷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点评:属于“无材料话题作文“。虽无材料、也没有引导语,但话题前卫大胆,切合考生实际,不会无话可说;然而要想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也不容易。考生应避免自说自话,用只有90后的人能够看懂的语言行文,那样会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不利于得高分。打分:7分 6、重庆卷作文题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你作为故事的聆听者、亲历者,从故事中得到了许多生活的感受,故事让我们感动,我们也在故事中成长,请以“我与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引导性命题作文”。很普通的题目,创意不够,但比较保守。类似对初学写作者要求的“一件小事”之类的作文题目。而且,鄙人认为,“我与故事”在表述上似乎有些问题,值得商榷。总之,属于四平八稳的题目,适合写叙述类文章,对擅长写议论的考生不是特别有利。打分:6分 7、江苏卷作文题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摩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摩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材料性命题作文”,材料本身不错,但后面一段评论“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多余,限制了考生的发挥,有控制考生思路的作用,完全可以不要,给考生留下更自由的构思空间。打分:7分 8、广东卷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 点评:这是今年比较好的作文题目,不属于材料作文,但有引导写作的“话语”,也不属于“话题作文”,但有控制写作的“写作域”。我姑且叫作“话引”作文。“话引”语收放自如,以小见大。审题空间大而有当,考生言之而有物:或联系实际,或谈对“常识”的看法,各得其宜,各显其能,不亦乐乎!打分:9分 9、浙江卷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点评:属于所谓的“新材料作文”,但给出了较为完整的材料出处,歌词材料本身语言也比较规范,虽与北京考题属于相似类型,但比北京作文命题要好。材料虽也属于流行歌曲的内容,但歌词含义明了单一,又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本歌词的内容含义单一,不太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不利于想象能力丰富、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考生发挥。而且“绿叶与根”的寓意比较传统、陈旧,容易出现套作、宿构的现象。是为缺点!打分:7分 10、山东卷作文题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失误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点评:属于 “引语性命题作文”。题目一般,缺少震撼力,但也属于中规中矩的题目。容易引导考生写出一些大而不当的文章。估计大量考生会写一些空洞的大的事件,比如“汶川地震”、“奥运会”等内容,这刚好是学生作文的大忌。打分:6分 11、宁夏卷作文题 以“诚信和善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点评:属于“无材料‘主题’作文”。内容传统而常见,与以往高考作文的内容有明显重复,容易出现套作和宿构。部分同学可能只顾及其中一个方面而失之偏颇!打分:7分 12、江西卷作文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属于“材料作文”。但与北京市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糟”,个人认为,属于今年命题最缺少创意、最差的作文之一,与北京考题可以合称为“南赣北京”。况且出这样的材料极其无聊。类似于政治考题,或者低级的道德拷问。即便是了解此事实的考生,也很难写出个所以然来。现在问一下江西的出题人:你们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又是什么呢?这叫做典型的“以其人昏昏”,使“别人昭昭”的变态心理。很无聊很恶劣!打分:2分 13、辽宁卷作文题 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有五种观点,材料作文。 甲:47的人在同类商品购买中,会选择明星代言产品 乙:明星很无辜,他们可能不知道产品是虚假的 丙:略 丁:明星拿大量代言费 戊:监管不力 点评:属于“选择性材料作文”。命题有较好的开放性。但材料内容偏离学生实际,估计考生会不知怎样下手写作。有点难为学生的嫌疑。打分:6分 14、福建卷作文题 这也是一种_____ 点评:属于“半命题作文”。表面看很有创意,但给出的一半莫名其妙。这种半命题作文,其实最不好出,给出的内容太宽泛,考生一头雾水,无从把握;给出的内容太狭隘,又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不利于激发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积极性。打分:5分。 15、四川卷作文题 熟悉 命题作文 点评:属于“全命题作文”。题目四平八稳、缺少创意。题目太空洞不好下笔。有经验的考生将题目具体化之后,也能写出好的作文。打分:6分 16、安徽卷作文题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弯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 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 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点评:属于“新材料作文”。两段材料相互补充,第一段是叙述性的,有效激发考生的写作思路;第二段是评论引导性的,避免了学生立意走偏。材料也比较贴近现实:考生可从社会大的角度入手,也可以从个体人生入手,构思上也具有灵活性,是不错的题目打分:7分 17、海南卷作文题: 材料作文,主题是诚实善良。 点评:同11“宁夏”。打分:7分 18、湖南卷作文题 踮起脚尖 点评:属于“全命题作文”。比北京的试题略好,给人的想象空间较大;但基本上也属于“莫名其妙、故弄玄虚”型的。有故意刁难考生的嫌疑!估计不少考生初看题目会无所适从。打分:4分 18、陕西卷作文题 陕西2009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一道材料题,材料大意和写作要求与全国卷1类似。题目中讲到一群小动物学游泳的故事:一群小动物有一次被大灰狼追赶到河边,于是萌生了学习游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学不好,后来仙鹤说,既然兔子跑的快就不用学游泳,既然松鼠会上树,也就不用学游泳…… 题目要求,根据这段材料,自拟题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点评:属于所谓“新材料作文”。材料较有意思,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材料和要求与全国1卷基本相同,故不须多说。打分:8分 19、湖北卷作文题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4)不少于800字。 点评:属于 “半命题作文”。给出的部分与14福建卷类似:表面看很有创意,但给出的一半莫名其妙。学生不容易把握。打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