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ccc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百度特邀答主谢学姐在线解答,教育机构资深老师,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累计服务6000人,回复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一下哦。
一、位置法题目就标明了中心论点。如2014年年闸北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比如2014年静安区二模《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文章题目也是中心论点,但是注意要改成“我们都应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因为论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第一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奉贤区2012年二模卷,议论文第一段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话“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文章中心论点“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就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有些议论文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2014年长宁区二模《说宽容》,文章第一段用希腊神话海格里斯路遇恨囊的故事,然后引出中心论点“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这个中心论点就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还有2013年金山语文一模《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就出现在第三段末尾!卒章而显其志,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末尾。一些议论文由于论述的需要先列举大量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经过层层论证,到篇末才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2012 奉贤一模 《“读薄”与“读厚”》中心论点是“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就出现在最后一段。二、概括法以上说的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论点的情况,但是有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不能直接找到的,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从全文论证过程中去概括、归纳。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分论点综合成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分论点综合成一句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虹口区2012年二模《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文章先论证了3个分论点:①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②读书要重视质量③读书要有始终如一的态度 最后得出中心论点是:读书让生命更有价值。回答论题得出中心论点:“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如2013年徐汇二模,文章题目为《“两小儿辩日”,为何没能辩出科学?》对这个问题作者的见解是什么呢?纵观全文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心论点:科学创新需要具有挑战精神。变换题目得出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或是问句,暗含着中心论点。如2012年长宁二模《人人皆可为国王》文章题目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中心论点:人人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其实就暗含在题目中了。用论据反推中心论点:分析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如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 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经历挫折最终“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可以概括为“在挫折中追求,就有希望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哦,同时也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
更多2条

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思想,是议论文的灵魂。在议论文中,如何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许多学生比较为难的事情之一。其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并不是很难。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确定中心论点的好方法——概括。一、何谓“概括”概括是形成普遍性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论点,还可以形成文章的结论。二、如何在议论文中运用“概括”在我们概括时须注意如下三点:1、尽可能充分占有材料,做到“胸中有数”概括的目的是形成普遍性的认识,占有的材料越充分,所形成的普遍性认识越可能具有正确性。否则我们在概括时就可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2、概括必须有正确理论指导概括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归纳法,从这个别事物的认识扩展到一般性认识,所形成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或然性。【例如】根据“达芬奇画蛋”的材料,很多学生可以概括出苦练基本功、循序渐进、名师出高徒等论点。而有些学生则概括出“观察、思考问题要全面”,这种概括既有新意,又有一定深度,这和该考生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是有关系的。3、概括是为了形成普遍性的认识,但是要尽量防止所形成的认识笼统浮泛。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殊性。所谓特殊性,就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要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寻找事物的特征时,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对该事物进行仔细、深刻的观察;二是要进行认真比较,只有比较,才容易发现事物独特的一面。【例如】《玉雕《三奔玉马》》写了三匹马的姿态:前面的一匹黑马:“三蹄腾空,回首后顾,神态略显紧张”;中间的一匹白马:“体态轻盈,前两蹄蹬着地面,后两蹄蹬着两块玉石,奋起若飞奔状,尾巴好似一团白云浮在空中”;最后的一匹黑马:“嘴唇紧闭,把头高高地昂起,四蹄蹬在玉板上……脖子上的鬃毛一律竖起”。三匹奔马,各有各的特点。(2)要注意将结论加以必要的限制,否则立论便会有失偏颇。【例如】材料是一幅漫画。画面的内容是一个挖井找水的人,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找到水,结果便扬长而去。大多数考生往往只抓往这个人没有恒心,结果干不成整整这一特点,而没有注意到画面上清清楚楚地画着,每口没有挖到底的井下面都有水,而挖井的人所以没有坚持到底,根本原因是他认为“这里没有水”,把握住这一特点,论点的概括将会更为明确。所以在把握特殊性的基础上,对概括中形成的认识加以准确的限制是非常重要的。对所形成的论点进行限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量的限制。要注意“个别”、“少数”、“一些”、“许多”、“多数”、“绝大多数”和“全体”等用语的区别。态度的限制。要注意“肯定”、“基本肯定”、“不完全肯定”、“可能”、“不能肯定”等用语的区别。其他还要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既追求尽可能广泛的普遍性,又要尽可能加以严密的限制,这就是概括中要遵循的思维的辩证法。编辑:心台
指示型中心论点寻找方法:一、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俭以养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然。 二、开宗明义,开篇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我的信念》《马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中心论点在开篇就闪亮登场。《敬业与乐业》首节末尾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使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揭示出中心论点。三、承前启后,中部显中心论点。《怀疑与学问》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提出中心论点:“怀疑不仅是……,也是……”《想和做》同样在中间部分揭示出中心论点。四、剥笋见心,篇末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水到渠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伤仲永》在叙事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看法。富兰克林的《哨子》结尾推出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如何寻觅:一、提纲挈领,拎出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需要我们对分论点逐个加以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致女儿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都属于这一类。 二、追根溯源,推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看似不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即分析这些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傅雷家书〉两则》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擒贼先擒王。” 只要我们把握住中心论点的内涵、所在的一般位置、它与论据的关系,就能够快速、精确地找到中心论点,“斩首行动”也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