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5

yuanye10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答辩感受总结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绽花99

已采纳
答辩时人满为患,除了老师、教授、就是学生,底下是黑压压一片,有一点小紧张,也有一点惊喜。答辩过程比较顺利,因为写的论文贴近实际,所以评委没怎么难为自己。

论文答辩感受总结

179 评论(14)

嘚嘚嘟

答辩的时候老师会出现一些刁难的题目,而且老师们也会故意问许多学生不懂的问题,会让我们继续修改这些都是非常难忘的经历。
135 评论(15)

友人aaaasa

首先,启示或者说结论,是毕业论文“起承转合”的最后一个部分,是个“合”字,也就是说,它跟毕业论文中的文献综述是相互呼应的,整篇论文的结构应该是“总-分-总”或者递进与分总相结合的方式,因此,要把“合”字作为写作结论和启示的原则。但是,毕业论文也是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的,本硕博学位毕业论文写结论和启示的时候,三种方式是全然不同的,这必须按照三种不同层次来逐一说明。其一本科毕业论文的结论与启示。本科论文的篇幅一般小于2万字,而结论与启示部分基本写作也仅占一千字到三千字不到的篇幅,本科毕业论文的结论和目的,目的在于简要归纳你在这篇论文当中得出了什么与前人不一样的结果,也就是对照和归纳,说明自己的贡献,以及对后人继续研究的意义和延伸。这个地方的原则是”合于结构“,你可以官话套话也好,但是必须与你前文的经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相合的,相互继承的观念。其二硕士毕业论文的结论和启示。硕士毕业论文一般在三万到七万不等,这个结论启示部分可能要有专门的六千字到数万字来归纳,那它的重点就在于“合于主题”,这就需要你必须从本科阶段的认识更进一步,不仅促进整个论文框架和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必须进一步突出主题,突出对主题的再反思,而不能仅停留于结论的表面。在这里必须叩问,我在研究中到底得到了什么深刻的感受,到底如何有别于我以前的认识,或者如何有别于自己在刚接触时受到别人给这个主题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学会这么问问题,这个结论启示写作基本就成了。第三博士毕业论文的结论和启示。对于硕士来说理解博士的结论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他可以帮你更进一步地写作结论。博士阶段的核心方式是“合于概念”,因为越是到论文的创作的后期,越要“以小见大”,越要学会“小题大做”,这个时候,从某个概念出发写作一个主题成为其必要的且必然的一种学术能力。而“合于概念”正是在这里探索第三问,我主题之中的概念组合是否合理,我这里想要突出的某个词的内涵是否与前人不同,颠覆的是否合理,是否应该进一步明确,这样的明确能给学界带来什么价值?“合于概念”就是帮助我们返璞归真,凝聚关注点,把小问题做强做严谨。
197 评论(12)

__月__

答辩的总结可以例数自己在论文期间以及准备答辩期间的心路历程和所做的努力。展望可以救自己论文将来可以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及自己对科研方向的发展计划进行描述。
31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