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5

2011189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家乡的民俗文化论文摘要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以吾之名哦

已采纳
回答 是个小山村,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平时,大家都过着平淡恬静的生活,只有春节,才是最隆重最热闹的时节。接祖送祖我们家乡腊月24才是叫小年。进入小年,春节序幕就拉开了。而进入小年,头等大事就是接祖宗回家过年。这天的傍晚,每家每户都要在宗祠里焚香放炮,告诉祖人:今天开始过小年了,儿孙请你们回来过年。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每天摆上饭菜供品,供祖人饮食。到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户又要亲自到山上祖宗坟头,再次去祭祀,也是再次请祖人回来过年,怕有遗漏。这样的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四的送祖。初四这天早晨,各家又摆上丰盛的饭菜供品,欢送祖人回去,叫送祖。表示新年即将结束,新春开始了,人勤春来早,祖宗也该回去开始耕作了。贴春联的寓意年三十,一般是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前,只知道贴春联是一种喜庆的东西。随着自己大一点后,才听父母说:农村贴春联还有一层寓意,那就是以前大家穷苦,多数人家借债度日。而到年底,债主就不停地上门讨债。有些人只有外出躲债。但是,不管怎么躲,年三十还是要回家的。而债主往往就在这天守在你家里不肯走。这时,只有一种办法可以叫他走,那就是贴上春联。因为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有一种约定:只要人家贴上了春联,就不能再赖在人家要债了。过年大如天。要债只待来年了。守岁点灯可能很多地方都有年三十守岁的习俗,我们那里也不例外。以前,没有电灯,每到春节前,父亲早早将家里的煤油灯罩擦得光亮光亮。年三十晚上所有房间都要点亮灯光,而且年三十、初一要连续点两晚,寓意来年兴旺。所以,这灯光很重要,要确保整晚不能熄灭。如果不小心被风吹灭,那家人心里就有点不爽;如果是被小孩子不小心点炮弄灭了,那是少不了一顿骂。小时候,我们小孩子睡得早,父亲总是守到12点后,然后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新年到了开门红。一般门开得早越吉利,鞭炮越响越兴旺。年初一忌讳很多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大家觉得这天心情如何,自然会预示一年的心情。所以,这一天忌讳很多,也有很多讲究。一般小孩子喜欢在年三十晚到各家拜年。过去农村人穷,小孩子去拜年至多也就讨得一支低价烟,或者一小串鞭炮。但是,初一一般就不去别人家里,也不走亲戚,小孩也不能伸手向大人讨要东西。据父母说,现在人富了,小孩子们反而不再串门了,没有以前那种浓郁的年味。再是初一不能打小孩,不能骂人,因为这天如果被打被骂,也许一年到头运气都不好;

家乡的民俗文化论文摘要怎么写

324 评论(14)

Oxygen0411

你可以从:民俗的形成、民俗的影响、民俗的发展、民俗文化意义等等方面来着手,对于论文撰写中的问题可以来职称驿站网看看。
131 评论(13)

sone~

作文的选材上,还是留有余地的。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象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这就是开了个口子,可以不是咱们亲身经历的民俗。听说的可以,查阅资料之后知道的也可以。
305 评论(11)

liangguisong

河南省宝丰县政府获悉,该县将建设一个马街书会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园。,民族民间,民俗资源,旅游发展,原生态,民俗文化 河南民俗风情2007-03-24 19:16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 河南民俗风情 群英荟萃的马街书会 奇异壮观的和尚顶灯舞 别出心裁的灵宝骂社火 古风犹存的开封斗鸡 郊游踏青的首山酒会民风浓郁的洛阳民俗博物馆 丰富多彩的小吃 品种繁多的开封夜市 最高的礼仪——米酒待客 酥香软烂的道口烧鸡 咸香宜人 古城开封民风淳厚,古俗盛存。通宵达旦、热闹异常的小吃夜市是这座古城的一大特色之一。古楼广场是最大的夜市所在地。"说明包粽子、吃粽子,是河南端午节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 动。从形状上说,其它省市有袋粽、角粽、锥粽、菱粽、筒
89 评论(9)

相关问答